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阵地的纵深,争取在对方还没有缓过神来的时候,配合一排形成梯次进攻,给日军造成最大的人员杀伤。
按照一般的战术来说,突击部队一旦打通了进攻通道之后,通常所采用的战术,基本上都是稳固阵地,等待后续部队上来之后,稳住阵脚,然后再向两翼展开。可是姚启山脑子中却已经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特务连现在只有一百多人,和日军兵力基本上持平,而且弹药并不充足,想要硬扛住日军的反扑,是十分困难的。而且,特务连一直是三支队的尖刀,长期以来的打法,就是一往无前、气势如虹的突击作战,坚守作战是他们所不擅长的。姚启山的想法就是借着突破日军阵地所带来的锐气,把全部的力量集中在一个点上,凝聚成一把锋利的刀刃,在日军中间继续来回冲击,彻底打乱对方的防御阵型。
按照他的部署,在突破了河源守义小队仓促之间建立的防线之后,特务连的战士们并没有和他们进行过多的纠缠。特务连的两个机枪手端着机枪,跟在冲锋队形的后面直接压了上来,利用交叉火力将残余的十几个日军士兵死死的压制在地上动弹不得,借着这个机会,姚启山则是率领着特务连主力,怒吼着向着三和友晴的主力冲了过去。
三和友晴现在的心情差到了极点。自己信誓旦旦的要咬住猎鹰特战旅的尾巴,结果却被几个散兵游勇给挡在了路上,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对方大摇大摆的远走高飞;以一个中队的绝对优势兵力,经过一番苦战,损兵折将之后,竟然没能突破对方三五个人建立起来的阻击线;不仅如此,狂攻之下,自己的后院又失了火,一支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新四军部队,竟然趁机在自己的后面展开了攻击......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三和友晴都快要已经麻木了。
这一仗,不管最后打成什么样子,无论是从战术目标、作战过程和战斗结果来看,日军都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作为直接指挥官,三和友晴明白,自己回到上饶之后,面对上司的责骂是在所难免的了,要是再严重一点儿的话,这事儿万一捅到了第十一军司令部去,黑羽大佐肯定会受到冈村宁次司令官的责备,到了那个时候,恐怕黑羽大佐会毫不犹豫的把自己扔出来背黑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