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三国之董卓之子 > 三国之董卓之子最新目录

第十五章 抄家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道:“此次缴获颇丰,诸位以为该如何处理?”

李傕见自家公子出生发问,便立刻起身答道:“公子,此次缴获如此之多,我军也使用不完,不如留取一部分以作大军耗费之用,而将剩下的大部分,运往洛阳,交由太师处置。现在京城人马太多,正是需要钱财、粮草。公子将粮草运往洛阳交与太师,一来可以彰显公子的孝心,二来也可以缓解太师的压力。”

董守业一听,没看出来啊,李傕这个通知脑袋瓜子很好使吗?说的头头是道有理有据,也都是为自己着想啊。很有前途嘛!

便出声夸赞李傕道:“李校尉所言甚是,深得我心,诸位还有其他看法吗?诸位不妨畅所欲言,我年纪尚轻,正需要各位的指点帮助。”

众人连称不敢,只见此时张既起身说道:“董校尉,现如今蒲坂县府库空虚,还请董校尉,能拿出一部分补充府库,另外再取出一部分赈济灾民,如此,蒲坂县的百姓必将感激董校尉的恩德,于我军名声有利。”

董守业一听,马上答道:“张县令所言甚是,我也正有此意,具体数目稍后再议。”

张既见自己刚刚提出建议,就被接受,心里头也是高兴不已,感觉到董守业对自己的重视,毕竟这个时候人命贱如狗,谁会在意百姓的死活。

其实董守业现在正准备把张既拉到自己的身边,对张既肯定是百依百顺的,别说是合理的建议了,就算是不合理的建议,也可以破例地去办。

最后众人商议良久,董守业终于拍板决定拿出一小部分钱财犒赏大军,剩下的大部分趁蒲坂津渡口的船只还未离开,从蒲坂津渡口运往弘农郡湖县附近的新丰渡口,然后再从陆路转运至洛阳,将那三十万石粮食拿出三万石放在县衙的府库之中,另拿出两万石分发给城中贫苦百姓,大军自留五万石,用作军粮。

董守业又安排李傕的从弟李应、李桓各自带着五百士兵,再雇佣一千多的农夫将剩下的二十万石的粮食从蒲坂津渡口出发运往洛阳,以及函谷关等地。

又写密信一封,交与心腹,送给董卓,告知蒲坂发生的具体情况,以及一些徐家贩卖私盐,私藏刀兵,勾结胡人里通外贼的证据。

ps:最近几章中提到的徐家包括徐英,其实是司隶冯翊(陕西渭南市大荔县)人,也是当地的士族。不过此人的确在蒲阪县做过县令,任功曹时鞭打郡小吏张既三十。把他写在作为龙套蒲坂县主要是为了收服猪脚的第一个小弟。再加之徐英这个人无论是在演义里,还是在三国志以及资治通鉴里都是因为鞭打张既而提到,在哪儿都是个路人甲的小龙套。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