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重开回到大明洪武 > 重开回到大明洪武最新目录

第14章 兄友弟恭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朱榑认真地想了想,发现无法回答。

刘家现在都是女眷,他也不方便久留,想留一些银两,身上掏不出值钱的东西来。

别看他是藩王,但没月例。

从刘家出来,准备打道回皇宫,却看到长安大街上,百姓们站在皇墙下,昂头望着皇墙上的空印昭告,还有鼓励举荐人才的昭告。

今年是科试之年,朝廷却没贴出科举告示。

朱榑看到,一个青壮牵着牛耳而行,跟随牛后徐徐而走,满怀期盼在皇墙边停下来,很快眼神里的期盼转为失落。

“今年没有科举啊。”

“看样子是没有了。”

聚集过来百姓越来越多。

百姓们议论科试的事,听到今年没有科试,眼神黯然。

明初百姓的识字率较高,有些能看懂榜文,这得益于朱元璋推行的大诰。

大诰是一本记录律法的故事书,如果百姓犯了罪,官吏会到家里搜查,如果能搜到这本大诰,罪责可以当场酌情减免。

朱元璋不举办科举,是有理由的。

元朝末年战乱,百姓哪里有什么心思读书。

第一批科举题目简单,录取的官员并不好用,这样的官员去到地方,便是祸害百姓,大明建国才几年,也不可能培养出人才,科举有人才的可能,微乎其微。

于是,自洪武三年开始科举停办了十几年。

若要问明初如何取仕?

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朱元璋下令地方举荐人才,让隐居的大儒出来做官;二种是招纳儒生进国子监,培训御制《大诰》,《大明律》,放到各个地方任职。

但这种方法,像是饮鸩止渴。

现有的人才用完了,后续新生力量却跟不上。

从明初直至洪武三十五年,还有一年朱元璋就要薨逝的时候,明朝仍紧缺人才可用,洪武朝除了开国那些功臣,几乎没有科举上来的青史文臣。

站在和宁大街上,朱榑闻到肉香味,看到是醉仙楼的鹅肉,有些馋了。

别看他是藩王,在宫里吃龙肝凤髓,其实很俭朴,皇子和后妃每天所支羊肉为一斤,如果要了羊肉,牛肉和猪肉就不能再要了。

在古代,但凡不能全都要的家庭,手头大抵是不宽裕的。

明初饮食颇为简单,到了成化年间,明朝的饮食才逐渐丰富起来,皇宫里的厨子和坊间的不同,朱元璋没特意雇名厨。

是打仗时的伙夫。

此时嗅到肉香,朱榑是真的馋了。

“去买一只烧鹅来,我饿了。”

“殿下,快到用膳时间了,咱们回宫里吃吧……”

在朱榑的威逼利诱下,刘九含泪掏出自己的子孙钱,不过自己却舍不得吃,眼巴巴望着朱榑啃完半只烧鹅。

朱榑抹了抹油,“再来两份。”

小太监目瞪口呆,差点没哭出来,下一刻,拽着朱榑的后腰,“殿下,咱们回宫吧,求求你了……”

“你还是不是我的奴婢了?”

朱榑打算带一份给马皇后,一份给达定妃,不论是朱元璋有多少嫔妃,最重要的始终只有一个,马皇后。

不管是出于亲情,还是其他的原因。

对马皇后好是加分项。

况且,马皇后还对他这般好。

此时的坤宁宫。

马皇后看着朱元璋,冷冷说道:

“重八!你杀这么多官员,在朝廷当官的敢怒不敢言,而隐藏在民间的会为没有做官感到庆幸,你将来要怎么用人?”

朱元璋脸色转为阴沉,眉头越皱越紧,呼吸粗重:“咱写在律法里!欺君,难道要纵容他们吗!”

“可你不该杀这么多人!”

“你……你不懂!”

“你是我的丈夫,你有错我就该纠正你的行为,重八,他们不敢说!但你一定要知道!”

此时坤宁宫中,太监和宫女们低着头,只有马皇后敢如此刚硬的和朱元璋说话。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眼神却依旧不退让半步:“咱已经昭告天下,举荐人才,这些官员会补上来的。”

马皇后听着,但却没有妥协。

“陛下,娘娘,齐王来了。”

朱元璋回头,只见老太监侧过身子,就看到朱榑从身后走上来。

朱榑此时是很懵的,就连刘九,也是双腿颤抖跟在他后面,他手里拎着两个油包纸,可是……不难听出,父皇和娘在为空印的事争执。

朱榑只带了两只烧鹅,本来打算给一份达定妃的,可他没想到,忙得昏天黑地的父皇,此时会出现在坤宁宫。

母妃啊,儿臣下次一定带给你。

“娘,我在宫外带了只烧鹅,还有父皇的。”

朱元璋看向朱榑,走过来,大手按在他肩膀上,尽力表现得和善,神态却仍然严肃:“多来陪陪你娘。”

说完就走出坤宁宫,御前的老太监接过一份烧鹅,也退了出去。

马皇后缓缓转过头来,看向朱元璋离开的门口。

“榑儿,娘不饿,刘伯温如何了?”

马皇后很少用本宫这样高高在上的自称,尤其是对宫中的皇子,在她眼里,她只是这些孩子的娘。

“我刚才去看过先生了,他能吃能喝的,风寒也治好了。”

“说了什么?”

“他说,陛下救了我,若不是陛下把他发配到应天屯田,恐要遭牢狱之灾,陛下还派了两个检校,到了屯田之地,应该没有人敢胡作非为。”

马皇后点头,随后沉声道:“当年你父皇答应我不杀朱文正,最后还是杀了,如今开国功臣个个荣华富贵,只有刘基,是我亏欠他的。”

当年刘基被刀“请”到集庆,一直出人不出力,十分低调,很少发表自己的建议,若不是马皇后苦苦相劝,他是不会尽心尽力帮朱元璋的。

“先生恐怕早就料到了今天的结局,娘就不必担忧了。”

“你如何知道?”

娘啊,他竟然连我会哄骗他女儿的事,都料到了。

朱榑认真说道:“自古忠臣不事二主,事二主的,便不再是忠臣,就算夺了天下也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