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幽禁八年,皇帝求我登基 > 幽禁八年,皇帝求我登基最新目录

第一百一十七章:暗太子党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而这群人,在严格意义上,或许称呼他们为暗太子党更为合适。

之所以称呼其为暗太子党。

自然是因,厢房内的众人无一例外,全部躲藏在暗处,并未站在明面上。

越是到了旧皇老迈之际,这种暗太子党反而越需要谨慎。

无他。

这个时间段的旧皇正是最敏感的时候。

八年前是这般,现如今更是这般。

八年前旧皇体弱给了众人千载难逢的机会。

现如今,又到了旧皇频频炼丹之际,深知皇位更替往往伴随着腥风血雨、世家落幕的众人,自然会愈发的小心。

若不是那个人的出现。

这场***恐怕会发生在几年之后。

而现在,襄王的出现无疑是给在场的众人吃了一颗定心丸。

襄王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太子现如今已然取得了部分皇族的支持。

就在众人心头一片火热之际。

院落内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

那脚步声由近致远,显然是有什么人自院落向外走去。

众人听得脚步声后,不由得纷纷起身,整理衣衫。

若是众人猜测的没错的话。

方才的脚步声应当是皇太子许雍。

至于许雍外出的原因,不用猜众人心中也明白。

今夜众人中,除了太子娘舅、大将军李光利外,便只有襄王许耀能有这份殊荣。

果不其然。

没一会儿的功夫。

院落外再度传来一阵脚步声。

与脚步声同时传来的还有一老一少两道声。(下一页更精彩!)

音。

年轻声音自然是出自许雍之口。

那老迈嗓音出自何人之口,无需他人点明,众人心中自然明了。

待院落外的声响彻底消失不见后。

李公公缓缓举起手中的灯笼,朝着厢房内的众人恭敬道:“诸位大人,人已到齐,还请诸位随奴婢前去拜见太子殿下。”

话音落罢。

李公公缓缓走出了厢房。

带着众人走进了主屋。

方一走进主屋,两名精壮带刀护卫便大踏步迎了上来。

待李公公出示令牌之后。

两名精壮护卫,缓缓打开了主屋暗门。

“诸位大人请。”李公公恭敬转身行礼道。

“嗯。”走在最前方的大将军李光利微微点头。

随即自护卫手中接过火把,缓缓朝着暗门走去。

其身后,功勋权贵、朝中大臣足足十余人。

片刻后。

地下密室内。

众人方一走进密室,便看到最深处无数夜明珠下端坐着两道身影。

主座上那人赫然正是皇太子许雍。

次座上那人赫然正是襄王许耀。

猜测再多,也不如亲眼一见。

这一看之下。

众人心神再度陈定了下来。

“臣等,拜见太子殿下!见过襄王殿下!”

十余人分列文武,朝着最前方的二人恭敬行礼。

许雍缓缓起身,拱手行礼道:“诸位大人客气了。”

无论何时何地,许雍礼贤下士的姿态总是摆的格外的足。

但也仅仅只是姿态摆的足罢了。

许雍还礼之后,缓缓摆手道:“诸位大人还请快快入座。”

“谢过太子殿下!”众人齐声道谢。

随即依照文武官职,缓缓分列左右。

至此,这场因某人而提前了数年的机会正式拉开了帷幕。

所商讨的议题自然是如何消除变数。

使得一切尽快恢复正常秩序。

......

一个时辰后。

无名宅院主屋的暗门再度缓缓打开。

一行十余人面色各异地缓缓走出了暗门。

十余人走出暗门后,瞬间分作了两拨。

其中一波在太监李公公的带领下缓缓走向正门。

而另一波则在另一名太监的带领下缓缓走向后门。

正门处。

两名宋国公府随从见灯光缓缓飘来,顷刻间便打起了精神。

待见到自家老爷毫发无损地缓缓走来时,二人面上不由得闪过一丝放松。

无他,这座无名院落内的高手实在是太多了。

“诸位,告辞。”张永年朝着身后拱了拱手,随即带着两名随从快步走出院落。

行走不远。

张永年身后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老爷。”两名随从瞬间自怀中掏出匕首,低声提醒一句,随即握紧匕首死死地看向身后。

“无妨。”张永年脸上闪过一丝阴霾,随即沉声示意两名随从放下匕首。

“宋国公,何必走的这般快?难道你不想亲眼看着冯玉延彻底消失在这个世界上?”魏国公谷占营浑厚的嗓音自黑暗中传来。

此言一出,张永年面色瞬间变得无比阴沉。@

袖摆下的双手更是早早地便握成了拳形,手背上更是布满了青筋。

这场议事,并没有超出张永年的预料。

太子为了自保,果断地选择了弃车保帅。

而那冯玉延以及整个冯家果不其然成了被舍弃的车。

而被保的帅中固然亦有他张永年的一份。

但不知为何,明明知道这才是最理智选择的张永。(下一页更精彩!)

年心中反而没有半分的喜悦。

这次太子能为了保住自己以及暗太子党不被暴露,舍弃冯家等一众外围家族。

下一次呢?

若是这次商议的计策不能建功,许奕下一次猛烈反扑之后。@·无错首发~~

太子又会舍弃哪些家族?

被舍弃的家族中,又是否会有他们宋国公府?

就在张永年心思混乱之际。

谷占营再度开口说道:“哦,差点忘了,那京兆府大牢内,好像还有一个名叫张经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