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疼痛 > 疼痛最新目录

第二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子翔显得饶有兴致。

“题目是《书香人家》,写的是小时候在爷爷身边的一些生活片断。”苏文娟答得很随意,因为从小到大,这样的奖项她已经获得过不少了。

“小小年纪,真不简单!”子翔扬了扬眉毛,挺真诚地说。

“看来,你也喜欢文学?”文娟张大了眼睛,特别认真地问,目光里闪过一丝生动的光彩。

“挺喜欢的,只是不像你那样会写。”子翔有点腼腆地笑了笑。

说话的当儿,他伸手从旅行袋里拿出了一个大大的本子,暗红色的绸缎封面,看起来倒也精致。然后,专心地翻看起来。而苏文娟呢,只是专注地看着窗外。窗外有什么呢?有金黄的稻谷,葱郁的松林,不知名的小溪,迷迷离离的山峦,轻快的飞鸟,纵横交错的电线杆……

看了一会儿,程子翔像是怕冷落了小姑娘似的,抬起头,主动搭讪:“外面很好看,是吧?”

“是呀,以前没注意这些。”文娟一只手托着下巴,一只手平放在桌面上,眼中溢满了梦似的光辉。无疑,沉思中的她是吸引人的。

“对了,你为什么要去那么远的地方工作?我想,天水一定很远。”苏文娟突然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兴趣。

子翔想了想,很坦诚地回答道:“学校要选派五名应届毕业生去大西北支援那里的工作,我就报名了。我想,我不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总希望生命中会有一些奇迹出现。我觉得,一个男人他的事业应该在远方。”说话的时候,他的眼睛朝向了窗外那广袤而深邃的天空,目光中有种遗世独立的超然和沉静执着的坚定。

文娟的心弦似乎被轻轻拨动了,她进而又天真地问:“都说黄河之水天上来,不会是天水名字的由来吧?”

“应该没有太大的关联吧!”子翔笑了,话虽这么说,但他却被小姑娘的诗情画意深深感染了,不由地又抬头看了看她。

他们就这样随意地聊着,漫无边际。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不知不觉中火车已开出近六个小时。时间也渐渐冲淡了他们之间的陌生和拘束,他们甚至可以开一些小小的玩笑了。文娟也意外地发现,其实他们两人有很多共同的爱好。比如,都爱读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圣?;埃克絮佩利的《星王子》、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沈从文的《边城》和勃朗宁夫人的十四行诗,爱看电影《希茜公主》、《魂断蓝桥》和《早春二月》,还都爱集邮和旅游。

文娟偏着脑袋,带着几分崇拜的神情问:“那么,你觉得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相比,哪一个更有吸引力呢?”

子翔深思了半晌,字斟句酌地说:“其实,很难比较两者的优劣。东方的智慧、明哲、超脱,要是能与西方的活力、热情、大无畏的精神融合起来,人类可能会看到另一种新文化的出现。西方人那种孜孜以求、不问成败的精神有时真的是很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借鉴的。我不知道这样说对不对,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而已。”说话的时候,他微微蹙着眉,一副淡定从容的哲人意味,那专注的表情让文娟不由地怦然心动。

又是一个狭长的隧道,文娟低下头,一面用手捂着耳朵,阻挡隧道里强大的空气压力,一面大声地问:“子翔哥哥,到哪儿了?”

“过了这个隧道,前面就是德州站了。那是一个大站,我们可以下去走走了。”子翔笑着提议。

“好哇。”文娟拍手表示赞同,这一路风尘,真的感觉有些累了。

列车到站了,他们俩尾随着人群下了车。小站上人声嘈杂,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走到一个卖小吃的推车前面,子翔眼前一亮,象淘到真金似的高兴地叫起来:“这应该就是德州的扒鸡了。听说味道不错,连铁拐李都翻江过海来品尝过呢!怎么样,来一只?”

文娟开心地笑了:“这不会又是书上说的吧。”这一路上,每到一个小站,子翔都会给她粗略介绍这个地方的地理方位、风土人情等等,这不得不让人折服他知识的广博和超强的记忆力。当然,其中也不乏有一些幽默调侃的“子翔”版的个人杜撰了。但是,即使是自己编的,文娟也是觉得蛮有意思的。

他们就这样站在那儿,旁若无人地美滋滋地分享着香喷喷的大块鸡块,张扬着青春的无羁与活力。两个人吃得是满嘴流油,活像两只大馋猫。末了,他们又拎了一袋热气腾腾的粽子上车,算是午餐了。

列车继续向前疾驰。坐久了,苏文娟感觉有些百无聊赖。一眼瞥见子翔身边的那个本子,于是壮着胆子问:“子翔哥哥,能把你的本子借我看看吗?”

子翔爽快地递过了红本本。原来是毕业留言册!

打开册子,扉页上是子翔亲手写的感言。字迹挺拔,文采飞扬,读后挺让人感动的,也令人不敢相信他是毕业于物理系的。再看后面一页,是一帧放大的少女的黑白相片。相片中的女孩长发飘飘,低眉浅笑,笑容非常的迷人。

“是你的女朋友?挺漂亮的。”文娟不禁赞叹道。

子翔微微一笑,算是默认了。

再往后看,是各式各样的留言,满满地填满了一个本子。这些或是感伤,或是欢快,或是诙谐的留言很容易就会勾起人对过往的菁菁校园生活的怀念与冥想。

当苏文娟抬起头时,发现子翔也在看她。“很向往大学校园生活吧?”

“嗯。”文娟颖悟地点了点头。

窗外,黄昏的景致是迷人的,灼热的太阳已下山了,晚霞使整个天空红成一片,透射到车厢里来,也映得人的脸和衣服成了粉红色。

但不久,列车就把落日远远地抛在了身后。天渐渐暗了下来。夜越来越深。热闹了一天的车厢好像一下子平静了下来。九点半车厢里开始熄灯。苏文娟极不情愿地爬上了“床”。起先,她还有意无意地找一些话题和子翔聊,后来发现对方半天没有反应,仔细一看,原来是他睡着了。可能是太累了吧。

但是,苏文娟是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车窗外,不时会望见几株瘦瘦长长的榆树或杨树什么的,象黑色剪影般耸立着,背后衬着黑漆漆的夜空。火车喷出的烟气在山谷中久久不散,空气潮湿而闷热。远处,忽明忽暗的灯光,远一点的象飘忽的渔火,近一点的似闪烁不定的指示灯。“哐铛、哐铛”的声音应该是列车与铁轨亲密接触发出的摩擦声了。火车象一

本章 共4页 / 第3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