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件事告诉我们,到什么时候,都要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如果没有了价值,就会弃之如敝履。
李世民东征洛阳一战,终于以远超预期的辉煌战绩落下帷幕。一举扫荡了河南河北和山东的大部分地区,王世充、窦建德统辖的州县,纷纷向李唐王朝投降。
公元621年七月初九,长安城外,身披一袭黄金铠甲的李世民和他麾下的东征将士,迈着整齐的步伐进入长安城。看着这位金甲锃亮的儿子身上散发出的勃勃英气,五十五岁的李渊的内心却涌动着一丝丝的不安。在短短四年里,李世民平定陇西,收复太原,生擒窦建德,逼降王世充,大唐半壁江山,都是他建立的。他的功绩,已远超太子李建成,甚至盖过了自己这个至尊无上的大唐天子,随着功勋权势的全面提升,他会不会生出觊觎皇权的野心?
这一丝的隐忧很快就被其他更重要的事情所代替。窦建德与王世充被李世民所俘虏,带回长安,这二人的命运轨迹相差不多,一样的称帝,一样的被俘,但李渊对待二人的处置却截然不同。
对待窦建德,李渊很干脆,直接杀掉。而王世充,李渊本想也杀掉,但在洛阳城下,李世民曾答应饶他性命,他才举城投降。这位居功至伟的二皇子答应的事,李渊不能不重视,于是在庭上训斥了王世充一通后,把他贬为庶人,与他的子侄迁往巴蜀之地。
那时的巴蜀之地,可不像现在是天府之国,而是蛮荒夷狄的化外边地,李渊是把王世充发配到那里。只是王世充用不着千里迢迢的走那么远的路,没等他离开长安,他仇人的儿子,定州刺史独孤修德带着兄弟把他杀了。
李渊都答应了留王世充一命,居然还有人敢杀他,而且凶手还是朝廷命官,独孤修德这等重罪应该处死,李渊则只是罢了他的官,这就难免让人嗅到一丝阴谋的味道。。
对于投降的帝王,当权者轻易是不会放过的。诸位看官可能会有疑问,人家都已经投降不抵抗了,为什么还要杀掉呢?这就涉及到一个农业问题——斩草除根。下面讲解一下斩草除根的必要性:一是当过皇帝的人,曾经君临天下,受万人朝拜,如今寄人篱下,心里会有很大的落差,自然是无比愤懑和怨恨,保不准哪一天喝点酒一激动,再次造反。二是这样的人如果活在世上,一旦有风吹草动,难保不会被一些旧臣老友所拥戴,再掀波澜。杀掉他,可以剪除这些人的复燃之心,消除隐患。
所以当过皇帝的人,投降后下场多不会太好。眼前不杀你,但迟早会给你安个谋反的罪名弄死你,你连申冤的地方都没有。所以说“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