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ot;不过有一点我能确定,光靠种地是富不起来的。"
下午,郑昊骑着村里唯一的一辆自行车出发了。这车还是大队部的公车,郑大山特意批给儿子用的。
一路颠簸,郑昊边骑边想。王家庄是个典型的穷村子。全村二百多户人家,却连几台像样的农机都没有。
拖拉机还是三年前公社统一配发的,质量本就一般,用了这么久出问题也很正常。
到了王家庄,老支书早就在村口等着了。
"昊子来了!快,拖拉机就在大队部院子里。"
郑昊跟着老支书来到一个简陋的院子,看到了那台有问题的拖拉机,红色的车身已经有些褪色,但对于王家庄这样的穷村子来说,绝对算是宝贝疙瘩。
围观的村民不少,大多是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年轻力壮的都下地干活去了。
郑昊蹲下身仔细检查,很快就发现了问题所在。拖拉机的变速箱出了毛病,齿轮咬合不紧,导致动力传输不稳。这种故障看似复杂,但对他来说并不算难事。
"老支书,这个问题我能解决。
"需要什么工具吗?"老支书有些担心,"咱村里工具不全。"
郑昊仔细想了想:"基本的扳手螺丝刀应该够用,我有套自己的工具忘记带来了。这样,我明天既然检查出问题了,明天过来的时候我就能修好。"
"那敢情好!"老支书大喜,"要是能修好,我们庄子的人都记你的好。"
围观的村民们也纷纷点头,脸上都带着希冀的神色。
其实,面对这种小问题,郑昊即便用简单的工具,无非也就是十分钟搞定,但为了不过于暴露自己的实力,郑昊决定往后推迟一天,这样不至于像上次过于轰动。
而且也可以避免人们觉得修理简单,收费却这么高的嫉妒。
在回程的路上,郑昊心情有些沉重。王家庄的贫穷程度超出了他的想象。全村就这么一台拖拉机,平时大部分农活还得靠人力畜力。村民们面黄肌瘦,衣服补丁摞补丁,孩子们更是一个个瘦得像豆芽菜。
这就是这个时代农村的真实写照。
回到家,天色已经黄昏。郑昊把白天的经历跟父母详细说了一遍。
"王家庄那个样子我也听说过。"郑大山叹了口气,"没办法,穷地方就是这样。"
"爹,我觉得咱不能光想着自己家。"郑昊认真道,"我有个技术,能帮着乡亲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长远来看,大家都过得好了,咱家才能真正安稳。"
李秀花在一旁听着,忍不住插嘴:"昊子说得对,现在有能力了,就该帮帮别人。"
这个年代的村民之间,信奉着互帮互助的原则。
"那你打算怎么办?"郑大山问。
"先把眼前的活儿干好,把名声打出去。"郑昊目光坚定,"然后再一步步来,总会想到更好的办法。"
夜深了,郑昊躺在炕上却没有睡意。窗外虫鸣阵阵,偶尔传来村民晚归的脚步声。他想起了前世的经历,想起了开放后农村的巨大变化。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再过几年,这片土地就会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现在自己要做的,就是在保证自己不触及某些限制的情况下,尽量改善家人和村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