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明媚的秋光中,羽林卫指挥使孙崮,风风火火地来到了议政殿外。
尽管秋老虎已经远去,秋高气爽的日子里,但手持着一卷帛书站在檐下阴影中的孙崮,依旧是满头的大汗。
见状,宦者令也是当即便向赵括通报了孙崮的到来。
未几,孙崮便被带到了赵括的面前。
「见过我王。」微微躬身,孙崮随即见礼道。
「可有急事?」赵括也没顾及身边的平原君与吕不韦等人,径直便向孙崮问道。
「秦国各地传来讯息,言说秦军有大规模之调动。」孙崮赶忙呈上手中帛书。
「哦?」赵括一听,心中也是一凛。
果然,秦军还是行动了吗,在赵国发展的势头正盛的时候。
这当然是最坏的时候,按照赵括和平原君的预算,按照现在的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只要再过哪怕三年,秦国就将彻底不再是赵国的对手。
而现在的赵国,虽然经过了两年的发展,国力已经彻底地复苏,但到底还只是复苏而已,并没有走上高速发展的道路。
这也就意味着,如今的赵国与秦国之间,国力与战力,依然不过是伯仲之间。
如果说赵国还有一点点的优势,那可能就是在战将的多寡以及重骑兵的身上了。
因此,可以说,秦国此时的行动,的确是选择了一个极佳的时间点。
不过对此,赵括倒也并不意外,毕竟以秦国之能,若是不能抓到这最后的机会那才奇怪了呢!
拿过了帛书,赵括很快一目十行地看了起来。
条陈已经被孙崮梳理过,但因为情报来源实在太多,即便是筛选整理过后,看起来依旧有些费劲。
但有一点,几乎瞬间就被赵括确定了:秦国整个国家都动了起来。
这也就预示着,秦国是恐怕是要准备决战了。
那么剩下的问题便是:秦国要在何时何地,与自己展开决战了。
将帛书递给下手的李牧,示意其传阅起来,赵括随即又命宦者令把舆图抬来。
很快,帛书在几名重臣的手中倒换了个遍,而硕大的舆图也被几名宦者合力给抬入了殿内。
当下,赵括也是领着众人便来到了舆图的面前。
「把秦军调动的大致情况,结合舆图,与寡人说一下吧。」赵括随即对孙崮说道。
「是。」孙崮立即领命道。
随即,走到舆图面前,孙崮开始了他的汇报:「据查,秦关中雍城、咸阳、栎阳等地大军悉数集结,总兵力至少十万上下,大部向蜀中集结,少部向函谷关开进;
同时,蜀中为数不多之秦军、并鄢郢之地的秦军也悉数集结,向秦之陈郡进发。
预计在月末,陈郡之秦军将达到二十万上下。
另外,函谷关方向上,河西、河东所属兵力也开始集结,结合关中大军,月末,函谷关中兵力,当在十万以上。」
「三十万?」平原君不由得感叹道。
「恐怕不止。」孙崮连忙解释道:「这只是我军斥候明面所见,加以推测之数,秦军此战所动用之兵力,恐怕还要在三十万之上。」
闻言,赵括心中略略一动,却是并未表态,只是微微点头示意孙崮继续。
深吸了一口气,孙崮也是接着说道:「另外,关中、河东、河西、蜀中、鄢郢各地民夫征用,更在百万以下。以此推断,秦军恐怕乃是动用了全国之力,其主战兵力,或不下四十万之众。」
「四十万!」
这回连一旁的吕不韦也不由得感叹了起来。
甚至,就连田单和李牧
这样的武将,也是皱起了眉头。
无他,如今赵国的总兵力也还不到四十万大军。
「田单,李牧,你们怎么看?」赵括随即看向自己右手边的两名大将,问道。
田单与李牧相视一眼,随即田单点点头,率先拱手答道:「微臣以为,四十万大军这个数字,应该是可信的,甚至,秦军得总兵力还在四十万之上。即便不到,我军也必须按照四十万这个数字去准备。」
「因此。」田单咽了口口水,继续说道:「微臣建议,立即启动紧急预案,令所有战兵归建,开入战区,所有屯田兵放下农活,展开集训,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李牧呢?」赵括没有急着决断,而是看向了一旁的李牧。
「田单将军所言甚是。」李牧也不矫情,当即答道:「不过,微臣以为,或许还需进行征兵,以应不时之需。」
「主力战兵加之屯田兵,应该已经超过四十万大军了吧?」一旁的平原君有些疑惑地问道。
「的确已经超过。」李牧立即答道:「确切地说,我军如今主战之兵力,在三十二万上下,而屯田兵也在十二万上下,总兵力当在四十四万上下。
只是,一来,这屯田兵战力到底不如主战之兵,虽多出累万,战力却未必有秦军四十万大军之强;
二来,我军不可能将所有大军全都集中到与秦作战,多出的几万大军尚不足以预防可能出击之魏、齐两军的。
三来,秦国大军也未必只有四十万大军,若是等战兵不足之时,再行征兵,恐怕根本来不及。」
赵括当然知道,平原君这是担心征兵会影响来年的经济建设,也更怕如长平一战一般,一拖就是数年,这数十万大军将好不容易建设起来的国家给拖垮了。
只是,这样患得患失的心态,显然是不适用于如今的情况的。
对面已经在掀桌子了,自己还在担心盘子的留存问题,那就是在犯罪。
当即,赵括便打断了平原君的话语,道:「第一,从情报来看,秦国已经是全国动员,这样大规模的调动,不可能作假,作假也只会让秦国更加被动。因此,这一场战争已经可以看成是赵秦之间的决战了。
第二,如今我国于秦国,实力仅在伯仲之间,谁能坚持最后一刻钟,谁就将获得胜利。因此,既然是决战,那我赵国就必须抱定不惜一切代价的信念去打,绝不能有丝毫的侥幸心理。」
「是。」
有了赵括的一锤定音,众人也是纷纷应诺。
「好。」赵括也点点头,随即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