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三国之银狐 > 三国之银狐最新目录

后记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都一一排序,沈晨以功勋第一名列榜首,同时他也是文治仅次于诸葛亮,武功力压关羽,当之无愧的第一功臣!

只是他遗愿说诸葛亮是兄长,关羽张飞是叔辈,不能列在他们之前,所以才将画像放在了左手边第二名,次于右手边关羽张飞,以及同在刘备左手边的诸葛亮。

画像挂上去后,沈印、沈熙、邓艾、姜维等子孙后代,徒子徒孙,顿时嚎啕大哭起来,趴在棺材上哭喊。

“父亲,父亲!”

“师君,你怎么就这样去了啊!”

“师君,再说说话吧!”

“呜呜呜呜!”

“丞相!”

哀嚎声音遍布大厅,各类音乐、嚎哭,以及诸多文武大臣纷纷上香,低声交谈的声音让中祖庙一时间闹腾不已。

到了夜晚时分,刘禅也五十多岁,身体坚持不住,没办法帮沈晨守灵,最后还是早早回宫里去。

只有子嗣和徒子徒孙等数十人,依旧留守在大殿内,为沈晨披麻戴孝,日夜嚎哭。

就在这个时候,棺材上缓缓飘起一个白色身影。

“好吵啊。”

沈晨的意识也灵魂出窍。

过了片刻,他看清楚四周的情况,虚影飘荡,低声说道:“没想到世间真死而有灵,难道我变成了鬼?”

“不是,你成神了。”

一个声音响起。

沈晨扭过头,看到在自己左手边的供桌上,正盘膝坐着一个人。

刘备的中祖庙是正对着北面,北朝着南面。

因为古人都说阳宅因坐北朝南,而太庙祭祀为阴宅,应该反过来,坐南朝北。

何况朝着北面,也能一直看着洛阳城。

所以沈晨的灵位在进门的右手边,出门的左手边第二个柱子。他的灵位正对面是张飞,左手边的灵位,自然是诸葛亮。

但供桌上盘膝坐着的人,却与沈晨记忆中的诸葛亮完全不一样。

他面如冠玉,羽扇纶巾,下颌长着一小撮山羊胡,面容俊朗,像是个二三十岁的年轻士子,穿着一身白袍,手里轻摇羽扇,正笑吟吟地看着他。

无数回忆的画面顿时涌上心头,那一瞬间,沈晨将原本记忆中苍老的诸葛亮开始越来越幻想得年轻,花面定格在了对方二十五岁的时候。

“兄长!”

沈晨惊声道:“你变年轻了。”

“哈哈哈哈。”

“晓卿,看看我们是谁。”

“我们也变年轻了。”

另外又有三个声音响起。

沈晨四下扫视,就看到刘备关羽张飞的三张供桌,也都冒出三个身影。

那身影的模样,竟然变成了徐州时,刘关张的样子。

他们。

都变年轻了。

沈晨呆呆地看着他们,忽然就觉得鼻子一酸,拱手说道:“陛下,云长叔,翼德叔!”

三人都从供桌上站起来,向着沈晨拱手一礼:“多谢晓卿!”

诸葛亮也徐徐起身,同样向着沈晨拱手道谢。

这声感谢,迟来了很多年。

若非皇天上帝感刘关张义同生死,且刘备终生仁义行事,也不至于三人死后成神。

而能够在他们死后,大汉一统,恢复汉人江山,不像历史上那样,仅仅占据西川之地,最终季汉君臣悲壮覆灭,亦同样全都是因沈晨。

所以在上天为神,知道了自己原本的宿命之后,每个人对沈晨,都充满了感激之心。

沈晨愣了一下,随后坦然回礼道:“皆因公等大义!”

“哈哈哈哈哈哈!”

刘备大笑,俯首看了眼人间,轻声道:“走吧。”

五道光芒,消散在天地间。

季汉王朝四百余载,仁桓中兴持续了一百年。

先有名臣诸葛亮、沈晨辅佐,之后又有姜维、邓艾、杜预、羊祜。

到第五任皇帝刘玺的时候,国力略有下降,但刘玺重用沈霖、王敦、陶侃、祖逖等,再兴大汉。

又过了数十年,大汉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化时代,军队遍布全球,占据美洲。

等到季汉王朝二百多年,进入公元五世纪的时候,因国土面积太大,治理困难以及官府渐渐腐败等原因,导致叛乱四起。

此时已经是第九任汉皇当政,其人上位前精明能干,因而脱颖而出,被选为太子。结果上台之后,喜爱享乐,耽于国事,加之内阁群臣碌碌无为,让大汉失去了不少土地。

本来以大汉的科技和国力,些许叛乱应该形成不了多大威胁。

可架不住叛乱者就是汉人。

很多海外汉人纷纷想建国独立,觉得天高皇帝远,于美洲、澳洲、非洲等地建立起根据地,用枪炮对付汉军。

一时间乱象频现。

好在汉朝皇帝向来都是昏而不庸,第九任汉皇在发现天下乱象之时,连忙选贤任能,想要力挽狂澜。

正在危急之间,沈家后人携《通论》《阶级论》二书进献。

汉皇大喜,连忙重用沈氏后人。

沈氏后人上位之后,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再为大汉续命一百多年,一直到七世纪,也就是公元600多年的时候,大汉才因为一些原因而进入君主立宪时代。

但也因为沈晨留下的书籍,高瞻远瞩,很多人都说他是天降圣人,为大汉奠定数百年基业。

所以每一次沈家后人出山相救,沈晨的地位就抬高一截。

在公元4世纪,刘玺当政的时候,兴建文庙和武庙,沈晨和诸葛亮都是同时进文庙和武庙的人,沈晨在文武庙都为亚圣。

等到公元6世纪的时候,沈晨在文庙的地位,就已经取代了孔子,因为那个时候已经不再独尊儒术。在武庙的地位也取代了姜子牙,成为了文武至圣。

地方上有些会把沈晨放在至圣位置上,有些则会把孔子、沈晨、姜子牙三人同时祭祀。大汉国家也是如此,因此当时出现一个奇特景象。

那就是国家祭祀文庙和武庙的时候,文庙的上面不再是孔子一个人,而是孔子沈子并列。武庙也不是姜子牙一人,同样并列。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