藏书架 登录注册
流年如水 > 流年如水最新目录

67、返乡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事儿不能这样了了,这是一股右倾翻案风,借着高考来向我们无产阶级示威呢。然后就说起隔壁的公社徇私舞弊,推荐了大队干部的儿媳妇,那个女的叔叔还在美国,这样有严重海外关系的人,怎么能当工农兵学员呢?

夏永山突然就想起来了,她说的是不是孟匀呢?的确,在考场上见过一面,女生还对自己笑笑,皮肤特别特别白。所谓的一白遮三丑,就是指这样的女孩子,五官并不出色,但是在生产队里,村姑们皮肤都很黑,她白的就像雪一样,简直就是鹤立鸡群了。

到66届这个班级,时间并不长,还有一种似乎留级的耻辱,除了原先就认识的童真真冯有珍之外,对其他的女生都不了解。

只是有一天武三桥送来一封信,全部都是英文,全班都惊动了。信的内容还要外语老师来看。后来说是她叔叔出了车祸,不能写字,是让同事们代笔的,也只是报个信而已。从此以后,这个女生在班上备受歧视。仿佛就是叛国投敌份子一样。冯有珍说起她,因为背着这样的包袱,担心没有出头之日,所以就在农村嫁人了。在班上是英语课代表,如果上大学的话,考个外语系,还是瓜呱叫的。

由此联想到了武三桥,这个不学无术的家伙,混到什么地方去了?他的父亲,是搬运公司的领导,那也阻止不了儿子的下放吧。但是有条件活动,说不定让他也能去参加高考,那就闹笑话了。

一餐饭吃的索然无味。原来表弟煮的饭三个人就够了,后来夏永山煮的饭大家一口都没有吃。夏云霞要侄儿在这里住一晚上。但是夏永山说,还给同学带的有东西,小弟还在一旁嘲笑他,说皮箱里都是金银珠宝。夏永山也不理睬,冲着表弟做了一个鬼脸,提着皮箱出了门。

回城的那一天,夏永山离开夏桥镇一步三回头,以为就要告别这里了。

现在回来目不斜视,看都不看一眼,依然是矮小的房屋,破烂的街道,昏暗的店铺,以后经常要来,因为这就是扎根的地方。以后混得好,能够当个干部,经常走这条路,经常进这条街,没什么稀罕的。可怜的小街道,打个喷嚏还没有结束,可能就走完了。

又不是赶集的日子,也正是吃中饭的时候,骄阳晒得石板路发烫,脚板儿已经在解放鞋子里打滑——脚汗太多了。太阳当头,戴着草帽太老土了,就这么晒着,全身汗流浃背,身后传来拖拉机的突突声——还是手扶拖拉机。如果同一个方向经过生产队,也可以搭顺便车。

身子一侧,就看见那副小身板儿,还有那尖尖的小牙齿。拖拉机停下来了,连声音也尖尖细细的:“嗨,我说老大。提个大皮箱,还以为是归国华侨呢。”

“还不就是给你收的破烂。”他也没什么客气的,直接就把皮箱往车厢里扔,然后翻身进去,“不能叫我扛个麻袋,像讨饭的一样吧。”

“十分感谢。你看我心有灵犀一点通,知道你来,我就是来接你的。”

“狗屁,你怎么知道我今天来?你个大懒,偷懒取巧的家伙,不出工跑到外面去混什么?”张诚鼎发动的拖拉机,然后一边走一边啰嗦。说他已经不下田干活了,成了专职的司机。这部拖拉机下地干活不归他,平常他就用来带客。每个赶集天,带生产队的社员们去赶集,给生产队挣点收入。

夏永山就说知道是他的鬼主意,给生产队挣外快是个幌子,不过是为自己带私货。不要每天下地干活,还能挣满工分是不是?、

张诚鼎说,老大就是老大。聪明不绝顶。

“老老实实交代,你到底到镇上干什么去的?”

“不是说了吗?到镇上配零件。”

“呵呵,我坐的班车来到镇上,你是送人趁那班车回去吧。”

被夏永山一语道破,他只好默认了,的的确确,那个未来的丈母娘太会算计了。当初托她带一包东西,结果连个信都没有带。然后摸到路子了,就再也不来了。把女儿丢在这里也不管,自己做生意去了。

现在来了一封信,说单位已经搞好了手续,让女儿上班去。在这个地方吃的好玩儿的好,也不要干活的,董晨晨过了一段快活的日子,现在应该去上班了。天气热也不想走路,又要张诚鼎拖拉机送她。

正好,早上张诚鼎到几个水塘边取虾笼,结果出来有两斤多虾子。生怕养死了,卖不到好价钱,正好要送到饭店里去,另外在山里又收了干豆角和一些梅干菜,需要放在饭店里让司机来拿的。

最近四周没有哪个地方要赶集,没办法出去就要想办法找借口。想到童真真受伤的那一天下大雨,为了把伤员运到卫生院去,还特别在拖拉机上面放了一个木头架子,然后把雨布盖在拖拉机的上面,这样才免得车上的人淋雨。但后来木头架子就倒了,下雨的时候就不能赶集,都担心淋雨。

于是就找借口说,拖拉机车斗上如果焊上钢筋架子,雨不是太大的话,只要盖一块棚布,就免得大家淋雨了。就是生产队要运货物,运粮食也一点不能淋雨的,队长认为这个主意不错,就让他带着钱到镇上找电焊工。

趁着天没亮出了生产队,先把董晨晨直接送到了县城,在长途汽车站附近,买些早点吃了,开往市里的长途汽车就开始上客人了。到县城一趟还能省车费,买了一些牙膏,牙刷带回去,看看哪个社员需要再赚点差价。

然后就带着新鲜的虾子、干菜和干豆角,在县城问了几家饭店,出价最高的饭店买去了,然后回到镇上,居然还能买到一斤肉。找到农机站去,要求他们给拖拉机车斗焊铁架。那一边还问他们要不要盖车棚的,他们有现成的篷布,跟拖拉机都是配套的,下雨天直接往上面一套就行了。

刚才卖了虾子,口袋里还有钱,到时候叫拖拉机站统一开发票,回去就能报销。什么东西都搞好了,时间也到中午了。最后来到饭店里,黄老板问他,带了什么好东西去?不好意思说带了虾子,结果跑到县城卖掉了。只好说最近手气不好,只有一点干菜放这里,托人带回家去。老板告诉他上次放这里的黄豆,蚕豆都已经托人带回去了。他再三感谢,好话说了一箩筐,然后就说在这里吃饭,就相当于答谢了。

饱饱的吃了一顿饭,满载而归,回来的路上就遇见了夏永山。被对方盘根问底,怎么好意思说自己跑到县城送人,还在外面兜了一大圈子呢。不过有很醒目的借口,就让他看拖拉机的上面

本章 共5页 / 第3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