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心里满满的自豪。是自己家的儿媳妇,这里也就是自己家的。就笑着说“周老,喜欢这里,我们就多住一些日子。海平他们也能常回来陪您。”
“哈哈,好,好。”周老笑着说。这次过来,也是因为自己的小孙子在这里,想看看他是怎么当这个县长的?很多年没出京城了,来到这里使他耳目一新,尤其是这个山庄的氛围更是宁静安逸。
他们来到泉眼处,看到全眼制作的造型又是大加赞叹。不但方便取水还很有艺术的美感。
而老太太们在李红的带领下来到度假村的后山。这里是这几年才绘画好的,她们也是第一次见到。经过季华的重新绿化,就像山庄的后花园一样,各种颜色的菊花,一串红,长寿花,栽在花圃里,不旦美艳动人还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芳香。
尤其是用花盆栽的菊花,在花枝上还挂着一个标签,上面写出了菊花的名称与养殖的说明。就像每盆花都有自己的身份证一样,有粉勾,金枪托桂。古黄牡丹,红妆素裹,粉荷菊,半江红树,白雪绿梅,黄越山,金风万里,水晶球,大红如意等。
每盆花不但婀娜多姿,花朵还都是层层叠叠,就像各色的线团,又像害羞的少女美艳不可方物。
这也是季华想秀一把自己的技艺,大家不断的赞赏声中,小雨也为自己慧眼识人自豪了一下。
老人听俊生说度假村后面又开辟了花园。老人又簇拥着周爷爷沿着平坦的小道去了后山。
接近黄昏时,小雨让人把餐桌都搬在广场上,晚餐准备了火锅。
当老人们都回来时,站在广场回眸观望,湖边的路灯都亮起来了。就像镶嵌在湖边的大珍珠,色彩斑斓;尤其是立交桥上,韩市长这次直接派人过来,用彩灯把立交桥镶嵌起来,整个立交桥轮廓分明,就像一座用宝石架起的彩虹桥,也像星星一闪一闪地在眨眼睛。
在微风的吹拂下,和夕阳如血的映照下,湖面波光粼粼,发出璀璨的光。抬头观望四周漫山遍野的树木,连绵的群山展示着沧桑印迹。高端大气的亭子矗立在山巅,掩映在高大挺拔的松柏间,更加彰显了神秘与孤傲。
老人洗手后都围坐在餐桌旁,放在火红的木炭上的火锅在沸腾,各种作料在沸水中熬出的香气散发在空气中。大家分别把盘子里的羊肉片,豆腐,青菜,逐一放进了锅里,翻转着夹出来,再蘸上麻汁酱,吃的既香美又有情调。
由于作料有些微辣,老人们吃得满头大汗,谈笑风生,张省长和老人家相处非常融洽,大家都知道,张省长的父亲是周爷爷的老部下,两家相处得很亲近,所以不像原来的胡省长那么拘谨。
小雨和老太太们吃着火锅,谈着小雨家的几个孩子,和海平他们几个小时候的趣事。一阵阵的笑声此起彼伏,给这个安静祥和的山庄,带来了欢声笑语。
老人们临睡觉时,小雨安排海平,玉涛他们都端着热水盆,去给他们家的老人家泡脚。自己和婷婷分别给孔老夫妇和钱老夫妇去泡的脚。
一切办完,就已经是十点多了,海平他们分别与自己的老人们住在了别墅。
一夜无话转眼黎明。
3
清晨,从山庄传来鸡鸣犬吠声,就像告诉人们,新的一天来到了,快起床,为即将升起的太阳接驾,行使最真诚的注目礼,感谢它给人间送来光明与温暖。
当夜幕之间退去后,湛蓝的天上白云飘飘,东方冉冉升起的太阳发出道道金光,秋风和煦,给这静谧的山庄披上了锦绣的衣裳。
微风吹着路边的树木,小鸟在树上跳来跳去,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好像知道山庄来了贵客,飞来凑热闹。
很快村子里传来母鸡的欢唱声,鸭,鹅的欢叫声,间或者还有群羊的叫喊声。从房屋的烟筒里飘起袅袅炊烟,随后就飘出饭菜的香味,给这静谧的山庄带来了生活气息。
小雨让李红给老人准备好茶水装进保温护理。
吃过早饭后,老人们以及省里,市里,和小雨他们一起朝着旅游景区开来。
来到观景湖,车队停下,一行人沿着做好的台阶,陆续来到湖边的小道上,看到湖内已经蓄存了很多水,看到湖内树立起的根根水泥柱子,老人就能明白,这个湖与山庄的湖一样,也是截湖。
有海平,玉涛,俊生和向华,韩市长向老人做着说明,小雨乐的的多费口舌。
婷婷看着这么一片湖面,笑着问小雨“妈妈,这里也是你先想到的吧?”
小雨莞尔一笑,说道“你俊生叔叔和向华叔叔就在东面的春阳县任县长,这里是山区,只能因地制宜,给这里寻找致富的办法。这里不但土地不够肥沃,最缺的就是水,也只能想办法蓄水了。”
孔妈妈和几位老太太也听明白,湖里的水是今年蓄存的雨水。尤其是湖的周围已经栽上了许多柳树,和各种绿植与玫瑰花等,湖中一汪清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整体看上去,使观景湖更加耀眼。
车队继续开往景区,当车队通过一段往北的道路,就看到景区内的景色了。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新华小区那古朴沧桑,黑白分明的楼房,正好与村子里的旧房子形成了鲜明对比。看到村民们有的正忙碌的从旧房子里搬入新居。
小雨明白,景区现在虽然只是个雏形,可是这样老人们都是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通过俊生他们的解释,很快就能想得出未来景区的前景。
现在就是海平,俊生和韩市长他们表现的时刻,也是给他们脸上贴金的时刻。自己只要闷声发大财就可以。
一行人来到珍珠池,看到池中突突地冒出的泉水,老人们听到俊生介绍是小雨姐起的名字时,也都笑着说“名至实归,非常贴切。”
老人们又去参观了植物花卉园,以及将要竖立纪念碑的广场。
本章 共7页 / 第4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