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滇路盘旋 > 滇路盘旋最新目录

第四十二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上上下下,老老少少,几百家上千人,都讲改革,讲致富,再不会满足最普通的温饱水平了。有些现象都是从没想到的,比起他们来,我才发现自己落后了。他们见我回家,说我在外面见多识广,要我做他们的顾问,我真不好意思呀。”

“不错嘛。看来这趟探亲收获不小哇。”辛书记含蓄地说道:“有没有注意到,这边家里的变化也不少呀。”

“听他们说到一些,我也是为这个来找你的。书记,你来了有一年了,你晓得,我这人理论水平低,最大的缺点就是对人才的关心培养得不够。长期的经验让我认识到了一点,要搞好工作,光靠一人是不行的。要有一大批优秀的中老年和青年的同志相帮着才行。这次回来,准备着重抓一下青年驾驶员的工作。我想,党委是不是先不要调人。”

辛书记听出他的话外之音,淡淡地说道:“总站也打算要大抓共青团工作。从全局出发,你应该把眼光放开些。”

“象喧这样的青年,还有很多缺点,正需要在运输战线上进行锻炼教育和培养。”

“看来你已经了解了不少,但有些事还不清楚。我不批评你,才回来嘛,对情况不熟悉,情有可原。调不调人还要由上级决定,不是你我可以讲价的。”

“不管怎么说,人我是不能放的。你想,一年来,总站从四队调出去了多少人,一有个好些的就往外调,再调我的队不垮了?”道理上讲不通,许进山使起性子,采用强硬的口气抵制道:“除非先撤了我。”

“不许这样说话。”辛书记也一改往常谦和的笑容,严肃地对他说道:“许进山同志,这是什么性质的问题,你回去认真想一想。你是党的老干部了,怎么可以这样对待组织。事情还没结束,我不多说了。等最后决定下来,该怎么办还怎么办。回去至少把党章读上三遍。”

许进山垂头丧气,荡然若失的离开了党委办公室。他从家里带着一腔热血而归,可上班的第一天,就碰上那么多的不可思议的麻烦,结果还挨了党委书记的一通严厉批评,实在叫人想不通。自己的良苦用心谁能解?那么多的委屈忧愁向谁诉?

从办公室出来,他在总站内无目的地转来转去,在车间旁遇上了老搭档,四车队队长易天昭。两人来历、学历、工龄、党龄都相差无几,恐怕此时只有他能理解自己了。许进山走上前,就把一肚子的怨气朝他发泄。可是易队长正忙着,时不时东跑西颠走动着,与工人们粗声大气地交谈着,根本没功夫停在某个固定的地点。许进山也不管这些,一直跟随在左右,有机会就讲几句。

直到下班,易天昭结束了工场里繁忙的事务,拉他到附近一家远房亲戚办的个体经营的小饭馆里吃饭。坐下来后,随便点了几份酒菜,许进山才得以顺顺当当表达内心的苦恼。“看架势,我们这些老家伙都过时了。如今是年轻人的天下,老东西该靠边站了。”

“哎,你这话可说得不太好,不象你一贯的态度,又在家中赌了气了?不要紧,先缓两天,熟悉熟悉队上的事,慢慢再开始工作。”易天昭心胸开阔,不象老伙计那么烦躁。“来,喝上半杯,解解闷,想开点。我觉得,这阵子倒是我们一展雄姿的时候了。”

“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不是二十年前的年代了,不中用了,走到哪里都没人理。”

“不对,不对。这是偏见。有些时候,年轻人看问题比我们精明,这个必须承认。但做起来以后,我们的老经验又可以帮助他们少走许多弯路,这也是事实。我的看法是,老年和青年要紧密团结在一起,千万不能有相互看不起,或者相互不信任的想法,才能搞好工作。这一段队上的各项工作都开展得有声有色,你这几天多了解了解,认真总结一下。”易天昭给老友的碗里夹了一块肉,“吃。人到什么时候也不能灰心丧气,还记得师傅的话吗?没有不动的车,只要无能的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