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铁窗漫记 > 铁窗漫记最新目录

都是包“二奶”惹的祸《4》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老李现在所处的阶段——等待执行死刑,应该说是人生中最难度过的时光了。.随时都可能被提出去,来个一枪毙命,别人想想都不禁不寒而哆嗦。可老李每天在号里照样嘻嘻哈哈与常人无二。

老李的文化水平不高,知识来源可能都是民间口头文学相传而来,传统故事里的忠孝节义都挺在行,号里有时讨论起武侠小说来,老李往往说的都条条是道。可能是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他的宗族观念很重,也很感兴趣,常常和人谈论姓氏、家族的话题。我坐到了后排以后,在“一伙”的最后一位。他在挂链的头一位,正好我俩挨肩坐。稍一熟悉,老李问我,那里人?怎么称呼?家里弟兄名字排什么字?我一一回答完,老李郑重告诉我,他老娘和我同姓。.而且,他的舅舅和我们弟兄之间名字的排字相同。所以,从排字上看,我和他舅舅应该是同辈人。我名字中的这个字确实是我和我的兄弟、叔伯兄弟间共有的一个字,而且我发现我的同姓人中非亲非故的也常在名字中出现这个字。但它是否就是我们宗姓家族按辈份的排字,我没听老一辈人说过,“文革”破四旧时存的家谱甚至祖宗牌位都劈了当劈材烧了,想考证一下都没可能了。可现在老李坚持按这个字推算,我应该就是他的娘舅,他应该算是我的外甥。

如此一来,不顾我的一再婉言相劝,老李就尊称我为“娘舅”了。还不不仅仅是简单的一认了之,而且还有具体的体现。有时我对他说话,“您也爱看书?”带个“您”字。不等一句话说完,老李就赶忙拦住,用他那口郊县的口音急急地纠正:“倒戗了不是,倒戗了不是,哪有娘舅管外甥叫‘您的’。”纠正了几次,我看老李一副又着急又认真的样子,不好总违他的意,只好直言称“你”,老李倒坦然了。

老李也是一个热心的人,我刚进号的那个晚上,初次见面素无渊源,就主动指导我泡过方便面。这次又有了“娘舅”的关系,对我更是照顾有加。号里什么坏人都有,我们号就有几个“无的忧”的小痞子,无事生非经常拿新收找乐子、寻开心。看到我有了这么一个“硬朗”的“外甥”,不光不敢找乐,还都对我恭敬礼让。虽然这有我身在“一伙”的“优势”因素以及我自己处事时时注意“影响”在内。但号里面的事也不是那么简单,无事生非还管你什么形象不形象的,老李的威慑作用也功不可没。

在我人生中最难熬的日子里,谢谢老李。

老李个头不高,体形也不魁梧,可性情剽悍,据他自己说,在区看守所关押时,因为看不惯管教的颐指气使就曾闹过号。早晨不让号里的人起床,谁起床他打谁。被人家定为反改造的典型。到了市一所后,“最高学府”里的管教毕竟有高人一筹之处,找他谈了几次,拿礼摈着。老李久闯江湖,也是懂礼懂面的人,就一直规规距距。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