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三国之董卓之子 > 三国之董卓之子最新目录

第十一章 出兵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对岸的风陵渡口登陆,经过首阳山,到达大阳县,然后直援安邑。但是风陵渡是黄河以北最大的渡口,白波军也有想到,十有**援军会从此登陆,若是白波军抽调一部分人马设伏阻拦,那也是相当不利。

最后,董守业力排众议,提出自己想出的第三套方案,也就是,让新丰渡口的守军抽调一部分人马和再安排湖县县令组织一部分县里的军吏和百姓,伪装成主力在新丰渡口登船,佯装要在风陵渡口渡河。而董守业的一万人马,轻装简从,趁天黑,溯河而上绕过风陵渡口,沿黄河北上,在河东郡的蒲坂津。然后在蒲坂县补充粮草,直接进入安邑城内,但是这个路线耗时较长比其他路线起码要多出三五天的时间。鉴于安邑城内粮草充足,虽然士气不高,却也可以守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为了配合援军,董卓让牛辅在安邑城内固守待援。

于是,在得到董卓的首肯后,董守业率领一万大军,轻装简从,除了必须的马匹辎重,沿途粮草都是从路上的关隘县城补给。到达新丰渡口后发出董卓的密令给新丰渡口守将和湖县县令,让他们各自组织人马配合。于是,多多收集船只等渡河工具。让一部分新丰渡口将士和湖县的军吏百姓,多造董守业军中的旌旗服饰,佯装渡河。

而自己的一万大军,趁着黑天偷偷登船,绕过风陵渡口,沿黄河北上,在黄河之上近十天,到达蒲坂津渡口,人困马乏,快速登陆,然后进入蒲坂县城。准备在蒲坂县获得补给。

其实,董守业猜的不错,白波军的郭太、杨奉、李乐、韩暹、胡才等人在攻下平阳、闻喜、绛邑、临汾等县之后,便安排了一些人把手,然后主力挥师向河东郡的治所安邑开拔,妄想攻下安邑后便可以肆虐河东郡,全据河东,拥有一块立足之地。然后再东征西讨,完成大贤良师未竟的事业。

随着白波军攻下了平阳、闻喜、绛邑、临汾等县之后声势浩大,人马越聚越多,已经达到十万,开赴安邑附近,而这时,牛辅承受不住压力,又自视兵强马壮,便轻率出战。结果,出战失利,损兵折将,不敢再战,只能龟缩在安邑城内。而白波军在胜了牛辅之后,士气大振,全军浩浩荡荡早安邑附近驻扎,不断向安邑推进。到最后,在安邑城下正准备围困安邑县城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