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最新目录

第424章 朝堂微洗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

“尽量不要去想你有多大的权利,那会蒙蔽你的双眼;”

“多去想想你肩上扛着的重担,再由承担的责任出发,用权力来帮助你肩负起责任······”

回想起当年,老爹天子启尚在之时,在自己身边的尊尊教诲,刘胜面色变幻,终还是很快冷静了下来。

自然地调整好面容,带着一抹淡然的微笑,便将目光撒向殿内,这数百功侯贵戚、朝臣百官。

刘胜方才那番话,也不可谓不明白。

——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君新气象;

过去这几年,朕出于没有加冠亲政,以及政权交接时以稳为重等原因,多少有些不方便插手朝堂之上的事。

现在,朕加冠亲政了,政权交接也已经告一段落,一些早就该做,却因为种种原因耽误的事,现在就可以摆上台面了。

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刘胜也并没有太过着急,反而是十分耐心的等候起了朝臣百官的答案。

而在宣室殿内,听闻刘胜这明显颇有深意的一番话,凡是有资格站出身的百官公卿,则都无一例外的做出了一副皱眉沉思状。

刘胜的意思很清楚:朝中公卿,有必要挪一挪位置了。

但众所周知,当今天子胜,是先孝景皇帝手把手教出来的,历来都讲究一个谋而后动,同时又具备着和年纪、履历严重不符的稳重。

这就意味着朝堂这次职务调动,并不会是全面的,甚至都不大可能是大范围的。

很有可能,刘胜只是想要从公卿十一人(太尉闲置)当中,罢免一两个人、新任命一两个人,再让两三个位置互相调动。

而这,就让朝中公卿百官感到有些难办了······

“丞相桃侯刘舍,原本只是要过一把丞相的瘾;”

“怎奈魏其侯不争气,才让这刘舍在丞相之位坐了这么久。”

“偏偏陛下同桃侯,似还颇有些相得益彰?”

在御阶之下,百官公卿稍一思虑,便做出了‘丞相应该不会换人’的结论。

而在御阶之上,刘胜也好似生怕有人会错意般,颇有些刻意的看向刘舍所在的方向,而后面带微笑的点了点头。

“既然诸公都不愿先说,莫如便由丞相为百官先。”

这话一出,众人心中的猜测纷纷得到验证:刘舍这个丞相,恐怕要继续做下去了。

道理再简单不过:你在一个公司上班,公司正在裁员,如果你也在裁员名单,那负责裁员工作的必定不会是你。

不过想来也正常。

一者:刘舍这个丞相,确实做的很不错。

虽然比不上过往数十年,那些个必将垂名青史的妖孽前辈们,并且终究没躲过故安贞武侯申屠嘉曾经历的那句‘丞相真是一届比一届差了’,但和申屠嘉一样:矮子里面拔将军­拔­‍出‌​­来​‎‍的刘舍,已经满足了绝大多数人的预期。

甚至于从刘胜这个天子的角度来看,刘舍这种既不是原则,又不会太有原则到惹天子厌烦的丞相,几乎是有汉以来,最让刘汉天子用的舒服的一位了。

——毕竟在‘坚守原则’和‘媚君谄上’之间寻找到平衡,也同样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能力,或者说天赋······

“禀奏陛下。”

“即然陛下想要让臣做百官的表率,那臣,便斗胆直言。”

“——守少府臣贾贵,当为少府。”

“且按照过往的惯例,外戚出任九卿,往往要恩封为侯。”

“这件事,臣在心里憋了很久,始终不知道该不该说出来。”

“但陛下今天既然问起,若臣还憋在心里不说,恐怕就有负于先孝景皇帝、太宗孝文皇帝的恩德了······”

刘舍没变。

即便是确定自己不会被炒鱿鱼,刘舍,也依旧还是那个刘舍。

至于刘舍的提议,刘胜,也不出意外的甘之若饴······

“丞相所言有理。”

“太宗孝文皇帝之时,太宗皇帝恩封章武侯、南皮侯;”

“先孝景皇帝之时,也曾恩封忠武侯——也就是现在的守少府。”

“汉匈马邑一战,守少府忠武侯贾贵劳苦功高,便是雁门守车骑将军、飞狐都尉上将军,都对少府称赞有加。”

“由忠武侯正式履任少府,实在是题中应有之理。”

“只是恩封为侯一事······”

故作迟疑的沉吟片刻,便见刘胜强笑着摇摇头。

“忠武侯虽是关内侯的爵位,但也已经得到了先帝的恩封。”

“如今,从关内侯再进一步恩封为彻侯······”

“恐怕忠武侯的功勋,还不到这种程度吧?”

一听刘胜这话,许多从太宗皇帝朝留存到现在的老臣,都感受到了一种极为熟悉的氛围。

这种氛围,自太宗孝文皇帝年间延续至两年前,先孝景皇帝驾崩,当今天子胜未冠即位而中断;

而今天,这让人感到无比熟悉、无比亲切的氛围,再次回到了汉家的朝堂之上。

——刘汉天子的欲擒故纵······

“陛下如此苛待忠武侯,即便是臣等,可都有些看不下去了······”

田叔含笑一语,殿内便随之响起一阵和善的笑声,便是贾贵本人,都是腼腆的笑着抬起头,略带些期待的看向御榻之上。

感受到这种氛围转变,刘胜心下为祖父、父亲的政治智慧感到敬佩之余,便也就爽快的转变了态度。

——刘胜终归不是太宗孝文皇帝、先孝景皇帝;

或许某些方面,刘胜身上会有这文景二帝的影子,但刘胜绝对不会刻意的东施效颦。

“既然是这样,那就奏请太皇太后吧。”

“这件事,还是由太皇太后做主好一些······”

少府的调动敲定,百官公卿含笑而拜,朝议的氛围,也愈发轻松了起来。

而真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