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第一百四十四章
“嗒,嗒,嗒 ......”
“嗒嗒嗒.......”
“噼噼啪啪......”
“嗒......”
雨时大时小,捉摸不定。.索性不想其他事了,专心赏雨。雨声小的时候,听起来像黄鹂清脆的歌声在树林里不断回荡,轻快活泼。雨声大的时候,听起来像野兽在低吼,警告着入侵者,威严严肃。
再这样的雨声之中,卫青停留在国都之中,没有急急地回到边疆去驻守。他还没有看到阿晚,在不能完全确定阿晚现在的安全的时候,他是绝对不会离开的。
在这样的一个下着秋雨的季节,卫青迎接到了一个女人,一个从宫中出来的女人。
这个女人说自己是从未央宫出来的,说前来有要事要跟着卫青商量,还说了,这件事情说重要也重要,不重要也不重要,就看卫青对着那个人的在乎程度了。
那个人,没有什么别的原因,只是听到这样的一句之后,卫青就接见了那个人。
然后,自己的一生真的是翻天变化,处在一个自己都不能把握的时机了。
那个女人是真的好看啊,风情万种,只是在那里轻轻地一站,就仿佛凝聚了千万的光辉,千万的妩媚风情。
她说,那个人,在宫中,没有一个可靠的外戚,没有一个让人可以忌惮的角色在背后支撑着她。
她说,现在,别看卫家的所有人都得到了一个不小的权势。
她说,那个人,在宫中,就是一根浮萍,谁都可以欺负她。
她说,那个人,终究会有一天死于外人之手。
她说,卫青可以得到一个很好的外戚。
她说,这个需要牺牲掉卫青的一生。
她说了一个主意,就离开了。卫青站在原地,久久不能恢复过来。
他抬头又低头,反复地在思考,在想着,最后,还是做出了一个决定,一个以后会很后悔的决定,一个一旦走了,就找不到退路的决定。
“哎......”公孙敖见那个人走了之后,卫青半晌不说话,就前来问着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
“上次在边疆,那张狐皮还在吗?”卫青问着。.
“在的,怎么呢?”公孙敖问着。
“给平阳公主送过去,就说是我的一点心意。”卫青说着,踱步到窗前,背手而站,看着外面的秋雨。
雨的脚步细碎而又轻盈,交织成网笼罩着寂夜。在黑夜中,看不清远景,只有一个模糊不清的轮廓。躺在床上,闭着眼睛听雨。空灵纯净的雨声犹如一首优雅美妙的钢琴曲,渐渐弥散在夜空。无法用拟声词来形容,那是在抹杀它的美妙。唯美,飘逸,纯净而自然。
一场秋雨一钞。
这场秋雨比以往下得都要久,终于等到秋雨不下了之后,卫青也该到了回边疆的时期了。
缠了刘彻好久,送上了不少的拥抱之类的,阿晚终于获得了前去相送卫青的权利,知道这个的时候,阿晚整个人是非常的开心,在细心打扮一番之后,提着裙角,就蹦跶着前去找卫青了。
卫青出发的时候是在早上,那个时候,天还没有亮起来。天现在是亮的越来越晚了,黑的越来越早了。
对此,阿晚不想表达什么意见,唯一的不满就是,这样的天,都不能让她好好地看看自己的弟弟卫青了。
这个是很不爽的地方。
站在城门的地方,卫青跟着前来相送的官员一一道别之后,就要起身离去。
“啊!等着我啊!!谁让你这样快就走的啊!!!”
随着一阵女声传来,紧接着,一个身影就飞速奔跑过来了:“卫青,你等下再走。”
站在卫青身边的公孙敖以为是平阳公主,嘿嘿一笑,就走到一边去了,留下卫青一个人站在这里等待着那个人影跑过来。
“你多大了?能不能注意点!”
人跑到了卫青的面前,双手扶着膝盖,在大口大口地喘气。卫青见了之后,还是一如既往的嫌弃得口吻。
“这不,送自己家里的弟弟,我能怎么做呢?”阿晚伸手擦擦自己额角的汗水说,“我家的孩砸还在睡觉,怎么都叫不醒,不然,我就让他们出来送送你这个舅舅了。”
“这个就算了吧,送什么舅舅的,你这样早就起床了,我记得,你以前可是要睡到很久的啊。”卫青说着,从腰间取下水壶,递给阿晚。
接过水壶灌了几大口,阿晚说着:“这个,时间不早了。刘彻都上朝去了很久了。”
阿晚说着,想到最近这么久了,每天早上都会被刘彻给吵醒,真的已经是不堪其扰了。但是,没有早上都这样被吵醒,她也习惯了早起晚睡了,过着一只看门狗一样的生活,真的是让阿晚直直崩溃。
但是,阿晚今天起床是自己安心的,她跟着卫青有很久都没有见面了,这次,卫青好不容易回来一次,她都没有跟着卫青好好的聚一聚,就要面临着分别了。
“知道了,你在国都好好的生活着,要是有人欺负你,我可不是死的。”卫青说着,拍拍阿晚的脑袋,一脸兄长看自己不懂事的小妹妹的样子。
时间也渐渐的到了,他们也要分别了。
.......(分割线).......
汉初时,丞相位极人臣,辅佐皇帝,总管政务,集决定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班固在《汉书·百官公卿表》就说:“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但是到了刘彻统治时期,情况就发生的变化。元朔五年,刘彻任命卫青为大 将 军,“位在三公之上”,这就是当时中外朝正式形成的标志。
在当时担当皇帝与丞相间传达工作的尚书(此时尚书职权不大,属少府),以及在当时“分掌乘舆服物”的侍中,武帝扩大了他们的职权,提高俸禄,并授予出入禁宫的特权,尤其是侍中,因为“常在天子左右”,和皇帝亲近,而便于皇帝控制,所以地位一下子上升了不少,“得披阅尚书奏事,参预机密,出宣诏令”,于是逐渐成为了与外朝相抗的中朝。中朝主要由上面提到的尚书以及侍中等官员组成,刘彻授予他们特权,能出入禁宫,参议朝政,在实质上已经成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