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滇路盘旋 > 滇路盘旋最新目录

第四十五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么都不用说了。可惜这回又早了点,没关系,过些天再让人带些去。”

刘正荣摇椅晃地起身要走,真叫主人家有点不放心。想留他过夜,但人家执意不肯,非要回去不可。最后两方达成协议:由阿燕骑车将他送到伫木场。

让姑娘带着走,真叫人羞惭。然而目前只有这个办法最为实用和有效,阿燕一再强调这条路几乎每天都要来回跑的,山熟路熟,就是摸黑也不会撞树坠谷,何况今夜月光挺亮的,顶多二十分钟就到。要让他自己走,少不了又是一两个小时,主人如何能安然送客。

刘正荣半推半就的上了后座,车子一走开,没过多久,他所有的担心完全被阿燕娴熟的技术折服了。舒畅之余,又摸出个梨来啃。“你们山里的梨真好吃。”

“喜欢吧,可以经常进来,有半年能吃到新鲜果子。看,那一片都是我家的。”

在月光下当然不能看清说话人所指的是哪片,但不难分辨出她自豪的心情。他顺着姑娘的口气说道:“要有这大片果木,我也不开车了。一年有几万斤吧,能卖多少钱呢?”

“哎,去哪儿卖呀。”阿燕的情绪突然一落千丈,丧气地说道:“物以稀为贵。要只是你家种,肯定发大财。如今政府号召发家致富,家家动手,村村栽种,一到季节,满街子满县城都是,卖给谁去?到散街子那些收购商来收,一角两角随他开,不卖还得花力气拉回来。”

“你们太吃亏了。为什么不拉到外面去,下关昆明都缺货,少说要卖七八角钱。”

“怎么拉呢?路太远了,去年我们几个姐妹异想天开,想去县城卖个鲜,用自行车一人拉了几百斤。也是我仗着技术好,又多压了一百斤。你别笑,谁不想多赚点。没想到半路上把车胎压爆了,进城卖了梨,换了个新胎,剩下的钱就只够买碗过桥米线了。”

“真是个催人泪下的喜剧,令人发笑的悲剧。今年呢,又有什么新打算。”

“还能怎样。先收下来自家食,亲戚同学随手掷。任凭奸商怎盘剥,剩下全丢沼气池。”

“不行,这样干太不合算。既辜负了一年的劳苦,又便宜了黑心的商人。我给你想个办法,要是我拉出去了,你卖不卖?”

“那还用说,当然卖。你有啥办法?”

“我有个战友在商贸市场工作,问问行情怎么样,愿不愿代销。如果他同意,你约几个人,把梨拉到木材场。我跟老孟商量一下,找个地方伫存,最少要有三千公斤。够一车我就专门进来拉。就是我不来也不要紧,让老孟安排车子,拉出去由市场去卖。”

“行啊,不用多说了。不管卖什么价也比家里强,一切由你决定,啥时要,啥时拉。”

“不,干这个我也外行,还要和那个战友仔细筹划个可行性步骤。还有,收入的钱要支付运输费,市场税,另外,所有出力的人也要给点好处。”

“这个我懂,少不了大家的。你安排去吧,最后能拿回来百十块钱,就感谢不尽了。”

说话间就看到了伫木场的灯光了。两人下车停在道旁,阿燕被方才描绘的美好景象吸引住了,深情的展望着还未有丁点实际的虚渺幻影。

“我到了,你快回去吧。多约几个诚实信用的姐妹,尽量挑些又大又好的,开始能卖个好名气,以后就好做了。我们坚决不搞以次充优,投机倒把的事情,是不是?”

“真的能成吗?太浪漫了。”

“现在不能打包票,但我从不说空话,至少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回下关我马上去联系,最多十天内给你确定的信。你们这儿通邮吗?就怕信在哪里卡住了误事。”

“有这条路,乡邮员每天进山。我和阿叔通过信,差不多五天能收到。”

“这我就放心了。好,长话短说,没别的就散吧。要不然到太阳出来也说不完。再见。”

“慢。口说无凭,交换个信物吧。我把这个送给你。”阿燕拿出个精美的绣花荷包。

“太美了,天上不见,人间仅有。”刘正荣接过来仔细的欣赏着。“这样超一流的手工业品,要是放在广交会上,少说也值一百美金,可以换一头牛呢。”

“山里姑娘绣的荷包是不卖的,只送给同心同德的人。”

“可是,我什么也没带。”情急之间,他想起前不久看的电影《五朵金花》中的一个镜头,忽然有了主意,取出随身的小刀。“抱歉,不知道山里那么多规矩,啥也没准备,就把这东西送给你吧。它是我在部队立功的奖品,有人出两百块钱也没卖。”

“那你是英雄了,一定有不少军功章吧。”阿燕美丽的大眼睛里充满了羡慕和崇敬。

“英雄算不上,小功立过两次。”

“你不要骗我。”阿燕意味深长地说。

“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到月底没信来,你就带着这家伙到下关找我。找到许书记,我再有本事上天入地也是逃不掉的。”

两人紧紧地拉着手,一次又一次告别,但久久的不肯松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