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三国之董卓之子 > 三国之董卓之子最新目录

第二十一章 斩获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我等三人志同道合、同心合意、相互亲近,何不在此效仿古人,义结金兰,成为异姓兄弟,将来相互扶持,生死与共,共襄大事,岂不美哉!”

牛辅见状心下略微不喜,只因自己这个便宜小舅子的老子可是当朝太师董卓之子,身份高贵,将来前途无量。这徐晃与张辽皆是起于微末,身份低下,作为臣下部属自是无碍,却又如何有资格与自家公子结义。

又想到西凉军眼下诸事未定,强敌环伺,正是用人之际,徐晃张辽二人年纪轻轻却是武艺高强,兵法韬略精湛,有目共睹,将来正可为自家公子的强力臂助。当下也不出声阻拦,反而带头起哄,让他们速速结拜。还马上吩咐手下安排案几香案,香炉贡烛等祭祀结拜之物。

在古代一旦结义之后,关系就基本固定,古人看重承诺誓言,一般很难背叛。不像现在发个誓言就跟喝凉水似的,背叛自己的兄弟,跟家常便饭似的。那时候要是背叛自己的结义兄弟,一般都会遭人唾弃,被人看不起,以后很难再抬起头做人。

董守业这厮一心想与徐晃、张辽二人结拜,一者是三人都是年轻人,情投意合。又都是武艺高强,兵法韬略非凡之人自然是相互佩服。二者董守业正是看重古人重诺这一点,这徐晃、张辽都是千古名将,一诺千金的大丈夫。一旦三人结拜肯定是此生不离不弃。正好将这二人跟自己绑在一起,生死与共,助自己成就大事,成就一番功业。

众将见牛辅不反对,而且带头起哄,便也跟着起哄,催促二人立刻结拜。于是到处都是结拜之声。渐渐军营各处都响起了催促他们三人尽快结拜之声。一时间,人声鼎沸,直达高轩。

徐晃、张辽二人心下也是为难,公子身份高贵,难以企及。自己却是出身微末,虽自持有些武艺本事,但是也不敢越过身份差距巨大这个鸿沟。要是出声拒绝,却又马上得罪公子。

其实,这倒不怪徐晃张辽二人迟疑,东汉末年,魏晋之际,世家大族与寒门之间是泾渭分明,有道是:下品无士族,上门无寒门。士族羞于与寒门为伍,寒门也无法与士族往来。董白守业是当朝太师之子,董太师权倾天下,自然是身份高贵,甩得一般世家大族好几条街。大权在握,自然是身份高贵,你不承认也得承认。

除了几个累世公卿杨家、袁家、荀家,当今天子皇族,还真没什么人能比董卓身份高贵的,就是是一般皇族也不敢自诩比董卓身份高贵。董守业的灵魂来自现代,自然是不会顾及这些,而徐晃、张辽作为东汉末年的土着,自是不敢有丝毫逾越。

那董守业见二人迟疑不定,于是大声喝道:“二位哥哥何必有所迟疑,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徐晃、张辽二人受董守业这话一激,顿时一股热血涌上心头,抱拳起身、齐声叫道:“正合吾意,固所愿,不敢辞尔!”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