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在职场综艺一键封神 > 在职场综艺一键封神最新目录

第132节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身卫装,正不动声色地扫视着人群,这位此刻出现在这里,不知道是个人意愿还是程序设定,这些npc智商有多高值得考究。他们此刻身处繁华的闹市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一位穿着粗布衣裳的大娘递给摊主几枚铜钱,提着一尾活蹦乱跳的鲤鱼牵着孙儿离去。王总伸长脖子四处瞅了一圈,好像各处都要付钱,不知道那些铜币银两上哪去搞,正踌躇间,恰与一个卦摊主对上眼神。

守摊老人须发皆白,看着有几分仙风道骨的韵味,见到几人望来,微微一笑:

“几位施主看着面生。”

严总道:“我们今日刚进城。”

“如此,相逢即是缘,老衲送几位施主一卦可好?”

王总大喜:“那感情好。”他正愁拿不出钱没法跟npc交互。

“那么,算前世,还是算今生?”

“今生。”王总笑眯眯道,“劳大师算算我们从何处来,往何处去。”

老人轻捻佛珠,望之慈眉善目,他用看尽岁月的眼望了他们片刻,温声道:

“从天外来,往繁华去。”

好家伙。

几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吃惊。这可不是一般的ai,短短一周之内做到这种程度,真是惊为天人。

王总试探地问:“不知大师如何称呼?”

眼前人温和一笑:“贫僧法号玄宁。”

他宣了声佛号,眉目慈悲:“天外之人,亦是尘客,今夜不设宵禁,施主若要找繁华,不妨再往远处走走。”

晚风徐徐而来,吹起街边檐下灯笼中的烛火,这里商铺林立,摊贩云集,街道上人如潮水,几乎半个城都出来逛集市,把整条街都笼在喧哗声中。几人道谢离开,导演犹在琢磨:“什么意思,这还不够繁华?他是虚指还是实指,难道此行真有个目的地?”

严总若有所思:“等会儿找个路人问问说不定可以,既然她给这里的npc写出了这么高智能的对话程序。”

“好呀好呀,”王总兴致勃勃,“那接着走呗,我看这地方还挺大。”

他们穿行在兴盛的坊市间,逛了好多家古玩店布料行珠宝铺,走出一家乐器行的时候,导演不慎碰了一下门边的古琴,“铮”的一声清响,倒把他自己吓了一跳。

“咦?”他惊奇不已,“竟然能弹。”

“虚拟触感反馈技术。”严总道,“第三周她用在过光屏键盘。”

路边酒楼人声鼎沸,堂中千百盏灯烛辉煌耀眼,珍馐美馔,玉液琼浆。桌间一片笙歌景象,有人扬声吟了一首临江仙,便立刻传来满江红的高声唱和,王总目光完全被吸引:“这是什么?真好热闹。”

“酒酣胸胆尚开张啊。”导演感叹,“好像都是文人学子,聚在一起诗词歌赋。”

隔壁的茶馆又是另一番光景,大堂桌椅早已坐满,厅门附近的空地上人头攒动,他们只能从外围踮着脚往里张望,从人缝里看到前面台子上坐着个白衫长须的说书人,手中折扇唰的一抖,正说到紧要关头:“——只听一声令下,山呼海应,孔明点起八位将领,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各一队领命而去,便见旌旗蔽日,喊杀震天,那真是,飞沙走石重云落,万马千军摧不得!”

“好!!!”人群中爆发出轰然喝彩,八角楼外王总和导演眼睛也闪闪亮,待说书人讲到中军令旗连展,八方阵势立变,如风迅动,变幻无穷,两人跟那些茶客一样都已听入了神,严总又等了一会儿,到底伸手在他们面前挥了挥:“回神了,还走不走?诗怡只给我们半小时,估计时间快到了。”

“走走走。”王总意犹未尽地咂咂嘴,顺手拦了个过路人,“请问一下,城中哪里最繁华?”

被唤住的是个提着竹篮的妇人,闻言有些莫名:“今日上元节,城中到处都很热闹。几位客官想往何处去?”

严总道:“我们新进京,劳夫人介绍几处?”

“那可就多了。”妇人掰着指头给他们数,“寿康坊的舞龙是京城一景,长乐坊的夜市最为出名,听说梁园今年请了金陵过来的戏班子,情人树下每年都聚满了共挂同心锁的有情人,戌时太子殿下登观月楼与全城共赏烟火,一直到子夜都有男女老少在永定桥下放花灯。”

“放花灯?”几人对视一眼,都想起了刚进城时的玥玥小姑娘,“早些用完饭去放花灯”那一句言犹在耳,这个地点似乎透着特殊的气息,严总问:“永定桥在何处?”

“朱雀大街尽头。”妇人给他们指了个方位,又笑道,“街上到处是灯谜,客官可以猜猜看。听说谜面皆出自翰林院众位大人之手,去岁上元陛下许皇子公主出宫游玩,几位殿下都相约过来猜谜比试呢。”

“嚯!”王总眼睛又开始闪闪亮,几人快步行至朱雀大街,果见一片热闹的海洋,这里与刚才经过的坊市相似,满街人潮熙熙攘攘,各式摊位满目琳琅,卖糖人的卖馄饨的卖杏仁茶的,但最多的还是卖花灯,无数彩灯千姿百态,直蔓延到长街尽头。几步开外是官府搭起的灯棚,清一色红底金穗的灯笼连绵成海,专供百姓灯谜取乐,每一个灯笼下面都系着纸条,其上用方正小楷写着各式各样的谜面,此刻有不少人正聚在那里仰头猜谜。

几人挤进人堆,凑近了一个看。

只见洒金笺上写道:

[有纸写不成,有药不治病。有火难烧饭,有光夜才明。]

导演呆滞:“啊?这什么?”他一时迷茫,再看旁边的灯笼系着的笺纸,同样也是四句:

[画时圆,写时方,有它暖,没它凉。]

王总捂脸:“这……这又是什么?”

三人都挠头,一时没有头绪,旁边其他百姓倒是进展得如火如荼,[水映横山落残红],一个摇着羽扇的秀才立刻猜出是“绿”字,[孤峦叠嶂层云散],一位锦衣明眸的小姐张口就道是“崛”字,千百年前古代人民就是这样传承发扬着华国独有的民俗文化,一直到了灿烂辉煌的今天。几人听着听着,也似乎若有所悟。

严总沉吟:“‘有它暖,没它凉’,这是一个用来取暖的东西……”

王总顺着开始发散思维:“火炉,热水,暖气……不对,古代没暖气。”

“那还有什么能够用来取暖呢?”导演喃喃,“炭,毯子,太阳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