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爱情不是网络游戏 > 爱情不是网络游戏最新目录

第七十九章 中国式管理语录VS韦尔奇管理法则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相互信赖;权威取向,注重对权威的依赖;舆论取向或面子取向,注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从众心理;漠视精确取向,不擅长于数据,做事喜欢模糊或不精确;人情取向,讲人情,不守纪律;等等

西方人崇尚分权,崇尚精确,所以西方的管理制度讲究规范、明确,层级分明。哪个职位该干什么,一目了然。而且企业讲民主,CEO很少专制的。

但在中国不一样。中国的企业,如果没有一个权威的强势的领导或创始人,这样的企业多半走不长远。专制管理、权威管理在中国反而行得通,不专制还不行。为什么?因为中国人的文化积淀里有“权威崇尚、权威取向”。

同时,中国人比较散漫,不守纪律,不喜欢精确,所以,中国企业要完全照搬西方的绝对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流程,那肯定是行不通的。很多中国企业采用的都是“中国理念、西方标准”的管理制度,即把西方的管理制度与流程经过中国式的改变之后,保留其中一部分,而加以一部分中国人的东西在里面,这样才能保证在企业内部行得通。

还有,中国企业讲究“人治+法治”的管理方式,很多东西“不明言”,既要照顾制度,又要照顾人情,缺一不可。这些都是中国文化决定了要这么做的。中国有着太多的潜规则,而一定程度上这些潜规则要比正常的规则还要管用。

甚至包括西方非常流行的市场调查,按数据做营销等等习惯,在中国都未必行得通,因为中国人不长于精确,喜欢模糊,倾向于差不多,还有强烈的“直觉取向”,所以中国人做决策,很多都是靠老板“拍脑袋”,有几个企业是完全按照数据来做决策的,如果真那样按数据来决策,效果还不一定好。

这就是“中国式管理”法则。曾仕强先生在《中国式管理》一书中已经做了全面而系统的阐述。

还有“中国式团队”

西方人长于团队,其深层意识里有很强烈的团队观念。中国人则不同,中国人缺乏团体意识,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是一盘散沙,看似在一个国家之内,但是却没有真正的团队意识。为什么呢?

因为中国面积太大,加之中国人崇尚家庭本位,社会是由一个个家庭组成的,个人都会为了家庭争取利益,而不会与家庭无关的那些别的个人构成团体,所以团队意识弱。“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三个中国人是一条虫”,讲的即为此理。

那么,如何才能把中国人拢成一个团队呢?做营销,必须要发挥团队精神嘛。

用利益,把个人的利益与团队的利益结合在一起,并依靠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来强制使之成为一个团队,并配以强势的领导,这样,才可能形成团队。

中国式管理也有不足之处如:一、多是古代哲学管理理论没有细化到现代实际管理。二、缺乏具体的量化标准。

不管是中式管理还是西方式管理,适合的就是有用的管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