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重生之平淡是福 > 重生之平淡是福最新目录

第九十一章 赶考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大柱,你和二柱是不是得早一些去渝州城啊?”李梅建议道。

“可是现在就去渝州,会不会太早了啊?”大柱疑惑道。

“我觉得不早啦,先不说你们对渝州城不熟悉,早些去还能够多熟悉熟悉环境什么的,还有,就是半路上要是遇到什么事情,早些去也不会耽误了乡试不是?”

“可是,即便早去,我们也不用去那么早啊,村里的作坊刚开始运作,再加上学院的事情,家里一定很忙,我和大哥在家多呆些时日,可以搭把手。”二柱反对道。

“即便你们在家,也不能让你们做事啊,还不如早点去渝州安心温书呢,现在去的话也不算早啦。等你们到了渝州城之后,还要花费时间适应;要是去迟了的话,到时候赶考的人很多,住的地方也会不好找,再有个水土不服什么的,那还要不要进考场啊?”李梅劝道。

“是啊,大哥二哥,村里作坊里的琐事虽然很多,可都是村民们在忙活,作坊给他们盖了,如何运作也告诫了他们,就是做工手艺也教给了他们,咱们家现在只是负责销路,其实没多少事情要忙的。”石头双手捧着下巴,乐呵呵地说道。

大柱听得也点了点头,姐姐的话也有道理,他们努力了这么久,就是为了要在乡试中取得好的名次,要是因为意外情况或者水土不服什么的而错过了乡试,那还不得悔恨死!

“我真搞不明白,作坊是咱家盖的,做粉条和香肠的手艺也是姐姐想出来的,干嘛要教会村民啊,咱们自己开作坊也行啊?”二柱一想到刚推出就很能卖钱的粉条,尤其是香肠,可姐姐二话不说就把做法教给了村民,脑袋就有些想不明白。

“二柱,咱们自家开作坊也不是不可以,请村民到作坊做工,咱们赚大钱,村民们也能跟着领到工钱。可是事情一多,疏忽的地方也会越多,粉条和香肠的做法都很简单,要不了多长时间,村民们很快就能学会。到时候,大家伙纷纷效仿,在各自家里做粉条和香肠。这样的话,咱们即便把作坊开起来,也赚不到多少钱。”

“再说,我给村里建作坊,不是想着赚钱,我想得到的是他们的尊敬和爱戴。咱们带领他们发家致富,他们就会出自内心的拥护我们。以后,即便咱们家出了事或者后代子孙不争气,村里的人多多少少会看在咱们的贤明上和今日对他们的恩情上,施以援手和照顾。大柱,你们记住啦,金钱只是一时的财富,可是名声却有着长久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嗯,姐姐,我们明白啦。”

“好了,现在说的是你们赶考的事情,怎么扯到作坊上去啦。”李梅笑道。

“姐姐说的对,我们是得早做准备,免得中途有什么意外状况发生。而且去了渝州城之后,咱们还得去找住的地方和熟悉考撤境什么的,早些去也能早作准备。”大柱说道。

“好吧,那我们就早些过去吧!不过,大哥,咱们是不是得告诉赵启明和刘博文他们啊?在学院里,咱们平日里和他们也比较熟识,一起上路的话,也有个照应!”二柱问道。

赵启明和刘博文,还有另外几位学子,都是大柱二柱在镇上的育才学院里处的不错的同窗。在李梅刚开办安然学院的时候,大柱二柱就想转到自家学院上课,被李梅制止啦。

育才学院毕竟开办很多年了,里面的夫子对像大柱二柱这样马上要进行乡试的学子的最后指导会比自己这个门外汉指导他们帮助要大得多。

不过,李梅私下里还是请了曹老学士平日里对大柱二柱关于乡试会遇到的问题多加指点。

本来曹老学士就对李家两个小子另眼相看,听了李梅的请求后,毫不吝啬地把他自己当年在会试中的一些经验之谈告诉了大柱二柱两人。

每次大柱都听得连连点头,有时还和曹老学士探讨了起来。曹老学士听着大柱每次的发问都能够问到点子上,心里很是满意,觉得大柱绝对是个可造之材,以后在科举上应该会走的比较远。李家大小子学识功底稳扎,还能够听得进别人的建议或指责,学识和人品上都是没有话说的。这样的人以后要是为政一方的话,那个地方的百姓就有福喽。

而李家二小子的回答令他也是很满意的,不拘泥于书本上讲解的东西,想法很是灵活多变,是个性情豁达开朗之人,同时还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后的造化也不会小啦。

于是在他心里,更是确定了要好好指导李家两个小子的心思,让大柱和二柱俩那一段时期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那是当然,都是交好的同窗,咱们不说一声就单独去,是不好。明日去学院,咱们就去问问他们几个要不要和我们一起去。”

大柱二柱找到赵启明他们,把要早去渝州城的打算告诉了他们:“我和弟弟准备早去渝州城备考,很希望你们能跟我们一起过去,这样路上也能有个照应什么的。而且我们大家一起去的话,有学业上的问题,大家也能相互探讨一番。就是到了渝州城之后,咱们住在一起,到时候彼此也有个照应,你们说是不是?”

几人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下来,然后各自回家准备去啦。

决定了离开的日期,大柱他们一伙人除了抓紧时间温书之外,还要收拾好随身带的东西。其实就是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出来一部分带到渝州城去,除了衣裳银钱之外,还要有自己平日里用惯了的东西,经常要翻看的书本和用顺手了的笔墨纸砚等等。

这样一番收拾下来,大柱他们几人发现需要带着的东西还真不少。李梅直接吩咐下去,让李安和乔梁驾着学院标志的专用大马车去送他们赶考。

大柱他们踏上了去渝州城的路,此时的他心里既有着对自己这么长时间所学的信心,也有对自己能否考中举人的担忧,不过这些都化作了他温书的动力。而同坐在马车中的几人看到李良材(大柱的学名,以后很多地方会称大柱为李良材。)在马车上手不离书,专心用功的行为,也跟着努力起来。

距离大柱他们离开三日啦,李梅忍不住地想他们现在走到哪啦?一路上还算平安吗?吃得怎么样?会不会恋床啊等等问题。

“大小姐,那个渝州城是不是很远啊?听说比苏河城远很多呢,大柱他们第一次离家这么远,应该不会有什么事的吧?”夏雨担心道。

李梅收起神游的心思,看了看夏雨,安慰道:“没事的,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