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阳光墓场 > 阳光墓场最新目录

第三章 劫后余生忆峥嵘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然后这厮邂逅了我妈妈,我妈当年虽然表面普通青年,但骨子里也是有文艺基因的。当年的女孩特别仰慕军人,对吧?她跟我爸交往时,看到我爸的耳根后有一块大伤疤,以为是我爸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跟越南佬厮杀后挂彩的,对我爸是五体投地,芳心暗许了。

其实,那伤疤就是当年老鼠疮治好后留下的痕迹而已……就像现在有大片纹身的琅子特别受女青年欢迎一样,我怀疑女人是不是都有点“图腾崇拜”的基因,哎,自古红颜多傻叉……

到了谈婚论嫁之时,恰逢国家“招干”考试(和现在的公务员考试差不多),我妈出身于书香门第,结果考成了国家正式干部。我爸一个退伍大头兵,再加上智商问题,只考到合同制干部,有点像现在的公务员和大学生村官的差别。奇迹发生了,“公务员”竟然不顾家人的劝阻嫁给了“村官”——当时我爸真的是在一个叫做六峰山林场的地方当卫生员兼通讯员。

婚姻大事搞定后,妈妈在县城的医院,爸爸在乡下的山林里。爸决心要考成正式干部,但由于智商真的有限(听说他高考数学零分),屡试不中,比范进还惨。他就喝酒,然后像一条被野猪夹夹到尾巴的狼狗,跑到林场里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中嚎叫发毒誓:一定要飞出这鸟不拉屎的地方!飞回县城去!!

可是爸爸真心不擅长考试,怎么办呢?如果他真是榆木疙瘩,当然就不会有我这种精明儿子了。他有一个特长,那就是文艺!考试不行,但他写的文章是很过硬的,在部队就是连队里的通讯员,用他自己的话说:“写十篇能在报上发表一两篇”。那么他每年写上千篇呢?于是桂中日报上经常能看多他的文章,那年县武装部政工科正缺能写东西的人才,爸爸就这样被破格调回了县城,大家觉得神奇吗?他这大半辈子一直在我面前彪炳自己:我们党的政权是枪杆子里打出来的,老子的事业是笔杆子里写出来的!

我家在大仙县安定下来之后的1987年9月10日教师节,晴空一声霹雳,轮到我出生了!现在想来,我绝对生错时辰,八七年是兔年,九月是室女座,此时出生的女子一定温柔贤淑极具内涵,但我偏偏是个男的,注定我此生将多愁善感、柔弱多病。我们家族可不管这些,妈妈一举得男,我又是家族的长孙,爷爷奶奶乐疯了,宝贝得就像是慈禧太后最喜欢的那颗特大号夜明珠,死了都要含在嘴里陪葬。

然而妈妈把我和爷爷奶奶硬生生的拆散了,当时妈要去南宁脱产学习一年,爸爸要去乡下挂职,妈妈执意要把我送到她的老家给外公外婆照看,爸也同意了,我爸是个有了媳妇忘了娘的不肖子吗?

不是的,只因为我奶奶患有肺结核……长期的辛苦劳作让她落下这种顽疾,一直久治不愈。任何父母都不敢把自己的孩子交给一个肺结核患者抚养吧,于是我被送到了乡下。

这是一个钟灵毓秀的乡村,外公外婆家更是溢满书香。外公是个农民,但外公的爷爷据说是个举人,在文文中历经何种劫难我就不细表了。但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我印象中外公家竟然有N多的风水书,什么《麻衣神相》、《奇门遁甲》、《黄帝内经》等等。直到现在我都奇怪这些宝贝是怎么躲过** “破四旧”大扫荡的?

有一天爸爸从县里骑自行车来看我,发现3岁的我竟然捧着一本玄学书籍当玩具般摆弄,他觉得太不靠谱:一是怕我把他岳父大人的古书弄坏,二是怕万一我真的在仙风道骨的外公指导下看懂了这些书,那以后我还会对语文数学英语等小儿科的科学文化知识感兴趣?他下周就从县城书店买了几本《唐诗三百首》、《三字经》、《宋词三百首》给外公,恳求他老人家以后教我读这些书,别在让我碰什么易经八卦。

外公是个好先生,他让我读诗书,一首诗最多用桂柳话教我读两遍,然后他就牵牛上山了,回来时我必须要把这首诗背下来,否则就打手心。如果我不干了,摔书本,他就打脸蛋子。我是个懦弱的人,只好逆来顺受,天天蹲在院门前、猪圈旁苦读诗书,汲取中国古典文化精华……这段枯燥而残酷的岁月让我受益终生:一是培养出我骇人听闻的文化底蕴,二是练出我过目不忘的记忆能力(一首诗只教两遍就要求背诵,而且没有拼音,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应该知道其中难度)。

过年时爸妈把我带回爷爷奶奶家,我像录音机一样开始背诵诗词,用桂柳话一口气背了十几首诗,当最后一句:“妹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好比剪刀”背完后,全家人的心像是被剪刀戮过一般,爆棚了!

此事直接导致一个7岁的远房表哥回去后被其父爆打,他无不委屈的说:“那个表弟学的东西老师根本没教过!”间接导致整个电影公司知道李经理家出了一个神童,我被封为李家的“长孙无忌”(《旧唐书》载:无忌性通悟,博涉书史)。

爷爷觉得此孙必成大器,于1990年为我家在文汇路开发区(又称“乱坟岗”开发区,1999年我还在新家附近发现了国民党军官墓碑)购买了一块75平方的宅基地,共花费资金2000元。如今这里每块地最少能卖30万以上,而且绝无存货,因为此地早已楼房林立。

现在想来,常有捶胸顿足之感:一块地只花了爷爷四个月的工资,如果他狠下心来,一次买个十几块,现在那条路不叫“文汇路”,该叫“李家巷子”……

“人如果能从80岁活向1岁,有一半的人能成为伟人”,对我们家族而言,绝不是一半,而是百分百的伟人率,可惜这只是假设。

责怪先辈的人最无耻!是牛人就别老想着改变历史,够牛叉你就去创造未来!其实即便在我这个时代,仍然有大把的发财机会,日后我会慢慢写给你们看。

爷爷把土地证交到爸爸手里时,还不忘用激将法将其侮辱一番:“地我是买给你了,以后上面有什么样的房子就是你的事,实在不行就搭个棚吧,哈哈哈哈。”我家就是这样一代侮辱一代,在侮辱中成长,在侮辱中壮大。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