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神医 > 神医最新目录

第七章 破窟左编 扫农扫麦的艰难求学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他们有一位好师父。

为什么这么说?这就要把记忆拉回到很久很久以前了。

十一年前,他们还是狐狸村的孩子。狐狸村之所以叫狐狸村,是因为这个地方以前总是闹狐狸,也许还出了几只狐魅,谁知道呢。久而久之,村里的人就把自己住的地方叫做狐狸村了。那时,他们八岁,父母都是很老实很老实的庄稼人,他们是邻居,每天一起去村头放牛,到山上拾柴,到河里摸鱼,还一起蹲在学堂外面羡慕那些有钱读书习字的同龄人。

如果他们就这么长大,或许他们也和父辈们一样,成为一名标准的庄稼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取一个媳妇,生个胖娃娃,等胖娃娃长大后就让他去放牛……

——如果。

一场突来的瘟疫席卷了整个狐狸村,很多人生病了,村里的大夫治不好,城里的大夫不愿意来治,结果,生病的村人被没生病的村人用牛车送走了。送到哪里去他们不知道,只是那些被送走的人再也没回来过。

他们的爹娘也是这样被送走的。然后,轮到他们。

他们记得自己被村人放到牛车上,朦朦胧胧来到一处僻静的地方,那些村人将他们拖下牛车,一句话不说便离开了。他们不知睡了多久,醒来时突然觉得有点精神,睁开眼又发现彼此躺在一起,不由好心情地说了几句话。说什么不记得,只知道当时都在笑,笑着笑着就没了力气,声音渐渐消失。

等到再度醒来的时候,他们看到了师父……那个时候还不是他们师父的师父。

师父好像正在搬什么,他们一动,似乎从很高的地方滚了下去,可能声音过大惊动了师父,师父一阵风冲过来,说了一句话——

“咦,尸体里居然还有活的!”

大概师父把他们当成尸体搬回来了。不过师父搬尸体干什么?

这个问题,他们在以后的成长中得到了答案。

那个时候的师父只是十五六岁的少年,头发却像六七十岁的老先生一样。他们清醒后,才知道这里是果鱼坞,坞里还有一个头发白过师父的老爷爷。他们听师父叫那老爷爷为“师父”。不过,为他们治病的是师父,而不是师父的师父。

师父把他们的病治好了。

在一个阳光灿烂得让人想流眼泪的午后,师父问他们要不要拜他为师,跟着他学医术。他们只觉得师父非常厉害,别的大夫治不了的病他都能治好,肯定医术盖世,神仙下凡。于是,他们点头、跪地叩头。

那天晚上,师父的师父——也就是师祖爷爷——拉着他们灌了五坛酒,喝醉后就在树上跳来跳去,直叫“老夫有生之年终于有徒孙啦,哈哈”。

天际一轮明月,师父看着师祖爷爷发酒疯,笑得比春风还要和煦。

从此,在果鱼坞,他们迈上了艰难的学医之路。

师父教他们的第一课不是习字,不是认草药,是拼人骨。

师父把他们带到一间干净的房间,指着一堆白色碎骨对他们说:“你们先把这些骨头拼成人形。骨头我都蒸洗过,很干净。放心。”说完,师父背手而去,衣裾飘飘,苍发摇摇,凌波微步,不似凡人。

他们在骨头里面刨了半天,直到发现最下面的骷髅头才真正意识到这是一副人骨,当即吓得抱成一团,两腿无力。

光是为了习惯这堆骨头,他们就花了五天时间。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让他们成功了,他们可以面不改色把骷髅头当球抛,将胸骨当盾牌,还拿着小腿骨当长剑互相拼杀。总之,推门进来的师父没看到一副完整的人形骨骼,却看到他们举着胸骨拿着腿骨你戳我我戳你。

“孺子可教。”师父夸他们。

接下来,师父教他们人体经胳、内脏功用、血脉运行,还搬来尸体实情实景说明……干咽口水,他们终于明白师父为什么喜欢收集尸体了。

对于在尸体上动刀动斧,师父说:“你们可以选择用‘肢解’或是‘切割’来称呼。”

呜……他们可不可以不选?

果鱼坞春花秋果,四季更替,他们的身体在时间的流逝中慢慢抽高,嗓音变粗,医术与日俱进。

有一天,师父决定教他们施针。

“一针鬼宫,人中穴,入三分,二针鬼信,少商穴,入三分。三针鬼垒,隐白穴,入二分。四针鬼心,大陵穴,入五分……”师父先在他们身上扎了五针,而后道:“施针时,你们要记住八个字——手如握虎,势若擒龙。”

示范完,师父让他们互扎。

他们按师父所说的精髓练习,“手如握虎,势若擒龙”,扎得四条胳膊上全是小洞洞。练习到最后,两人的手已经僵硬得伸不直了,远远看去还真有那么一点“手如握虎,势若擒龙”的神髓。

师祖爷爷从窗边经过,探头进来看了一会儿,皱眉说:“这么早就教你们《鬼门十三针》?不到火候。小老头太急了点吧。”

“师祖爷爷……”他们扭着身子问好。

到底师祖爷爷心疼他们,分别在他们的胳膊上捏了几下,摸头道:“别扎了别扎了,夜深了,早点睡觉。”

第二天起床,他们睁开眼,从床上坐起来,对看一眼,同时大叫:“啊——”

在他们眼中,对方的头顶上扎满了针,看上去泛青光、圆滑滑,就像头发一夜之间掉光光。莫非……他们成了秃子?

“怎么了?”大概听到他们的惨叫,俊如谪仙的师父推门进来,眉心微蹙。见他们两手在头顶上方转来转去就是不敢摸,抿嘴摇头,“是银针。你们自己取下来吧。”

原来,他们看到泛青光的头皮是师父扎满的银针。

原来,师父拿他们试针。

秋高气爽,黄菊初绽的一天,师父带他们去采草药。

背着竹篓从山上下来,他们遇到一名哭哭啼啼正欲上吊的书生。师父“噫“了声,惊喜地跑过去问书生有什么事想不开——师父脸上的表情真的很惊喜。

那书生说:“小生十年寒窗,凿墙借光,照雪苦读,没想到一朝落第,生又何用,生又何用啊……”说着说着,头已经伸进绳圈里。

要他们以为,师父可不是古道热肠的人。

果然,师父把书生扯下石头,教他一个自杀的方法,“这位公子,你吊死在这颗树上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