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狂也就罢了,何需往自己脸上贴金,敢情宋辽和平,全多亏了你呗?
「你不过是一个教头罢了,未免太看的起自己了!」
「没有你,我们宋辽之间不也没打仗吗?」
一时间众人纷纷讥讽萧远山口出狂言。
萧远山心下冷笑:「这群南朝汉人各个不识好歹,都该死!」
忽听远处传来一声「阿弥陀佛」。
这声佛号充满慈和,声音却是宏健有力,直将千余人的吵杂之声,压了下去。这声音继而说道:「萧居士这话,却没有半分差错!」
萧远山转眼望去,只见一名僧人高高站在一块山丘之上,他目力惊人,看的明白,这人身形高大,正是少林寺的玄慈大师。
玄难等僧又惊又喜,叫道:「师兄!」
顾朝辞眼见玄慈一到,心下暗暗寻思,不知他此来,对自己是福是祸,当下暗暗留心,静观其变。
萧远山见了玄慈,压下心中怒气,澹澹地说道:「当年雁门关匆匆一会,想不到又在此相逢,也算有缘。
不过听说大师,已在少林寺取妻生子,怎地不在寺中尽享天伦,却来这里吹风受寒?」
玄慈听了这等嘲讽之言,勐可想起,三十年前,自己率众在雁门关围攻他时的情景,又与叶二娘定情之事,而今人移事改,恍若幻梦,不禁嗟叹一声。
顾朝辞心下更是暗暗佩服萧远山的胆气,继而心头一动,不禁双眉微蹙,大为忧心。
他想到自己若被少林群僧围攻,势所难敌,除了跑路,再无办法,那么萧远山也是一样!
换言之,自己若是萧远山。面临如此不利局面,当如何破?
好像就一个法子!
倘若真被自己猜中,那可就危险了,想着四下观察地形。
玄难听萧远山如此侮辱少林寺,他也一身少林神功,但可没玄慈那么高的涵养,当即怒道:「好一个大胆狂徒!你说话检点一二!」
萧远山瞥了他一眼,冷笑道:「凭你达摩院首座这点微末手段,只怕还为难不了老夫!况且做都做得,还怕人说?」
「师弟,稍安勿躁!」
他两人说话时,玄慈早已飞身走下山丘,到了少林僧众之间。….
萧远山朗声道:「玄慈老儿,你也无需为老夫证明什么,今日狭路相逢,那是再好不过,也省得老夫千里奔波,上你的狗窝去揪你出来!」
玄慈听了这话不急不躁,一派高僧风范,合十说道:「众位英豪对萧居士有所误解,老衲虽是一介罪人,却也有必要将一切做个交代!」
萧远山冷哼一声:「你这秃驴善于花言巧语,玩弄人心,我倒要看看,你能说出什么来!」
玄慈微一颔首,环顾四方,说道:「自我大宋建立之初,就是辽强宋弱,我等不得不认。
当年宋军自陈家谷大败之后,契丹兵此后连年南攻,胜多败少。
到真宗皇帝景德元年,契丹皇帝与母亲萧太后亲率大军,攻抵澶州城下。真宗皇帝亲至澶州,与契丹订盟,称为‘澶渊之盟,,约为兄弟之国,从此罢兵休战。
至今八十余年,两国间并无大战,辽国只去攻打高丽,大宋则只对西夏用兵,众位英豪知道是什么缘故?」
人丛中有人说道:「想是两国君主都愿遵守盟约。听说‘澶渊之盟,约定,我朝每年送契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如果打仗,契丹就收不到银绢了。」
玄慈微微一笑,说道:「契丹少产布匹,粮食不足,须仰给于大宋,契丹看在银钱分上,不来攻宋,当然也是个重要原因。另有一个原因,却是由于萧居士做了大大的好事。」
众人不禁一声惊呼,很是不可置信。
玄慈接着道:「萧居士当年虽然只是亲军总教头,职位不高,但负责保卫皇帝与太后。
当年契丹的皇帝、太后都喜爱武功,他又是契丹第一高手,纵然我中原武林,当年能与其一较高低的,也是世所罕有,故而对他很是赏识。
每逢宋辽有甚争议,他总向皇帝与太后进言,劝其不要动武用兵。
萧居士职位虽低,但国家大权操在太后和皇帝手里,太后和皇帝说不打仗,就不打了。
宋辽不动兵戈,两**民不知存活了多少性命,既不损折兵员,又不多耗军费粮食,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那是天大的功德!」
顾朝辞听到这里,不禁叹息一声道:「当年的萧远山,的确值得人敬佩!」
他声音虽低,但周围都是武学深湛之士,都听了个清楚,不禁暗自点头。
玄慈面露苦色,缓缓地道:「当年我误中慕容博女干计,只道萧居士率领契丹武士,是前赴少林劫夺经书,故而先杀了他打前站的随从武士。
待得与萧居士一场恶战过后,读了他留在雁门关石壁上的遗文,方知事出误会,老衲和汪帮主、智光大师这才得知,我们劫杀的竟然是一位活菩萨!
要知道萧居士劝谏辽主与宋朝和好,初时宋朝并不知晓,后来消息慢慢南传,朝中大臣和武林首脑才知他的作为,万万想不到,契丹人中竟有这样的好人。….
有人就想给萧居士送礼,他却遣人一一退回,只说:‘我的恩师是南朝汉人,萧远山力阻对大宋用兵,乃为了报答恩师的深恩厚德。,,这些事我与汪帮主都是听过的。
我查明真相,自是恼怒之极,想要追究消息来源之处慕容博,几次派人前赴燕子坞,他却已逃了个不知去向,从此无影无踪。
智光大师与汪帮主猜测他,存心戏弄于我,以为他不忿我的武功、声名在他之上,要我千里奔波,好取笑我一番,再大大败坏我的名声。
又怎料慕容博狼子野心,图谋挑起宋辽之争,好借机复国!
直到前些年,传出他已然亡故的消息,我以为他是与我一般,生了愧疚之心,致使他英年早逝,郁郁而终。怎料他却是假死避祸!」
萧远山冷冷道
:「慕容一家固然该死,你更是一个大蠢货。我如前赴少林寺夺经,又怎会携带不会丝毫武功的夫人、怀抱一个甫满周岁的婴儿?
你们还不是对我们契丹人有偏见,认为我们心似虎狼,哪怕错杀,也没人当回事!」
本章 共4页 / 第3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