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刚打下倭国,大明帝王聊天群来了 > 刚打下倭国,大明帝王聊天群来了最新目录

第4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乾清宫内,时间仿佛在朱高爔话音落下的那一刻被冻结了。

朱元璋那张饱经风霜的脸,在瞬间失去了所有的血色,只剩下如死灰般的惨白。

他高大魁梧的身躯,竟控制不住地晃了晃,眼中翻涌的怒火与杀意,被一种更深沉的、名为“绝望”的情绪所取代。

马皇后更是泪如雨下,若不是朱标死死搀扶着,她早已瘫软在地。

那句“不幸染病,薨了”,像是一把最锋利的刀,将她的心剜得千疮百孔。

为何他们的反应会如此巨大?

因为朱标,对于初生的大明而言,不仅仅是太子,是他们的儿子。

他是这个新生帝国的“定海神针”!

朱元璋深知自己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靠着铁与血从尸山血海中杀出了一片江山。

他为治乱世,不得不下猛药、用重典,手段酷烈,杀伐果断。

但他也明白,这样的治国之道,只可用于开国,不可用于守成。

大明,需要一位仁厚的君主来承前启后,休养生息,弥合战争的创伤。

而朱标,正是他和马皇后倾尽半生心血,共同培养出的完美继承人。

他有朱元璋的格局与眼光,却没有朱元璋的暴戾与多疑;他有儒家的仁爱之心,却没有腐儒的迂腐与软弱。

他待兄弟友爱,待臣子宽和,在朝野上下,拥有着无可比拟的声望。

文臣集团视他为未来的“仁君”,武将勋贵视他为可以信赖的“少主”。

有朱标在,大明的江山便稳如泰山。

那些被朱元璋压制着的藩王,不敢有丝毫异心;那些心思各异的功臣,也会安分守己。

可以说,朱标的存在,就是大明未来百年安定的最大保障。

如今,这个保障,竟然......没了?

这不啻于天塌地陷!

这意味着,他们夫妻二人半生的心血与谋划,尽数化为了泡影!

“不......不可能!”

朱元璋发出一声嘶哑的咆哮,他指着朱高爔,双目赤红,理智几乎被痛苦吞噬。

“你这小崽子,定是在妖言惑众!咱的标儿,身体康健,洪武二十五年......那还有十几年!他怎么可能会病逝!你在撒谎!”

他不敢相信,更不愿相信。

然而,就在朱元璋状若疯魔地质疑之时,一旁的朱标,却强行压下了心头对于自己“死讯”的惊涛骇浪。

他没有去看自己的父亲,而是死死地盯着朱高爔。

他发现,从始至终,这位自称来自后世的“侄儿”,神情都未曾有过一丝一毫的波澜。

即便是面对父皇雷霆般的质问,他的眼神依旧平静得像一汪古井,深邃得让人看不透。

这种极致的冷静,本身就是一种最可怕的证明。

一个人,在讲述谎言时,无论如何伪装,其眼神、其细微的表情,都难免会有一丝破绽。

可朱高爔没有,他只是在陈述一个他早已知晓的、无可更改的事实。

朱标的心,一寸一寸地沉了下去。

他知道,这位后辈所言,恐怕......是真的。

而御座之上的朱高爔,自然也感受到了朱标那探究的目光。

他心中微微一哂。

不愧是能让朱元璋倾心培养的懿文太子,果然聪敏过人。

在这等冲击之下,竟还能保持一分理智进行观察。

他又看向朱元璋,心中了然。

他很清楚,眼前的洪武大帝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出身微末,父母兄嫂皆死于饥荒与瘟疫,从小孤苦伶仃,所以他才对亲情、对家人,有着一种近乎偏执的珍视。

现在告诉他,他最珍视、最寄予厚望的儿子会早逝,这种打击,无异于剜心。

所以,朱元璋此刻的失态是真,那其中包含的对自己的试探,也是真。

想通了这一点,朱高爔脸上那丝古怪的同情之色更浓了。

他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殿中每一个人的耳中。

“既然皇爷爷不信,那孙儿便说一件......眼下还未发生,但您心中已经开始准备的事儿,如何?”

朱元璋那狂乱的动作,戛然而止。

他赤红的双眼死死锁定朱高爔,胸膛剧烈起伏,片刻之后,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

“说!”

他倒要看看,这个小崽子能说出什么花样来!

朱高爔猜到了他的想法,却不动声色,从容不迫地投下了第二颗重磅炸弹。

“自古以来,君相关系,便是朝堂根本。”

“皇权与相权,时有冲突。”

“皇爷爷起于微末,深知天下大权,唯有尽归于君,方能保我朱家江山万代不失。”

此言一出,朱元璋的瞳孔便猛地一缩。

朱高爔没有停顿,继续说道:

“因此,您心中早已存了废黜丞相这个延续千百年制度的念头。”

“只不过,此事干系太大,贸然行之,必遭天下文官反噬。”

“所以,您需要一个契机,一个足以让您名正言顺废相的契机。”

“而这个契机,您已经选好了。那便是当朝的左丞相,胡惟庸。”

“您如今,正刻意纵容他的权欲,放任他结党营私,嚣张跋扈。”

“您要将他捧得高高的,让他得意忘形,让他犯下滔天大罪。”

“等到时机成熟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