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大明王朝1566:全2册 > 大明王朝1566:全2册最新目录

第二十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端地像一条鱼肚。

“还点着灯干什么!”一向慈蔼的老祖宗今天却莫名地生气了,“是不是打量着宫里有花不完的钱!”

开始都是一怔,当值太监的头立刻明白了,向众人低声喝道:“熄灯!把灯笼都熄了!”

一片吹灯声,一盏盏灯笼都被吹灭了。

天色将亮未亮,一片朦朦胧胧,吕芳站在那里又说了一句:“有你们讨饭的日子!”撂下这句径直向院内走去。

所有的太监都被钉在院子外边,只有当值太监的头连忙跟了过去:“老祖宗慢点,且不敢绊着了。”

吕芳不理他,提起了袍子的一角依然快步向前走去。

进得内院,四大秉笔太监都已站在值房门口候着,此处屋里屋外依然亮着通明的灯火。

跟着进来的那个当值太监的头慌忙向院内两个当值太监喝道:“把灯笼都灭了!”

四大秉笔太监一愣,两个内院当值太监也是一愣。

吕芳停住了脚步,今日两只眼端的瘆人,望向那当值太监:“谁叫灭灯了?”

轮到当值太监那头一愣了,慌慌的眼半抬着望向吕芳。

吕芳:“黑地里待着去!”这才向值房的门走了进去。

四大秉笔太监跟着他走了进去。

当值太监那头的火撒向了两个内院当值太监,低声喝道:“还不滚出去!”自己先走了出去。

两个当值太监慌忙跟出了院门。

浙江八百里急递送来的审案供词早已一张一张按顺序用镇纸玉石压着,摆在值房内的大案上。

灯笼光照着,吕芳的眼从上到下从左至右飞快地看了过去。

四大秉笔太监是早已看过的,这时都屏着呼吸等吕芳看完。

吕芳的目光慢慢抬起了,望向门外越来越亮的曙色,一只手慢慢伸过去摸案头边的那个茶碗。

黄锦及时端起了茶碗双手递了过去,吕芳抓过了碟子上的茶碗,竟突然狠狠地向大案前的砖地上砸去!

碎片迸溅,茶水四溅!

四个人都吓了一跳。

“浙江到底要干什么!严嵩和徐阶他们到底要干什么!”吕芳从来没有这般怒过。

“要咱们五个人的头嘛。”首席秉笔太监陈洪接言了,“杨金水已下令抓了,尚衣监、巾帽局,还有宫里好些人都在查办了,他们还要把事情往宫里扯,往皇上身上扯,大不了把宫里这十来万人都砍了头嘛。”

“前边在打仗,国库里又空着,真不明白他们这个时候为什么还要这样子斗。”另一个秉笔太监也十分气愤地说道,“严阁老、小阁老他们就算做得不像话,这个时候也还得靠他们的人在前边顶着。都拿郑泌昌、何茂才开刀了,还要追什么毁堤淹田,追什么井上十四郎,这样子赶尽杀绝,把胡宗宪也扯进来,浙江的仗还打不打了!”

“置气已经晚了。”这些人一闹,吕芳反倒很快冷静下来,“这样的供词万不能呈到主子那里去。你们说怎么办吧。”

表态是不要本钱的,出主意日后可要担干系,刚才还十分义愤的几个秉笔太监这时偏沉默了。

只有那黄锦实诚,望着吕芳:“干爹虑得是。这样的供词呈给主子万岁爷,那便是要逼着主子下决断兴起大狱,可这个时候主子哪能下这个决断。这样让主子作难,我们这些人真就都该死了。干爹,这个难得我们担起来。”

吕芳深深地望向黄锦,目光里三分感激七分透着忧伤:“他们这些家大业大的反不如你一个没家的人晓事啊!”他叹了这句,提高了声调:“可咱们也不能五个人全扯进去,主子将司礼监交给了我,这个难应该由我来担。你们听好了。”

四个秉笔太监都深深地望着他。

吕芳:“主子已经有二十一天没有修手脚了,锦儿,今天上晌你去替主子把指甲都修了,活做得越细越好,给我腾出两个时辰,别让主子叫我。”

黄锦:“儿子这就去。”

“不急。”吕芳慢慢拿起了大案上的两份供词,折好了塞进袖中,“海瑞和王用汲审的这两份供词我得给两个人先看看。等我回来,立刻发回浙江,明令赵贞吉重审。陈公公。”

“干爹。”陈洪连忙躬了下腰,“您老还是叫我儿子吧。”

吕芳审望了他一眼,稍顷:“也是。上阵父子兵,你是首席,平时我得尊着你一点,今天我就叫你洪儿吧。”

陈洪这时立刻接道:“儿子在。”

吕芳:“给赵贞吉的廷寄你立刻写,问他将这样的供词呈上来是呈何心!写完后等我回来再将海瑞和王用汲那两份供词一同八百里急递浙江,命赵贞吉叫海瑞、王用汲重审。”

“儿子明白。”陈洪答了一声,却又问道,“倘若干爹回来之前主子万岁爷问起这个事,儿子们如何回话?”

吕芳望了他一眼:“这几份供词也不能全瞒着主子。主子真要问起,便把赵贞吉、谭纶他们审的那两份供词呈上去。那个时候我的事也该办完了,问什么话,你们不好回答往我身上推就是。”

陈洪两眼望着地:“干爹放心,能拖儿子们一定拖到干爹回来。”

吕芳望向另外两个秉笔太监:“打招呼,这里的事有一个字透出去,立刻打死!”

那两个秉笔太监:“儿子明白!”

“快卯时了。”吕芳站了起来,“立刻叫酒醋面局找一坛嘉靖元年窖藏的花雕,搁到我轿子里,我要出宫。”

史称严嵩把持朝政二十余年,局外人却不知这份把持是起早摸黑换来的。一年三百六十五日,至少有三百日严嵩必须早起,在辰时初赶到西苑内阁值房,随时听候嘉靖传唤,朝局国事往往就在一君一臣一言一听中先意承旨了。多少奏疏,多少谏言斥责严嵩,据统计用得最多的是八个字:“阻断言路,否隔君臣!”指的便是这种现象。

因严嵩早朝,阖府早起便成了严府的规矩。夏日卯时,正是府院里养的几百只公鸡鸡鸣三遍的时刻。听着四处的鸡啼声,八十一的人一如往日,相雕蟒袍,由两个婢女搀着从客厅中走了出来,院子里那顶八抬大轿立刻倾在那里,轿帘从一旁撩开了。

严嵩被搀着慢慢走到了大轿边,此日当值的门房从院门外奔了进来,直奔严嵩,跪下一条腿:“

本章 共6页 / 第5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