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三国之最强皇兄 > 三国之最强皇兄最新目录

第一百二十四章 陷阵营7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添了麻烦,小子深表歉意。」

马先生抬起头,上下打量了刘毅一番:「你就是北军中候刘毅啊?啧啧,如今关内上下,尽传中候勇名,没想到如此年轻。」

被他如此称赞,刘毅心头也有些得意。徐荣在一旁帮腔道:「虽与先生相处日短,但颇为相得。吾就要调离辎重营,至中候帐下听用。中候怜惜先生之才,还请你出手相助。」

马先生视线在大帷里一扫,撇了撇嘴道:「相助什么?逼着我造这些攻守之器,多造杀戮么?」

他望向那些守城兵器的时候,分明是痛恨与厌恶。刘毅有些恍然大悟,开战没有几天,就算兵器有损,修补之后也不会堆积这么多。但大帷内,器械的「残肢断臂」都快堆成了小山。显然是这马先生懈怠所致。他笑了笑道:「尧舜禅位,大禹治水。梓匠一直伴其左右。自鲁班始,木事更融入百姓生计,方方面面都有涉及。术在人手,心正则术正。何来杀生之术,杀人之物?先生可不能因噎废食。」

马先生笑着摇了摇头:「中候果如传闻一般,文武双全。这强辩之术,也让人望尘莫及。不过老夫之志,是以一身所学造福苍生。军中什物向为攻伐之用,而先人理念则是兼

爱非攻,两者南辕北辙。所以,任你说得天花乱坠,老夫就是不愿。」

兼爱非攻?你老家伙莫不是墨家之人?不过墨家兴于东周,盛于春秋战国,在诸子百家学说中,墨家盛极一时,当时有「非儒即墨」的说法,可见从学者之众。后来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官学勾结,儒门渐成一统。而墨家内部分裂,思想混乱。在秦汉时,就渐渐消亡,隐没于世间。而后来的中国历史上,虽也能找到墨家蛛丝马迹,但大多也是后人猜测,穿凿附会而已。

不过在秦汉时,墨家虽失了存身之基,道统仍未断绝。有所猜测后,刘毅反倒心平气和了些:「那依先生之言,军器都不做了?」

马先生点了点头:「是,杀生之物。老夫连修补都懒得为之。」

刘毅嘿嘿一笑:「先生此言差矣,小子倒有一些小玩意,虽是军中之物,却可用来救死扶伤。」

马先生有些糊涂了:「中候此言何意?」

刘毅微微一笑,小子此物,称为「担架」。他将后世担架的原理和用途说了。这东西其实构造不复杂,只是后人总结经验,占了个机巧合用而已。刘毅站在巨人肩膀上,拿过来夸夸其谈毫不心疼。马先生听得入了迷,末了感叹:「中候确系天才,这等东西虽然简妙,但用来救死扶伤,却有大用。不过,就算如此,怕也只是中候偶有所得,算不得什么。」

马先生既是墨者,那一身所学,肯定不止木艺。刘毅微微一笑,继续道:「小子还有一物,称为马蹄铁,俗称马掌,也可说于先生一听。」

「马蹄铁?」马先生喃喃,他一下反应过来,叫道:「又称马掌?是在牲畜的脚掌上钉上铁器,等同铁屐,防止磨损,打滑的么?」

刘毅赞道:「正解,马先生不愧墨家大贤,举一反三,一语中的。」

马先生兴奋之下,也没听出刘毅话里的试探,他两眼都在发光,顺着刘毅的话头接道:「这马蹄铁一出,驽马的运力将成倍提高。此物虽与担架一般,虽始军用,但推广开来,就可惠及万民。我墨家讲究「天志」,既研究天道,反哺于民。中候见识渊博如海,所学所为,更是堪比墨家先贤,实令小老儿佩服。」

他突地一揖到底:「马匀井中之蛙,略有点墨,就自矜自夸,实在汗颜。还望将军不要嫌弃,让小老儿蝇附骥尾,长随左右。「

看着毕恭毕敬的马匀,刘毅有种做梦的感觉。前世未穿越时,闲暇消遣,他多少也看过一些快餐穿越文。其中,多有主角虎躯一震,王八之气迸发,英雄豪杰纳头就拜的情节。但这么多年下来,他在这世上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多少次险死还生,长叹时运不济。但马匀这一拜,让他如沐春风,得意洋洋之余,感觉身上也有了些王八之气。

不过,这马匀的名字一出,倒真令他虎躯一震:「敢问先生。马云?可是青云直上的那个‘云"么?」

马匀抬起头,正色答道:「好叫中候得知。老夫马匀,字平礼。相里氏墨家第七代钜子。单名一个「匀」字,「均匀」的匀。取均衡天下,兼爱世人之意也。」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