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枫林漫步 > 枫林漫步最新目录

第十三章 小勉的读书笔记(上)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我所喜欢的杜甫

我所喜欢的杜甫,是那个年轻时代意气风发的,遍游齐赵吴越的杜甫,是那个“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愁”,“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的杜甫,是那个“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的杜甫。

杜甫有三首《望岳》诗,“岱宗夫如何”那首咏的是泰山。第二首《望岳》咏的是西岳华山:“西岳峻峥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东岳、西岳我都去过,这两座山有明显的不同,泰山就那么一个玉皇顶高高耸立在上,华山则有东西南北中五个高低不同的山峰,更加陡峭险峻,正如杜诗所准确传达的,一个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个是“诸峰罗立似儿孙”。还有一首《望岳》咏的是南岳衡山,中有一句“渴日绝壁出”尤为绝妙(日影倒映水中,如饮水然,故曰渴)。黄白山云:“衡华岱皆有望岳诗:岱以小天下立意,华以问真源立意,衡以修祀典立意,指趣各别。”

我们再来看杜甫的早期诗歌《登兖州城楼》,兖州属河南道:“东郡趋庭口,南楼纵目初。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余。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现在大家大概能看出杜诗写景的一般规律了吧?诗人总是在最后才出现,要么做一番感慨,要么提出诗的主旨。让我们再来看两首诗:“东岳云峰起,溶溶满太虚。震雷翻幕燕,骤雨落河鱼。座对贤人酒,门听长者车。相邀愧泥泞,骑马到阶除”。一向被人视作沉郁的杜甫原来也可以写出这么惊心动魄的诗句来!“风林纤月落,衣露净琴张。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检书烧烛短,说剑引杯长,诗能闻吴咏,扁舟意不忘。”黄白山云:“夜景有月易佳,无月难佳。三四就无月时写景,语更精切。上句妙在一暗字,觉水声之入耳;下句妙在一带字,见星光之遥映。”

这个时候的杜甫因为他的父亲还在做官,家境比较宽裕,也不用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所以颇有苏轼那种旷达乐观之情。有一次,他弟弟给他寄来了一封信,说黄河泛滥决堤了,于是杜甫给他弟弟回信时附了一首诗:“二仪积风雨,百谷漏波涛。闻道洪河坼,遥连沧海高。职司忧悄悄,郡国诉嗷嗷。舍弟卑栖邑,防川领簿曹。尺书前日至,版筑不时操。难假鼋罨力,空瞻鸟雀毛。燕南吹畎亩,济上没蓬蒿。螺蚌满近郭,蛟螭乘九阜。徐关深水府,碣石小秋毫。白屋留孤树,青天失万艘。吾衰同泛梗,利涉想蟠桃。赖倚天涯钓,犹能掣巨鳌。”朱鹤龄曰:“末句犹思垂钓东海以施掣鳌之力,水患岂足忧耶。盏戏为大言以慰之。”想不到别人遭了灾,他还能够以戏言安慰之,不像他归京后过着那样一种寄人篱下,“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自己都没法安慰自己的生活。

有人间王安石:“老杜诗何故妙绝古今?”公曰:“老杜固尝言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实王安石只概括了一半,我认为杜甫之所以能够即凡而圣,还在于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崇高理想。不过我还是更喜欢杜甫那些与忧国忧民、忠君爱国无关的诗句,它们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三吏三别等一道构成了我心目中诗圣的形象。(称他为诗圣,他自己是不会同意的)

古来文人皆寂寞

杜甫于大历四年二月到潭,故有诗云:“春宅弃汝去,秋帆催客归。”他急着返回朝廷,无奈时局动乱,滞留于洞庭湖舟中,此诗下有句云:“庭蔬犹在眼,浦浪已吹衣。生理飘荡拙,有心迟暮违。中原戎马盛,远道素书稀。塞雁与时集,樯鸟终岁飞。鹿门自此往,永息汉阴机。”可见其与亲朋也音信疏绝。在这样一个孤独凄凉的晚年,杜甫还不忘在诗中提醒君王“但促铜壶箭,休添玉帐旗……俭约前王体,风流后代希”,劝戒皇上勤勉于朝,再也不要打仗了!“动询黄阁老,肯虑白登围”,责问大臣不以主辱为忧。“万姓创痍合,群凶嗜欲肥”,体察百姓小民的疾苦。“往年朝谒断,他日扫除非……对扬期特达,衰朽再芳菲”,这是自勉之句。杜甫在这里有幸碰到了几位“小朋友”——苏涣,杜甫称他“静者也,旅于江侧,不交州府之客,人事都绝久已。肩舆江浦,忽访老夫舟楫,而已茶酒内,余请诵近诗,肯吟数首,才力素壮,词句动人。”称涣诗“突过黄初诗”,闻苏诵诗,“余发喜却变,白间生黑丝”。其实此人少时“喜剽盗,善用白弩……后折节读书,进士及第,湖南崔瓘辟从事。瓘遇害,涣走交广,与哥叔晃反,伏诛。”不论此人品性如何,晚景凄凉中有一仰慕者专程前来拜访总是好的,杜甫也真的是把平生未竞之志全部交托给了后生晚辈:“致君尧舜付公等,早据要路思捐躯。”这是何等伟大的精神!这就好比是杜甫的政治遗嘱,对后生晚辈的殷切嘱咐,至今读来无不为这一颗拳拳报国之心而动容。少侠张建封及其父张玠都是兖州人,杜甫的父亲任兖州司马之时,杜甫常赴兖州趋庭省亲,那时张建封只有六七岁,后来安史之乱张玠表现了忠义之节,现如今建封已长成一介八尺男儿,杜甫却已衰朽,杜甫送建封去职有句云:“挥手洒衰泪,仰看八尺躯。”读来颇为感慨。在《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广》中,杜甫也殷殷嘱托道:“……出入朱门家,华屋刻蛟螭。玉食亚王者,乐张游子悲。侍婢艳倾城,俏绮轻雾菲。掌中琥珀钟,行酒双逶迤。新欢继明烛,梁栋星辰飞。两情顾盼合,珠碧赠于斯……始兼意迁兴,终慎宾主仪……”千万不可迷而丧志啊!“洞庭秋欲雪”,杜甫悲秋感叹道:“十年杀气盛,六合人烟稀。”这年的冬天来得太快:“朔风吹桂水,大雪夜纷纷。暗度南楼月,寒深北渚云。烛斜初近见,舟重竟无闻。不识山**,听鸡更忆君。”“北雪犯长沙,胡云冷万家。随风且间叶,带雨不成花……”偶然翻到昔日高适赠诗,物是人非,感慨万千:“自枉蜀州人日作,不意清诗久零落。今晨散佚眼忽开,迸泪幽吟事如昨。呜呼壮士多慷慨O沓高名动廖阔。叹我戚戚求友篇,感君郁郁匡时略。锦里春光空烂漫,瑶池侍臣已冥寞……白首扁舟病独存……文章曹植波澜阔,服食刘安德业尊。长笛邻家乱愁思,昭州词翰与招魂。”转眼又到落花时节,“江上人家桃树枝,春寒细雨出疏篱。影遭碧水浅勾引,风妒红花却倒吹。吹花闲懒傍舟楫,水光风力俱相祛……蜜蜂蝴蝶生情性,偷眼蜻蜒避伯劳。

本章 共5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