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与普通家用办公电脑作对比。
2010年的典型内存是单条2GB的,大明现在只有单条256MB的,工艺上也还是九十年代中期的水平。
九十年代中后期,各个半导体厂的实验室里面,就已经搞出了单条1GB的内存条。
只是成本层面仍然不可控,没有办法大批量生产。
而且当时的计算机存取速度有限,如此大规模的内存没有用武之地。
再加上随后出现的互联网泡沫打击了整个产业,直到十年之后市面上才出现了1GB的内存条。
在现在这个时代,朱靖垣这台计算机的内存容量,只能用恐怖来形容了。
闪存芯片方面,在三年前完成了生产验证。
设计和生产出了对应的移动存储设备,包括朱靖垣前世用过的内存卡和优盘。
这些东西被工匠们因地制宜的命名为“手账”,意思是能够拿在手上带在身上的账表数据。
由闪存颗粒构成的硬盘,也就是典型的固态硬盘,也被同步设计出来了。
这种设备被工匠们命名为“快库”,意思是是快速数据仓库。
闪存芯片比内存更加简单粗暴,可以依靠工艺和尺寸硬堆容量,甚至能够超过同时代机械硬盘的容量。
闪存被发明出来之后,随着大明的半导体生产工艺提升,迅速完成了两轮工艺和容量迭代。
现在已经生产出了单颗一亿两千八百万字卦的大颗粒,相当于前世256MB的SD卡。
工匠们把六十四个颗粒堆在一个电路板上,造出了一个八十亿字卦的固态硬盘,相当于前世16G的容量。
这台计算机上还装了两块这种硬盘,硬是堆出了32GB的固态硬盘。
只是速度仍然只有内存卡的级别。
至于此时的机械硬盘,体积也已经缩小到了前世光驱的尺寸。
同时单个机械硬盘的容量,已经达到了一百六十亿字卦,相当于朱靖垣前世的32GB。
朱靖垣这台计算机的中间层装了四块,拥有总共128GB的容量。
与此同时,已经完成研发并升级过一次的最新光驱,也被安装在了这台计算机上。
一张光盘的容量在五亿字卦左右,相当于朱靖垣前世的1GB。
同时也有了类似USB协议的通用串行数据链。
可以插键盘、鼠标、优盘、打印机、录音机、游戏手柄等各种设备。
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大型接口,类似快速插拔的硬盘接口,可以用来插快库固态硬盘。
同时也可以插接游戏卡带。
这台计算机附带了类似前世游戏机的功能。
这个世界的游戏卡带,是朱迪钚在朱靖垣的提醒下设计出来的。
利用闪存颗粒和配套的电路板,烧录好制作出来的游戏程序,插到电脑上就能玩。
暂时没有专门设计游戏机。
朱靖垣这台计算机的性能,已经全面超越了第一代PS游戏机了。
只不过从朱迪钚设计游戏开始,现在只过去了短短四年的时间,计算机的性能一直在跨越式的提升。
朱迪钚并没有开创出太复杂的游戏引擎。
也还没有来得及针对计算机设计真正的大型游戏。
暂时只是做了一些简单的小游戏。
硬件团队倒是完成了专用的三维显示卡设计。
使用和处理器相同的五百纳米工艺生产,核心集成了三百万晶体管,搭配了256MB的专用显存。
最大支持1800×1200的分辨率。
在显示卡和显示设备上,朱靖垣也是专门参与过规则制定,在几个细节上的强调过。
首先是视频输出接口,一定要和所有设备统一。
避免和前世一样,出现一堆乱七八糟的接口,谁家都是一堆不知道通不通用的线材。
还有一堆用途单一的转接口……
朱靖垣前世更喜欢DP接口,只是DP接口一边是平的,反过来插也有可能插进去一个角,有时会发生错位。
所以最终采用了类似HDMI的梯形外观。
不过内部具体的传输标准并不是HDMI,是大明工匠们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
连接在独立显卡上的显示器,是全世界最大的液晶显示器。
把工厂做出来的最大的液晶版,没有分割成几块小尺寸的液晶版,而是直接做成了一整块显示器。
面板尺寸是45厘米×30厘米,分辨率是1800×1200,长宽比是三比二。
对于液晶显示器的尺寸标注,朱靖垣大明的工匠们商量过之后,制定了一个非常简单粗暴的方案。
直接去计算液晶面板的面积,折算成数量级上最为合适的平方分米来表示。
朱靖垣眼前这个显示器总面积十三平方分米左右。
简称“十三分”显示器。
与前世的典型的16比9的显示器相比,宽度与24寸的显示器基本相当,对角线长度与21寸的相当。
六分显示器大概是十四英寸,二十四分显示器大概是三十英寸。
用对角线长度表示液晶显示器尺寸的习惯,是朱靖垣前世最为深恶痛绝的行业惯例之一。
只是因为,最早的显示器,包括电视机和各种仪表显示屏幕,都是圆形的。
所以当时直接用对角线长度表示圆形显示器大小非常合适。
但人的视野是椭圆形的,后来为了方便人类观看,电视机和显示器慢慢变成了方形的。
传统显像管显示器的原理决定了,想要最大化的利用显示原件投放最大的画面,就要让显示器尽可能方正。
继续用对角线表示也还算比较合理。
厂商把显示器做成扁的也不会节省多少成本,甚至还需要舍弃一些边沿的显示效果。
但是进入液晶时代就不同了。
液晶面板本来就是标准的矩形,而且是用一大块面板切割下来的。
本章 共4页 / 第3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