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刚打下倭国,大明帝王聊天群来了 > 刚打下倭国,大明帝王聊天群来了最新目录

第1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明国运深度绑定。

国运越强,疆域越广,国力越盛,他的寿命则越长,直至国祚永恒,他便可永生不灭!

知晓历史洪流走向的他,从那一刻起,便为自己,也为这个他所热爱的民族,开始了一场长达数十年的宏大谋划。

靖难之役,他以现代人的战略眼光,为朱棣出谋划策,献上“直取中枢,奇袭应天”的惊天之策,大大缩短了内战的进程。

当朱棣成功登基,定都北京,史称永乐大帝后,面对新君的猜忌与兄弟们的提防,朱高爔选择了功成身退。

他主动放弃了京畿的权势,请求就藩于遥远且当时被视为蛮荒之地的两广地区,受封“越王”。

在藩地,他远离了朝堂的漩涡,却也开启了自己真正的野望。

他利用领先时代数百年的知识,在封地内秘密地进行着一场“工业革命”。

他开办矿场,改良冶炼技术,打造出了一支装备着遂发枪和轻型野战炮的新式军队;

他建立工坊,烧制出晶莹剔透的玻璃、洁白的雪花盐、芬芳的肥皂与香水,通过海贸赚取了天文数字般的财富;

他暗中在南洋扶植势力,在郑和船队打下的基础上,将除安南之外的广大地区,都纳入了自己的实际控制范围,建立了庞大的香蕉、蔗糖和香料种植园。

在无人注意的角落里,第一台原始的蒸汽机,已经在他的秘密工坊中发出了粗重的喘息。

与此同时,他利用赚取的财富,暗中向大明内部渗透。他资助那些被主流程朱理学排斥的学派,以现代思想为骨架,为他们注入全新的灵魂。

他培养的“纵横家”,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游说四方;

他扶持的“公羊儒家”,高举“大一统”与“华夷之辨”的旗帜,充满进取精神;

他复兴的“墨家”,则醉心于格物致知,成为他工业发展的技术骨干。

他让他们蛰伏,让他们等待,等待一个足以改变大明国运的契机。

这一等,就是数十年。

从永乐到正统,他熬死了一代又一代人,耐心如同最深邃的猎手。

终于,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爆发!

大明五十万精锐将要毁于一旦,天子朱祁镇被俘,瓦剌大军兵临北京城下。

国朝危难,正是他等待已久的天赐良机!

朱高爔不再蛰伏。

他以“清君侧,靖国难”为名,率领他那支用金钱和技术武装到牙齿的“越王军”,从广州登船,沿海路疾驰,在瓦剌大军围城之前,以雷霆万钧之势,兵不血刃地进入了防务空虚的顺天府。

凭借着燧发枪的绝对火力优势和严密的组织纪律,他迅速掌控了京城局势,废黜了那个即将被迎回的“太上皇”朱祁镇,也架空了新立的景泰帝。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显得苍白无力。

次年,他登基为帝,改元“元武”。

成为帝王后,朱高爔以“五年计划”为纲领,以前所未有的魄力与效率,在整个大明推行他的改革。

修法度、兴水利、办新学、强工商、整军备......九年时间,整个大明朝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而现在,元武九年,国内根基已稳,他终于将目光投向了东方的邻居。

他此行的目的很明确:夺取倭国的石见银山与佐渡金山。

以此海量的金银为储备,在整个大明推行银本位,发行与金银挂钩的、类似现代银行券的“大明宝钞”。

建立一个由皇家掌控的中央银行,从而将整个帝国的金融命脉,彻底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是统合大明各阶层、将整个国家拧成一股绳的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想到此,朱高爔的眼中闪过一丝满意。

千秋霸业,正在他的手中一步步变为现实。永生的宏伟蓝图,也已清晰可见。

然而,就在他沉浸在这掌控一切的快感中时,异变突生!

一道淡蓝色的、只有他能看见的半透明光幕,毫无征兆地出现在他的眼前。

光幕之上,一行古朴的篆字缓缓浮现:

【检测到大明帝王龙气,符合加入标准......】

【大明帝王聊天群,诚邀您加入群聊!】

朱高爔的瞳孔猛地一缩,但数十年养成的帝王心性让他面上不动声色。

聊天群?

这玩意,他可太熟悉了。

他的嘴角再次微微上扬,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期待与玩味。他倒要看看,这所谓的“大明帝王聊天群”,能给他带来什么惊喜。

他用意念,选择了【是】。

光幕闪烁,一个简洁的聊天界面展开。

【欢迎“元武皇帝”朱高爔加入本群。】

紧接着,他看向群成员列表。然而,那列表上,从上到下,竟然只有一个孤零零的名字。

【洪武皇帝:朱元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