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滇路盘旋 > 滇路盘旋最新目录

第十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最糟糕,出门走江湖的,隔三叉五的还有机会到处转一转,趁着出来换换口味。那些守关把寨的,就更没得说了。有个老乡在炊事班工作,听他泄露过小秘密,为了改善伙食,经常想法同当地藏民换东西,一个罐头俩萝卜,三勺炒面斤土豆,青菜烧汤胜羊奶,才才享老米粥。那种环境再说也难让人信。我就是熬过来的,不知为啥,倒更喜欢吃面了。”

“你那是吃坏的,现在改吃好的了,就爱吃了不是?要是也象我这么弄上几天,我敢保证,赔钱请你吃你也不要了。”

“那么,你想吃点什么?”上海人听到他们中有人不吃已备好的晚餐,凑过来问道。

“弄半斤大米饭,有什么菜没有?要不方便就加两个鸡蛋炒一炒,鸡蛋炒饭才算正味。口重多放点酱油。”尤振雄吩咐道:“再烧个青菜汤,汤却要清淡的。”

“要吃什么菜?”店主人热情地介绍着。“昨天我岳父家刚杀了一头猪,准备做火腿呢。我提了十斤好肉过来,菜也是现成的。你喜欢吃什么?说说看,有的我马上给你炒来。”

“好哇,有辣椒没有?炒一盘辣椒,越辣越好。再炒一盘蒜苗,对了,有没有猪肝,猪肝炒蒜苗,谗死外国佬。哈哈,再来两碟咸菜,我走过半个中国,哪里也比不过云南人会做咸菜,风味独特,样式多多。”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按着自己的想法,随口要起来。

还是刘正荣能理解店家的难处,对他说:“看你的条件吧,有什么现成的日常菜,炒上两盘来,就行了。”

“好咧。”店主人应着,转到灶台边帮着忙碌去了。

“这个杨家店还办得挺不错。”伙伴们评议着。“满象一回事的。”

刘正荣还想着刚才的事,发着议论。“老尤,我只听说信仰不同回人不吃猪,和尚光吃素,口味不同南人不吃辣,山西爱吃醋。还没听说有人不吃面食的。”

尤振雄笑了笑说道:“不看《红楼梦》,都说富贵好。读过《西游记》,才知上天难。”

坐在对面的胡少杰刚把笛子收拾好,吹出几个小曲。听了他们的对话,饶有兴味地叫道:“什么上天难?你给说说。”

驾驶员们成天在外,单身一人走遍天下,很少有听说闲聊的诚,到有机会与相识的人聚在一起,最愿意多交谈几句。无论来自何方何类的新闻旧事,奇情怪景,都是受欢迎的。就连那些低俗下道的荒诞名堂,无聊玩意也满有市场。其它几个人也殷切地望着他,胡少杰隔着桌子丢过一支烟来。

尤振雄把烟拈起来,点燃,吸了一口,说道:“说起来,以前我也同你们一样爱吃面食。上中学的时候,我妈经常包饺子,我可以吃七十多个。”

众人开心地笑了起来。他人也不示弱地报开了各自的最高记录,有的能吃七十,有的能吃八十,有的还干过九十,有的甚至还超过一百。吃下去就爬不起来了。

“现在不行了。”尤振雄等他们平静下来,接着说道:“这回我妈带我回了趟老家,一下子把我整惨了,以后再也跳不起来了。我妈的老家在河北定兴,我这次是头一回回去,那些地方就是尽吃白面。那儿可不象我们这里,只能吃些外地供应的二级面、三级面、麸子面,那种地方本地就产面,就象我们这边吃新米一样,那才叫好吃呢。听说以前皇宫里吃的面也都由这些地方进贡,你可以想象,那里的面有多好了。一开始到姥姥家我可高兴了,吃什么都香,吃窝头都不用夹菜,吃馒头也无须喝汤。顿顿都把小肚子撑的是滚瓜溜圆的。我妈还老提醒我,要斯文点,要斯文点。我姥姥可乐了,说孩子能吃就好。”

“你姥姥一定最喜欢你了吧?”喧他们和他打趣。

“那还用说。”尤振雄得意的一笑,朝他们喷了一口烟,继续说道:“过了一个星期,就开始有点腻了。人家也不把我们当客人了,不象刚到那样编着各种花样做饭,一端上来,先不说是啥味,看着就让人喜欢。后来不行了,干的是馒头加烧饼,稀的是面条加疙瘩,桌上有几碟咸菜,吃不吃就这些。又过了一个星期,我受不了了。一听说吃饭,这头就发昏,肚子早饿得咕咕叫,可一端起碗来,头就发晕,嘴巴吃不下。”

“怕是一开始吃的还没消化完吧。有垫底的,当然用不着吃。”朋友们又在笑他。

“别笑,听着。几天里我都懒洋洋的,刚来时我成天跟着舅舅、姨妈去逛商店,转书摊,下地劳动也有神力,后来不行了,什么也干不了了。我妈老问我是不是病了。我看她们都那么吃,也不好意思说什么,只好硬撑着。到医院也检查了,老中医那里也看了,什么病也没有。结果还是姥姥疼我,给她看出名堂来了。老人家有七十多岁了,出去跑了半天,专门给我弄回来一小袋大米,大概有个十来斤吧。你们不知道,那个地方找点大米还真不容易,有这些省着点总可以过二三十天了。这样,我才算没被饿死。回来以后,我就再不吃面了。”

听的人笑开了,都说他的遭遇真够倒霉。

店主人陆续将热气腾腾的大包子和饭菜端上来。“先吃着吧。汤一会儿就好。”

小店所在的地方太偏僻,山间僻壤大片,没有通电,太阳一落山,天色迅速暗了下来。店主人端上两盏煤油灯,先点亮了一盏,放到尤振雄他们这张桌子中间。刚转身要到后面去,忽听得门外又有车响,就停住了。把搭在肩上的毛巾拿下来擦了擦手,在小店里转悠,问问客人们还有什么要求。

过了一会儿,外面走进一个人来,看模样大概在路上跑了半个月,胡须头发满头满脸,但从眉宇间可以看出顶多不过三十。店主人同样象支应别人一样的,殷勤地迎上去。“师傅辛苦。”把他引到另一张桌旁,顺手就用毛巾来回擦着桌子。

来人板着脸,一声不吭,象是跟谁憋着气,把手中装货票单据的小皮夹往桌上一砸,拉条凳子靠着墙边坐下,从衣袋里摸出一支烟来叼在嘴角,又在身上各处摸了摸,也没摸出打火机,也许拉在驾驶室里了。见店主人在旁边点灯,就把烟凑上来,借人家的火把烟点上,憋足气使劲吸了几口,把身子靠在墙边,好象才干过什么超强的苦力,要着着实实地歇一回,也不管主人和周围客人的呵斥,还把一只脚也踏上了凳子。

店主人把油灯点亮,放在他的桌上,并客气地问道:“师傅是过路还是住店?先洗澡还是先喝茶?还

本章 共5页 / 第3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