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在看守所的系列专用语里,死囚被执行死刑多年来有一个特定的俗称,曰:“走链儿”,戴着脚上的链子从牢里走出去,很写实。.这是由“挂链儿”一词引伸下来的。不光看守所里,包括监狱、劳改队等,整个监牢界都使用这样俗称。
在执行的前一天,被执行人的主管管教一般都会得到法院的通知,知道明天谁要“走链”了。官方的意思是要在这最后一天加强对被执行人的的监管力度,防止出现意外情况,让死囚最后顺利地接受法律的制裁。各看守所对此都有一套固定的程序。.有的看守所是将这个死囚放到一个装有橡皮墙的特殊监室去,防止他自杀,保证让他活着受到法律的惩罚。还有的地方的看守所是在牢房中间的地上定有地钉,把死囚锁在那个地钉上,让他四面碰不到东西。
我们本地市一所这个“最高学府”当然也备有装有橡皮墙那样的监室,但一般情况下并不使用。当然最省事的办法就是不告知死囚本人将被执行的消息,让他毫无察觉就行了,第二天突然把他提出去执行就完了。有的情况下管教也会知会号长一声,让号长暗地加强戒备就可以了。但如果这个死囚和管教的关系较深,心理素质又可以的话,管教会把这个信息直言告诉那个待执行的死囚,让他无论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有个准备。这在牢里也有一套约定俗成的“潜规则”。
看守所里的在押人员把所方或管教给与的某些特殊照顾或网开一面的关照,统统都叫做“待遇”。老李和我们号的主管管教只管的关系不错,就享受了这条“待遇”。能享受到“领导”的某些特殊待遇,在牢里也和在社会上一样,也是一件特有面子很荣耀的事。
老李“法提”后又过了几天,午睡后刚起床。只管亲自来了,打开牢门,先朝号里吩咐:“打桶水去。”然后又招呼:“老李,出来聊聊”。
凡进了大牢的人,神经系统从一进牢门开始似乎都迅速发达起来,无例外地比平时在外面敏感得多,管教的一举一动都能体察出它所蕴涵的潜意思来。特别是在里面待的有些时日,了解了里面的规则,每一件哪怕是微小的一个眼神都会领会到其深刻的含义。此刻一听只管让打桶水,人们马上就知道明天有人要走链了。喊老李,那要“走”的必定是老李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