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方方面面传来了一些消息,说下乡两年以上的知青可以招工回城了!几个人相拥而泣:祖国没有忘记我们,我们总算见到胜利的曙光!梁野舟说:听可靠消息,可能从10月份就要进行第一批招工了。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全部走。我建议把顺序排好,蒋效儒身体不好,朱诚实家庭困难,我建议把你们两人先走,我和柳玉笛往后排。柳玉笛,你认为怎么样?
柳玉笛说:是应该这样,他们两人都有特殊情况嘛。
朱诚实说:照理说,应该是梁野舟先走,因为你是组长,表现最好。如果论个人情况的话,我建议蒋效儒先走,因为他的身体不适合在农村干下去。
梁野舟说:那就蒋效儒排第一、朱诚实第二、柳玉笛第三、我排最后,好不好?我们都不要客气,也不要搞内讧。论表现,大家都是好样的。
柳玉笛对梁野舟说:你不走我是不会走的。梁野舟说:那好,我们争取一道走,如果走不了,我们就在这里扎根,表演“老两口学毛选”怎么样?哈!
大家哄笑起来,柳玉笛啐了一口:谁和你表演?美得你!
蒋效儒感激地说:谢谢大家的好意,你们对我情深义重,我真不知如何报答。
柳玉笛说:我们都是亲兄妹,应当的。大家都点点头。
招工名额很快就下来了。一个大队六个名额,并没有把名额分到生产队。只通知柳玉笛去填表、体检、办手续。朱诚实和蒋效儒一听,互相看了一眼,真诚地祝福柳玉笛。
柳玉笛说:这招工不通过小组推荐?怎么会是我呢? 这可怎么办?她看着梁野舟:舟舟,你陪我去找一下杨有才,看能不能换成蒋效儒?
梁野舟说:行,我们去试试看吧。两人正欲动身,蒋效儒从房间走出来,劝阻说:柳玉笛,谢谢你了,大队叫你走,你就走吧,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你把名额让给我,可大队没有那意思,搞不好会浪费一个名额。
柳玉笛说:试试看吧。说完拉着梁野舟就去了大队部。自从那件事发生后,他们两人尽量回避杨有才。这次没办法,只得硬着头皮去找他。
路上,梁野舟问柳玉笛:你真舍得把名额让出来?不后悔?
柳玉笛说:说真的,谁不想走啊,这一个一个轮下去,不知要等到哪年哪月。可蒋效儒的生命更重要啊,他这身体再在农村呆下去,真是危险。朱诚实的家庭也急需他回去照顾,可他这次也走不了。说话算数!等他两人都上调了我俩再走吧。
梁野舟欣赏地望着她:玉笛,你真是好样的!
杨有才见他两人一道来,一脸的警惕,以为梁野舟来要名额,忙说:哦,小柳啊,表格拿到了吧?这次名额少,一个生产队摊不上一个,考虑小柳是女同志,表现也好,大队就决定小柳先走,下次有名额,再让小梁走。
书记,我们来不是这意思。我们组的蒋效儒得过肾炎,不能再在农村干重体力劳动,我想把名额让给他,让蒋效儒先回城。柳玉笛诚恳地说。
书记眯缝着眼睛,不相信地说:你把名额让给小蒋?别人想也想不到的呀!再说,这是大队党支部和革委会讨论决定的,生产队也同意的。
梁野舟忙解释说:杨书记,是这样的,鉴于蒋效儒的身体情况和朱诚实父亲瘫痪的情况,我们小组排了一个上调顺序,让蒋效儒先走,第二是朱诚实,然后再轮到柳玉笛和我。请书记给予关照。
你们排顺序?书记露出讥讽的笑容。但转念一想,这样也好。留个病鬼子在大队,是个大麻烦。本来他就不愿意推荐柳玉笛,只因为柳玉笛知道儿子的丑事,想把她送走除去一块心病,现在看来柳玉笛的决心已定,不如顺着她,以后再卡住她她也无话可说。于是,他装作很感动的样子说:了不起,小柳不愧是我们培养出的**员,发扬共产主义风格,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小柳啊,我为争取你这个名额可是费了一番心思啊,让给别人,你可不要后悔啊!
柳玉笛坚决地说:书记,你的心意我领了。你放心,我决不后悔。
好啊!既然这样,我来与他们通个气,争取按你们的意思办。
两个人连忙表示感谢。回来后把这个喜讯告诉蒋效儒,蒋效儒非常激动,拉着柳玉笛的手说:你的大恩大德,我没齿难忘。他又面向芜湖的方向在心里默默念叨:妈妈,儿子就要回来了,您可得挺住啊!
朱诚实也非常感动。说实话,他和蒋效儒不太相信柳玉笛会心甘情愿地把到手的回城机会让出来,以为她去找大队不过是做做样子,谁知她说到做到,真了不起。
下午,大队就叫蒋效儒去填表、体检。
大家都有些担心他的身体,梁野舟托人找了一下体检医生,体检顺利通过。
大家一边帮助蒋效儒整理行装,一边耐心地等待。可等待的结果却使人大失所望:蒋效儒在公社政审时因为父亲的问题被刷下来,而且这个名额很快被一个公社干部的子女顶替。
蒋效儒本来就苍白的脸变成灰白,他含着眼泪说道:我对不住你们,为了我,浪费了一个名额。我算完了,只有在农村过一辈子了。你们要是都走了,我连自己都养不活,我这个废人可怎么办啦?我是妈妈唯一的精神支柱,这下全完了。说着,趴在桌上呜呜地哭起来。大家纷纷安慰他:不要急,慢慢来,天无绝人之路,总会有办法的。文革初期父母被打倒的学生有一大批,国家对这批人,总要给个出路吧。
梁野舟气愤地说:不是说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吗,怎么成了一句空话!
下半年,公社评选上山下乡标兵,他们找大队要了一个名额,把朱诚实评为标兵。朱诚实出身工人阶级家庭,根正苗红,父亲是因公负伤,再加上上山下乡标兵这个荣誉称号,下次招工,朱诚实就更有把握了。
第二批招工,大队又分给七队知青组一个名额,知青组按照他们的顺序,推荐了朱诚实。朱诚实从大队到公社再到县知青办,果然一路绿灯,顺利地招进芜湖水泥厂。临走时,他紧紧抓住几个同学的手,激动地说:感谢你们给了我机会。你们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回城后我会经常去看望他们的。但愿我们早日在芜湖相会。他又对蒋效儒说:我回芜湖后消息可能要灵通一些,我一打听到有什么政策就写信告诉你。蒋效儒感激地点点头。
从70年开
本章 共4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