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大明王朝1566:全2册 > 大明王朝1566:全2册最新目录

第十三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得靠人家去做好。现在朕的儿子退回了十万匹丝绸,先把账还了。可今年卖给西洋商人的五十万匹丝绸有没有着落?总不成胡宗宪在前方打仗向朕要军饷,朕还要看人家眼色行事吧?”

吕芳立刻大声答道:“这是奴才失职,奴才先行请罪。”

嘉靖:“请罪就能请出钱来?”

吕芳:“奴才请罪是想告诉内阁,织造局是我大明的织造局,任何人打着朝廷的招牌经商营私,都是以商乱政,都与织造局无关。内阁应该查明此人即刻拿办。今年死也要死出五十万匹丝绸卖给西洋,筹集军饷及时供给前方。要是误了胡宗宪在浙闽和倭寇的战事,司礼监和内阁共同领罪。”

“朕说了朝局你们去议。”嘉靖站了起来,“朕只给你们打一个招呼,各人管好各人的儿子。比方这一次去淳安任知县的那个海瑞,父母官就当得不错,虽然给朕落下了一屁股债,却能把他那个县的子民都安抚好了,朕还真不好说他什么不是。因为这个人是朕的儿子举荐的,这个债就只好让朕父子来还。各人的算盘各人打,各人的债各人去还!”说完,撂下跪着一地的人,独自向里面精舍走去。

“臣等恭祝圣安!”一片惶恐声中嘉靖的身影消失在帷幔之中。

加上裕王,一共是十个人,这时都慢慢站起来了。

吕芳的目光直望向严嵩。

严嵩:“立刻以六百里加急发廷寄给浙江,抄那个沈一石的家,筹粮募军供应胡宗宪!”

严世蕃:“我立刻拟票!”

廷寄是下晌到的,会议必须连夜举行了。由于发生了战事,杭州早已戒严,这时辕门外更是站满了兵,到处是火把,戒备森严。

辕门外街道又传来了马蹄声,还是那个队官带着几个兵迎了上去,发现是从淳安、建德赶来的高翰文,便立刻候在一旁,等高翰文勒住了马,这队官立刻上去带了马缰:“高府台终于到了。里边急得不行,都等您呢。”

高翰文翻身下马,刚跨进衙门,又一个人等在那里迎上来了,便是那个门房书办。

高翰文没有停步继续向衙内走去,那书办便疾步跟在他身后,一边低声说道:“高府台,有一样东西,郑大人、何大人叫小的还给大人。”

高翰文停住了脚步。

那书办四处望了望,只有站在各自位置的士兵,便从衣袖中掏出一张纸塞了过去。高翰文望了他一眼,接过了那张纸刚打开便看见了那两行字:“我与芸娘之事与旁人无关。高翰文。”

高翰文的脸色立刻显出了冷峻当然也带着几分不屑,将那张纸往地上一扔,继续走去。

那书办慌忙拾起那张纸又追了上去:“要么小的替大人撕了?”一边说一边侧身走在他的身前将那张纸撕了又撕,撕成碎片往空中一撒。

高翰文走进了大堂,发现等着自己的不仅是郑泌昌、何茂才和杨金水,还有四个戴着无翅黑纱宫帽、身着红色锦衣的锦衣卫。虽然是下属,可高翰文进来时,郑泌昌、杨金水、何茂才居然都站了起来,四个锦衣卫也跟着慢慢站了起来。

高翰文见状一怔,便站在那里。

郑泌昌连忙笑了一下:“高知府还不知道,这是宫里几个钦差,为了一个案子,因与眼下筹粮募兵有关,一起跟我们商量。”

高翰文镇定下来,向堂上一揖:“各位大人久等了。为前方筹粮募兵的事属下都已经安排下去了,十几个县包括淳安、建德都愿意尽力去办,眼下最要紧的是朝廷要拨款。”

“正是商量这件事情。高知府请坐。”郑泌昌异常地客气,将手一伸。

所有的人都又同时坐下了。

郑泌昌把目光望向了杨金水:“杨公公,这件事是您说还是我们说?”

杨金水一脸灰暗:“廷寄是寄给你们的,这个时候还要把事情推给我吗?”

“不是这个意思,不是这个意思。”郑泌昌连忙说了两遍,接着拿起了案上的廷寄,把目光转向了高翰文,“内阁的廷寄到了,两层意思,我给你说一下。”

高翰文神情立刻肃穆起来。

郑泌昌看着廷寄:“第一层意思,胡部堂和戚将军他们的军需粮草以及兵源补充着令浙江、南直隶、福建三省供应,以我们浙江为主。第二层意思,查浙江商人沈一石欺瞒织造局,营商肥私,以商乱政。着令即刻将其抄家拿办。所抄私财,悉数调拨军用!”

高翰文听后一震,先是直望着郑泌昌,接着把目光望向了杨金水。

郑泌昌倒是不回避他的目光,杨金水却将目光望向了案面。

高翰文:“属下不明白,诸位大人为什么要等我来商量这件事情。”

郑泌昌:“我们议了一下,这件事情只能由高知府来办。”

高翰文站了起来:“为什么要等我来办?”

郑泌昌:“坐下,先坐下。”

高翰文又坐了下来。

郑泌昌:“一是因为筹粮募兵现在都是你在办,抄了沈一石的私财高知府可以立刻调作军用,不至延误军情。二是高知府现兼浙江道御史,按朝廷律法,锦衣卫办案由各省御史直接参与。因此二条,这件事必须高知府去办。”

高翰文虽然心中明白郑泌昌、何茂才是又在将自己推到前面,但他们列举的这两条理由偏让你无法推卸,便只好沉默在那里。

“锦衣卫几个钦差还等着呢。”何茂才插言了,“高知府,不能再耽误了。”

高翰文没理他,望向了杨金水:“杨公公,沈一石可是有织造局的六品顶戴,不知内阁的这个廷寄司礼监知不知道?”

杨金水的目光依然望着案面:“他没有什么顶戴,也不是织造局的人。”

杨金水这句话说完,锦衣卫的四个人站了起来。

锦衣卫的那个头:“内阁的廷寄司礼监批了红,批了红就是诏命。高大人,走吧。”

是诏命就得跪接,高翰文只好慢慢离开座位,走到了堂中,站在那里,望着郑泌昌。

郑泌昌双手捧着廷寄也下了座,走到高翰文面前:“杭州知府兼浙江道御史高翰文接诏命!”

高翰文跪了下来,举着双手将廷寄接了过来。

上百架织机依然在织着丝绸,机杼声一如往日发出巨大的碰击声。一队

本章 共7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