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我在四合院有个家 > 我在四合院有个家最新目录

第三百四十八章,石头村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估计他们在看到计划之后,也会同意的吧?安泽胜和包洁莲喜滋滋地回家了,留下小花菜跟小娴她们玩耍。

白粉崽他们没办法跟着一起去绿洲新城,所以,只能尽量地多跟小娴她们聚一聚了。

周济民在家里休息了几天,然后又离开了京城。这次不是去西南,而是南方。

南方也有很多山地,他去的是上辈子的家乡。虽然这里没有了他上辈子的家人,但地方还是没变的。

处在珠江支流的上游地段,这里有很多山,水系发达。石头村,一个很普通常见的名字,这就是他上辈子待过的村落。

坐落在山脚下,旁边有一条大河,河宽有两三百米,东侧水深,西侧是干涸的河床,石头村就在大河西侧。

每年五六月份的雨季,大河都会涨水,河面完全是湍急的水流,大量的垃圾、洪水会从上游冲击而下。

现在是六十年代,下游的水电厂还没建起来,所以这个季节,河床干涸,露出一点河床。

除了这条大河之外,附近全都是山。相隔三四百米的地方,石头村附近有五个村,除了一个李姓村庄,其他全都是姓周的。

并且四个周姓村庄,都是出自同一个祖先,每年来宗祠祭祖的人都非常多。

来到这里,周济民在附近逛了一圈,才开始行动。石头村人不多,总共才四十多户人家,大概两百人左右。

可以说,京城的两个大杂院,就相当于一个石头村了。北方的村落都很大,两三千人组成一个村是常态,甚至是五六千人的大村落。

但在南方,一两百人的村落才是常态,甚至在八十年代之后,这样的村落都会变了。

现在的石头村,没有路,除了可以乘船前往五公里外的城镇,就只剩下一条半米宽的崎区陡峭的蜿蜒小路了。

而且,这条小路还基本上没人走,因为大家出行都是选择乘船的。周济民选择把空投大包裹放在石头村背后的树林里,这个地方就是村民口中的

“背夫”。南方相对迷信,在这边的村落,基本上都会在村民聚居区附近种植大片树林,最少有上千棵二三十米高的参天大树。

甚至在周氏宗祠的祖地,现在已经没人住祖地这边了,整个

“背夫”却是超过上万棵大树的林区。人工种植的大树跟野生生长的树,有着天壤之别。

这边

“背夫”里的树,大部分都是超过二十米的大树,而野生生长的树,就只有十多米高度罢了。

周济民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情况,但在这一带的村落,基本上都是这样的情况。

树林高大,最适合隐藏。带着物资走进村落,踩着青石铺就的石路,周济民眼里满是回忆。

上辈子小时候,他没少在这样的石路奔跑,跟自己的小伙伴玩弹珠、打扑克、抛石子等等儿童游戏。

他没走多久,迎面就碰到了五六个小屁孩,光着屁股赤着脚,小脸黝黑,瞪着圆滚滚的黑色大眼睛看着他。

“小朋友,你们家大人呢?”熟悉的家乡话脱口而出,小屁孩们的戒备心一下子就少了很多。

但还是警惕地看着他,没有上前,更没有搭话。就在周济民继续逗弄这些孩子的时候,一个大人出现了。

“你是谁?你不会是想来拐卖孩子的吧?”周有恒十分警惕地看着周济民,把孩子们护在身后。

“同志你好,这是我的工作证.....”查看了一下周济民的工作证,周有恒更加吃惊了,

“你是从京城来的?”后者是识字的,而且是十里八乡之中,写字最好看的人之一。

“是的,我从京城来......”一番交流之后,周有恒依然还是不太敢相信,京城距离这里有两三千公里吧?

那么远的距离,要走多少天?从石头村坐渡轮到对面,沿着铁路线往北走几十公里,才到县城,这就要走上一天才行。

两三千公里的话,那要走上一两个月了,坐火车应该是十天半月吧?由于没有去过,周有恒也不知道,他只是猜测而已。

看着眼前这个跟自己上辈子的叔公很像的人,周济民强忍着激动,把自己的来意说清楚了。

空投大包裹?送衣服食物?听到有这样的好事,周有恒都愣住了,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啊。

“真不需要我们付出什么吗?”

“不需要,我知道你们的村民在这个点应该在外面上公分,午休回来了吧?”周济民摇头,接着继续道:“大包裹就在你们的背夫,我会亲自拿过来,请你们村长帮忙发下去吧。”说罢,他就把他刚带来的衣服拿了出来,递给了周有恒,还让孩子们自己过来拿。

接着转身离开了这里,不一会儿又去而复返。很快,村里就传开了,两百多号人,不管男女老幼,全都来了。

大家聚在祠堂门口这边,周济民看着眼前的村民,一股熟悉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他好像确定了,这应该就是他上辈子待过的地方,只不过,这里的人,他一个都不认识。

因为一九六七年,他还没出生,他爸已经不穿开裆裤了。然而,他爸小时候长什么样儿,他哪里知道啊?

叔公、二叔公、阿公他们三兄弟,看着就挺像的,但还冒出来的四叔公和五叔公又是什么情况?

周济民很确定,上辈子他爷爷就只有三兄弟,根本没有五兄弟。所以,眼前的周有恒五兄弟,肯定跟他没有关系。

又或者是因为其他关系吧,不管了!把衣服食物这些派发下去之后,周济民也确认了石头村目前并没有电线。

索性便帮他们把水电厂给提前建好吧。一听说要帮他们村建水厂,管理权还是归周有恒,村民们都沸腾了。

整个石头村,就数周有恒他们五兄弟学历最高,都有小学毕业水平,周有恒更是读过中专。

在五十年代,上过中专,确实是很不错的学历了,穿越之前的周济民原身,也不过是高中辍学罢了。

但要清楚一件事,周济民待的地方是京城,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大城市。

而周有恒只是一个南方偏远山区的穷小子罢了。只不过,周有恒并没有外出工作,而是蜗居在家,具体什么原因,周济民并没有询问。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