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一粟之沧海 > 一粟之沧海最新目录

第七十九回 图大位陈沙州议举事 隐真身长寿寺戏群僧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军即出奇兵斩贼!”粟苜点头道:“车兄纵火,需寻得我方好下手而敌方难扑救之处。粟苜以为,当在城中各角陆续纵火,使城内御军疲于奔忙,以减分守贼兵力,才好趁隙诛杀老贼。车兄一人,恐分身乏术,张将军还需多派人手相助!”张峰笑道:“此事不难。郁保老贼之子有位学师,名作潘士芳,亦在忠义名单之列。潘老常于城中闲逛,人众皆知。可便请他引家丁纵火号,必然成事!张某自会在书信中陈说清楚。”粟苜、车谦大喜。

粟苜又道:“尚有一关节,万分之重!”张峰道:“请言明!”粟苜道:“自郁保老贼改朝换代,一十八年过去,众义士富贵安乐,恐不似当年赤子之心火热!公子的身份若冒然揭开,众臣未必肯信!”张峰笑道:“张某岂不知其中要害?许帝曾赠公子之母一玉珏(jué),刻有许帝之名,前朝众臣皆识得。持玉珏者,便是许帝之子,众臣必会响应!”正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粟苜听罢,暗潮澎湃,心内反复琢磨张峰的话:“持玉珏者,便是许帝之子!”想得粟苜眼中放光。张峰察觉,说道:“粟苜如此欣喜!”粟苜忙笑着遮掩:“郁保老贼要杀我,眼看大仇得报、山河得复,岂可不喜?”张峰遂不多疑。

粟苜又道:“另有一事:我等即便万般顺利,成功诛杀郁保老贼,占领皇城,也不算全胜。要知道“硕手贼子”李汜目今驻守在疆,兼有刘可茂、韩三普、顾宪、顾宝等各居要隘。若知皇城兵变,他们必将集结勤王大军杀入胜都。我等忠义名单上诸位的所有兵力加总,也实难与之抗衡!此非固守之道!”车谦接道:“胜负在将相之谋,不在兵之多寡。我等忠良之士起大义,贼军纵然齐上,何足惧哉?”粟苜严肃说道:“此一场改天换日之战,不为求生,而为取胜,万不可只逞忠勇之力,当瞻前顾后,谋而不疏,疾而不促,思之虑之,方不为取败之道!车兄切记,除非不动手,动手就要赢!”张峰问道:“粟苜可还能借来兵力相助?”粟苜笑道:“眼前就有现成的一支生力军!”张峰、车谦齐齐看着粟苜。

粟苜接着道:“当初董卫起义所招募的乡勇,败后即便缴械投降,也难逃斧钺加刑。此事闹得众皆惶惶,至今心有余悸。张将军恰可借此前案,密遣心腹于各处放传风声,只道郁保景胜为绝后患,已暗中令李汜整兵,将于上元节之后屠尽所有董协、卫梁的远近乡里——所有曾经参加起义者的亲友朋邻,不论亲疏,概皆难免。之后,另派一心腹能干者打入百姓内部,趁机立起一杆新旗,招降纳顺。我料,来投者必不绝于道!只需对民兵多加训习,便可助力。似此,我方势必大振!”张峰、车谦听罢大喜,深以为是。张峰问道:“只是,另立新旗、集结民军者,该委派谁人?”粟苜笑道:“不如就由粟苜来做!粟苜本是当初平叛之将,现遭郁保老贼通缉,举国尽知。若粟苜前去,众必深信——一样的亡命之徒,一样的走投无路!”车谦道:“只是粟苜兄弟只身前往,倘有疏失,如何是好?”粟苜再笑道:“且请张将军分拨昔日粟苜为智囊、为机甲将军时的生死兄弟给粟苜带上,若果真事有不谐,也可护粟苜周全!”张峰应诺。

“另外,闲居府中时,试造压力泵,其泵连铜罐与铜管,可抽油打水,更有水面浮桥造法,图纸均在此,粟苜奉上,张将军可命军中匠兵依理制造。再者……”粟苜且说且取出一小瓶,接着道,“此中乃神剂,叫作碎石稀,可供攻城之用。”三位各依计准备。

入夜,粟苜卧于榻上思量:“前往乡野招募,有前例可循,不需多劳神思。只是我正被通缉,该如何安全混入长寿寺?却要慎重,否则,万一被拿住,必是个死!”粟苜长叹,转而得意道:“正所谓‘一事不烦二主’,权且找子规一助!”粟苜侧耳,听见隔壁卧房内车谦齁声如雷,遂无顾虑,取出心愿笔于掌心写下诉求:“助我安全进入长寿寺”。而后他握紧拳头,秉烛坐于几案前竹簟(diàn)上静等。

俄顷,子规现身,笑道:“离开规啼苑不过短短时日,就又招子规前来相叙,粟苜对本苑主倒是‘一日不见兮,如隔三秋兮!’这般想念?”粟苜笑道:“子规苑主何必打趣,也需知粟苜乃‘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主!”子规笑点头,道:“本苑主于除夕前一日,保你安全混入长寿寺,如何?”粟苜道:“去归去,只是进入长寿寺后,内中必是僧众极多,更会有宫廷侍卫守把,粟苜当于何处藏身,也需烦子规苑主筹谋!”子规笑道:“不如剃度了,扮个小僧混入?”粟苜听罢,抚摸自己的头发,十分不情愿地摇头道:“剃度了,却要何年何日才能再蓄这三千风采?”子规以扇遮面长笑,而后道:“戏言而已,何故当真?”且说,她施法于掌心现出红绿两粒果实,递给粟苜。粟苜拈着果实,笑道:“粟苜其实并不饥饿!”子规又笑道:“你是因为喝过本苑主的一碗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以为此二果必又是什么毒害你的东西,故而踌躇?”粟苜笑道:“总也该‘吃一堑,长一智’,岂能老作天真鬼?”子规笑答:“且宽心!红色一枚,为隐身果,吃下可助你隐身三日,然只是隐身不隐声;绿色一枚,为现身果,你自相时而用。”粟苜笑道:“不需三日,一日大事可定!”

却道张峰派遣心腹兵士于董协、卫梁乡里各处讹传,闹得百姓皆慌、奔走哭嚎、欲远遁逃避。恰时,粟苜领着自己原先部下,打起“图存”旗号,各处征募民军。正所谓“虎啸而谷风至,龙举而景云往。”那慌乱百姓听闻原机甲将军粟苜被逼另立义旗、再倡义兵且已有数众相投,遂纷纷打听详情,得知粟苜将推翻暴虐朝廷、分房地、洒银钱于乡里,个个踊跃归顺。不多日,“图存”军便收得几万兵力。来投者中,有一小撮人,内中一个正是罗螺城贫区屠夫陆墩子。

粟苜见着陆墩子,惊喜异常,叹道:“粟苜遭奸贼所害,致使身陷牢狱、一府蒙难!陆大哥是如何逃过那劫?”陆墩子叹答:“小女药儿那夜供香,无意间看见府中有陌生人鬼鬼祟祟扛抬两只麻袋投入水塘。获知此事,为因将军不在家中,陆某暗料事不寻常,遂连夜带着母亲、药儿及平素交好的几个兄弟逃出府,于城外乡野人家赁房暂居。几日后,果然传来乱闻!陆某担心将军安危,便将母亲与药儿留下,同这几个兄弟前往罗螺城寻找将军。怎奈,到得那处时,获悉将军已被押赴刑场,我等几个,虽知力微,然深感将军平日恩德,遂抡刀掣剑,准备劫法场。又是天意不如人愿,奔到刑场

本章 共5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