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从四合院开始的旅行 > 从四合院开始的旅行最新目录

第787章 这事业值得干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到什么,猛地坐起,打量了四周,发现是宿舍大门口,检查了一番身上的衣物,又伸手往衣服里捯饬了几下,脸上露出庆幸之色。

王立冬见付丽丽没大呼小叫,便转身闪到了不远处的一个大松树上,几个起落间,消失在了茫茫夜色间。

十来分钟后,王立冬来到了牛忠旺媳妇家。先给牛忠旺老丈人家每人一记‘深度睡眠弹’。

然后按照牛忠旺的交代,来到二楼上的小阁楼,牛忠旺这些年扒拉回的好东西还真不少,一箱子大团结,几匣子小黄鱼,各种古董瓷器,还有十几分地契和几十份存折。

粗略翻了翻存折上的金额,加一块就有5万多。这时候,没有实行实名制,也没有身份证,也没有银行卡,都是存折(活期)和存单(定期),不需要密码,谁拿存折都可以存取存钱,银行只认存折。

一个小小的木材加工厂噪*返头子,就那么肥那上面的乖乖!

这事业值得干,还要大干特干,百倍全力以赴狠狠地干。

东西太多,王立冬只能取舍,一些瓶瓶罐罐,不值钱的都舍了,只拿玉器、小黄鱼,各种有价票据和大团结.

看着满满两大袋子东西,放回家肯定不行,来路不正,‘老娘’这关过不了。他想了下,从十几分地契,找到了一处离家近,独门独院的院子。

五分钟后,王立冬进了一座俄罗斯风格的独门小院,二层小楼,一百二十多平面积,前院用栅栏围着,二十多平的花园里,孤零零站着一棵大松树,树冠上落了厚厚的雪,像戴了一顶蓬松的帽子。

王立冬拿钥匙打开大门,上下楼都看了一圈,空空荡荡,连一把椅子都没留下。

要是放两麻袋东西,太扎眼了,只要一进来就能看到。

他放下手中麻袋,来到前院,找了树杈,在院子里敲击了一阵,还真找到了一处地窖。

打开地窖盖子,王立冬转身回了屋里。地窖长期密封、空气不流通,加之贮存的蔬菜的呼吸作用,会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同时消耗氧气,导致窑内严重缺氧,要是不通风,人进去就会窒息中毒。

理了理两麻袋的东西,现钞有一百零五捆,也就是10.5万,十四五斤小黄鱼,还有十几幅明清的字画,两只北宋汝窑花洗.

常言: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他拿起一只花洗,仔细翻看了一番,是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再过二三十年,估摸着能卖上亿的价钱。

十几幅字画,最值钱的是‘明朝四大家’仇英的两幅画,随便一副都是大几千万。

当然在这个时代,这些东西都不怎么值钱,卖给国营文物商店,大概也就几十上百块。

把所有粮票,肉票、工业票等全部整理出来,又往口袋里塞了三捆大团结,这些东西他准备带回家,改善生活用。

次日一早,王立冬看着桌上一大盘玉米面馒头,“妈,明天馒头少做点,我吃不了这么多。就按过年前的饭量做。”

“昆儿,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周母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没发烧”

“最近胃口小了。”

“昆儿,家里粮票够呢,你爸每月寄回来的,足够我们娘俩吃的。”

王立冬又费了不少口舌,才让周母相信他不是为了省粮食,而是胃口真的小了。

“对了,”王立冬从口袋里掏出几张肉票放到了周母面前,“昨天下班路上捡的。”

“在哪捡的?”

“安发街路口。”

周母拿起数了数,足足有十一斤,他们家一个月只有半斤肉票,一年下来,也只有6斤,平时都舍不得吃,都会攒到过年。

周母又数了两遍,想了会后,还是把肉票推回了儿子面前,“这肉票,咱不能贪。丢票子的人肯定着急坏了,待会你上班路过安发路警察岗亭,记得交给警察。”

王立冬张了张嘴,最后蹦出一句,“知道了。”

这年代,大家从小就被教导要拾金不昧,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

有首歌叫做,“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

周家又特别重视这方面的教育,三‎­兄‌‎妹‍从小捡到什么东西,都会上缴警察或者老师。

周母咬了口馒头,忽然叹了口气,“蓉儿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这孩子,也不写封信回来。”

王立冬夹了筷子酱菜,“哪有这么快。从咱们这到贵洲有三千多公里。

现在的火车速度差不多每小时50公里左右,加上靠站上下客时间,估计要七八天才能到贵洲。

从贵洲火车站,到那冯化成劳动的地方,估计又要花上好几天。

等一切安顿好,再写信,加上送信,我估摸着这个月底,应该能收到周蓉的信!”

周母轻打了儿子一下,“没大没小,那是你二姐。”

王立冬轻哼一声,“干出这种辱门败户的事,这种人不配我一声‘二姐’。”

周母放下手中的馒头,起身进了里屋。

w(Д)w

“妈,怎么不吃了?”

“你先吃吧,妈等会再吃。”

没一会儿,里屋传出阵阵哽咽声,这老太太.

王立冬想了下,来到门口,“妈,有件事,我想和你商量一下。”

周母擦了擦眼角,“什么事?”

“我想找个木匠师傅,学点手艺。”

“学木匠?”

周母走下炕,来到儿子身边,王立冬道,“我问过赶超他们,他们都在出料车间干了快两年了,再干一年,才有机会调到别的车间。可去了别的车间,也是干苦力活,根本学不到什么手艺。”

周母拉着儿子重新回到外屋,儿子这主意倒是挺不错,现在木匠可是非常吃相,谁家嫁女儿,家里就要制作10多套家具,去人家家里面干活的时候,主人家都是好酒好饭好烟的伺候着。

儿子只要学会这门手艺,对象还不随便挑。可他们家的朋友圈里,没做木匠的。

王立冬笑道,“我有个同学的二叔就是木匠,你要是同意,这周日,我去找她说说,应该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