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这些学子的行径,让朝中大臣们很生气,更让他们生气的是自家的孩子竟然也参和了进去。.
但即使他们给自家的孩子发了通牒,让他们不要掺和这样的事情,可真正被劝回去的学子少之又少,他们要么不肯回去,要么被强制带回去。
百姓的参与度这么高,那些官员也不想留个不关心民众疾苦的恶名,因此没有人敢当众把孩子抓回去的。
所以等赵彀出发时,已经募得好几辆马车的大蒜,和上万两的银子,这些东西虽然不是很多,可都是京城百姓的一片心意。
不久之后,北黎皇也听说了这件事情,他开心地夸这群学子做得好,他们北黎有这样的有识之士,必将更繁荣昌盛。他直埋怨近侍怎么现在才告诉他呢?不然他也要捐上一份。
近侍原先收了别人的好处,是想排挤安禄侯的,想说安禄侯教子无方,竟然让这样的孽子唆使民众闹事,这样的人根本不配为官。可阴差阳错地竟成了褒奖。
安禄侯当天就被召进了宫,夸他教子有方,而赵彀一直悬而未决的官职也定下来了,竟然是御前带刀侍卫长,这样的职位不知道有多少人梦寐以求呢!
安禄侯感叹赵彀这孩子真是傻人有傻福。更让他佩服的是王媛,他觉得这人真得不可小觑啊!这样的办法是他家那个熊孩子能想出来的吗?
那些学子们也破格面见了北黎皇,这对他们来说,这真是天大的荣誉。
北黎皇听他们讲述了募捐的过程,直夸他们做得好。
当问到募得多少银两,谁捐得最多时,北黎皇陷入了沉思,看来那些商人还是重利,自私的很呢,他没有想到,这些学子只募得区区上万两银子而已。
为了奖励民众这种爱国的行为,北黎皇帝竟御赐了一块匾额给芸娘,上书:淳德可风。意思就是她这种淳朴,爱国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芸娘万万没有想到,宣旨的公公又一次来到了她的客栈门口,这次的排场竟还超过了前一次。
话说芸娘他们在客栈里忙碌,听得远处锣声阵阵,也好奇地跑出去看看,谁曾想这帮人竟是向她这里来的。
那些好奇的、闲来无事的人跟着锣鼓声不断地前行,小娃们更是蹦跳着赶热闹。.这几天的京城就像一个剧场,一幕刚下,一幕又起。这不,学子们的募捐才刚结束不久,这又唱得是哪出呢?因此大家都尾随着这支队伍前进。
“他们不会是去那家客栈吧?”
“怎么会呢?那家客栈的官老爷已经走了。”
“就是啊,那客栈就一个弃妇,怎么可能是去那里呢?”
“就是就是,想知道,跟过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让这群人失望了,这支队伍还真得在芸娘的客栈门前停了下来。
一时间,锣鼓声、鞭炮声淹没了人们的话语,孝子们开心地跳着,他们最喜欢热闹了,大人们想说说自己的意见,怎奈对着人家的耳朵吼了半天,却没有丝毫的反应。
芸娘、水仙和孟良,好奇地看着这一切,他们真不知道这唱得是哪一出,会不会是他们弄错了呢?
震耳欲聋的声音终于渐渐小了下来,只有一些没跟上节拍的鞭炮还不时地唱一两下。大白鹅见周围围了那么多人,更加得意起来,他清了清嗓音说道。
“传圣上口谕,民妇芸娘,乐善好施,矜贫救厄,特赐匾额一块,以示嘉奖。”
他的话一出口,民众又齐刷刷地跪了下去。芸娘见状也跟着大伙跪着,她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得到圣上的嘉奖,因此当两个侍卫抬着匾额过来时,她还愣在那里。
水仙觉得眼前一片阴影,估计是侍卫抬着匾额来了,可她等了半天都没见芸娘接匾,不禁着急起来,她不安地跪在原地,想动又不敢动。
这些侍卫,也是见多识广的了,估计这样的场面见多了,也不急着把匾额给她,只是好心地提醒她说:“芸娘,还不接匾谢恩。”
他们一连说了几次,芸娘才反应过来,连忙举手托住匾额,但她只是女流之辈,力气不足,这匾一到她手上就差点掉了,还是孟良眼疾手快,帮她一起托住,才免了这场灾难。要真把皇帝赐的匾弄坏了,他们这些人的脑袋都不够砍的了。
围观的群众等送匾的人走了,还是不敢相信,这个弃妇竟然得到了皇帝的嘉奖?她的客栈竟然有块御赐的匾额,这圣上给她的那是一块匾额啊,简直就是一道平安符嘛!从今后,还有谁敢到她的店里闹事呢?还有谁敢说她妇德有亏?这不是跟皇上过不去吗?
芸娘得了这样一块匾额,激动之余却不知道该怎么做,这匾是不是要供起来呢?她询问似的地看向孟良。
孟良也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他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次,因此也抓着头不知道怎么处理。
客栈里的学子们见状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应该挂在门口,接受万民的朝拜;有的说御赐之物无比珍贵,应该藏起来才是;也有的说这样的匾额是家族的荣誉,该挂到宗祠去;更有人说,这匾额代表着圣上,应该供起来,每天三柱清香,以示对皇帝的尊敬。
外面发着呆的群众终于清醒过来,他们都还未向芸娘祝贺呢?于是一个个地都往客栈里挤,生怕落在了后面。
“芸娘妹子,你真得好福气呢!这真是祖上积德啊!”
“我早说过芸娘妹子是个有福气的了。”
“芸娘妹子,这匾额能不能让我们也开开眼,御赐的东西啊!”
“就是就是,要能看看,我老婆子也就没白活了。”
“......”
虽然众说纷纭,但总的意思都一样,就是想看看这块匾额。芸娘一时间也没了主意,这样的匾额是能给人随便看的吗?如果给大家看了,会不会落个大不敬的罪名,但如果不给大家看,又会不会被大家说成是小气呢?芸娘觉得皇帝给她的哪是什么嘉奖,分明就是个烫手的山芋。
还好,她的担心被一些学子说了出来,这些人也不敢亵渎皇家的东西,于是一大拨人都跪着,让芸娘把匾额上的幕布揭了。
芸娘揭了幕布后,和大家一起对这块匾额又跪又拜起来。一些大胆的人敢瞄匾额几眼,一些胆小的自始至终都低头拜着,他们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按着似的,最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