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三国之银狐 > 三国之银狐最新目录

第六十二章 一年之内,三帝同崩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三万人,不止是原来部署在汝南徐州等地防备关羽的兵马,还有原本在青州、兖州、冀州等地的地方守备部队。

因此这就意味着如果把幽州镇守边境防备鲜卑乌桓的田豫、阎柔等骑兵算上的话,整个曹魏的中央军、边军、地方军、郡兵加起来,可能已经不足四十万。

其中还有大量最近几年扩充的新军,训练严重不足,战斗力也不高,在与南方士兵的较量屡次落入下风。

所以曹丕急于挽回颓势,想要削弱南方汉朝。

这次就是个很好的机会,如果能够配合孙权把江东打下来,那么南方大汉集团将直接损失数百万人口,三分之一的土地。

这可比直接消灭二十万大军更划得来。

因而在这样的​‌‎诱‌‍惑‍‌‍下,曹丕才决定放手一搏,把北方边军调到南方来。

幽州骑兵的作用并不是配合曹休去攻打江东,而是放在河南之地,用于快速驰援四方。

比如曹休那边陷入苦战,骑兵就能出动。

要是沈晨和诸葛亮想来一出围魏救赵,在曹休和关羽打的时候,他们进军并州或者河南,骑兵也能够迅速支援。

所以如果沈晨对河东出兵的话,那么曹魏的骑兵很快就能赶到,这对于他来说有些不利,因此他就没有出兵,等待着江东那边的消息。

此刻沈晨坐在桌案后,看着河东舆图发呆。

上面横七竖八划了很多线,对于进攻部署,他已经做了无数次的筹划,现在就等着关羽那边的战果了。

如果赢了,他就能挥师。

要是败了,或者战略出现了偏差,没有大量消灭曹军,就得斟酌一下是否要出兵。

“就看云长叔那边的行动了。”

沈晨揉搓着太阳穴。

他今年都四十一岁了,一晃从曹操屠徐州到现在已经三十余年过去。

从辅佐刘备开始到现在也已经二十年。

人家刘邦七年平定天下,刘秀也只用了十二年。

虽然刘备的起点低没办法,但这在一统王朝的时间里,花费得也太长。

他未来还有很多要做的事情,时光不等人啊。

“报!”

就在这个时候,门外邓艾和姜维几乎撒腿跑一样冲进来,喜形于色道:“大都督,关将军大胜,曹军被歼灭七万!”

“大胜了?”

沈晨惊讶道:“居然歼灭了七万?”

“是的。”

姜维抢先道:“刚刚飞鸽传书,关将军采纳了陆尚书之计,诱敌深入,把曹军引到了长江上,以水师大破曹军!”

“好啊!”

沈晨振奋起来,大笑道:“这七万人一丢,曹魏在东线就只剩下不到六万人,关将军北伐,将再无阻碍矣。”

“不止。”

邓艾说道:“根据我们在曹魏的细作来报,曹魏几乎已经把中原腹地的兵力抽调一空,若是这样算的话,现在曹魏的全国总兵力几乎堪堪在三十万左右,而且北方边境、腹地几乎无险可守。”

“边境腹地无险可守?”

沈晨皱起眉头,说道:“士载,你这话好像话里有话。”

邓艾说道:“大都督,北方鲜卑、乌桓、南匈奴受曹魏欺压已久,若是能联合他们,一起进攻中原,曹魏必灭!”

联合少数民族?

沈晨稍稍思索后,坚决摇摇头道:“这是大汉与曹魏之间的战争,是汉人内部纷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岂能引狼入室。”

“可是.”

邓艾还想说点什么。

“没有可是,这是底线。”

沈晨打断他道:“若是他们自己要南下寇略我不管,但绝不能勾结他们。甚至将来若是他们南下寇略被我们北伐军遇到,说不得就要消灭他们,尔等明白。”

“唯!”

邓艾和姜维心中一凛,连忙心里。

沈晨目光望向舆图。

虽然历史上诸葛亮也联合柯比能想一起攻打曹魏。

但当时曹魏的兵力可太多了,即便联合柯比能,也就是牵制一部分曹军兵力。

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曹魏北方完全没有兵马防守,少数民族马踏中原。

所以历史上诸葛亮的行为只能说是一种牵制曹魏兵力的战略方式,而不能说是通敌卖汉。

然而此时情况不同。

曹魏兵力衰弱到了极点,要是他也联合柯比能的话,那五胡乱华就得提前发生,大量游牧民族南下,寇略中原,祸害原本属于曹魏治下的百姓。

要知道这些可都是汉人,将来南方大汉北伐成功,百姓们纷纷回归汉人身份,岂能容胡人肆掠?

因此邓艾的想法绝不可取。

不过虽然不能联合胡人作乱,但现在曹魏腹地空虚,如果自己能打通了并州,那整个河北和洛阳等地,全都在自己的铁蹄之下。

看来。

是该准备进军并州了。

沈晨心里想着。

章武七年十一月初,曹魏征东大将军曹休在江东惨败,退回河南之后,突发恶疾,呕血而死。

而在战斗结束的第六天,洛阳皇宫当中,曹丕最晚得到消息。

没办法。

南方汉朝是用信鸽飞的做传递,他那边只能用马跑,从濡须口到洛阳,七八百多公里,跑死马也得好几天时间。

此时皇宫内,曹丕已是病入膏肓。

除了紫云山之战给他的打击以外,最重要的是身体早就不行了,现在已是油尽灯枯。

病床边上,曹丕虚弱地对身边的司马懿和陈群说道:“传朕诏令,朕死后,由子丹、文烈、长文、仲达你们四人辅政,辅佐元仲治理好国家。”

“唯。”

司马懿和陈群拱手应是。

曹丕几乎已是到了弥留之际,叹息道:“没想到朕即将要不久于人世,朕.朕不想死,奈何.天意如此。只是朕最担忧的,还是文烈在江东的情况。”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