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今生不应有恨 > 今生不应有恨最新目录

第六十六回 落难妹终园丛林梦 多先生暂托佛门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请问贵姓?”

“不敢,卑姓艾,草叉艾。”

一会对方回话:“我师父有请,请您在门口等着,我去接您。”一会来了位小尼,带艾教授们曲折到了一处绿树掩映的一栋平房。

一位大约五十多岁的女尼接待了他们。艾教授同她握手时说:“肖师傅,很荣幸能见到您。”

“静能已经给我来电话,说是你们要来的,一路辛苦了。”艾椿这才知道“静能”是网友“槛外人”的法号

“您的高徒善解人意,且乐于助人。”艾教授说。

“听她说,她曾经听过您的讲座,也算是您的学生。”

艾教授这就想不起来了,但佛门规矩,是不能随意打听身在婆提树下人的前情现况的。难怪“槛外人”的回帖有几分温意。

肖师傅让刚才引路的小尼带着落难妹出去看看寺院景致,然后她听了多副教授介绍了落难妹的苦难人生和她奔佛门的原因和决心。

肖师傅不时轻轻点头。艾教授在一旁有意无意的打量肖师傅,精神中似有一种特别的宁静和勘破人生迷局的大智慧,她的脸型总使他想起另外一个人,遥远记忆中的一个人。

“能不能留下来,我不能做主,但是我会向主持推荐,你看静能让二位居士来了,可见你们很慎重。”

一会小尼同落难妹回来了,肖师慈祥的对落难妹说:“来这里不是随便想来就可以来的,就是人来了心不来也等于没有来。你的要求,我们会研究,你先回去等着这边的决定。”

落难妹双手合十,先向室内的观音致敬,然后徐徐屈膝在蒲团上,从容对着肖师傅行大礼:“师傅,我的心早就到了佛门,请师父收下我。”

这次的屈膝何其优雅,而一年半多以前在火车上的那次惊天一跪,是何其惊慌。

肖师傅起身扶起落难妹,她既不说同意,也不说不同意:“阿弥陀佛,你的心贫尼知道了。”然后转身对小尼说:“吃中饭了,带居士用顿斋饭吧,饭后来此喝茶。”

吃饭时艾教授对小尼说:“你们师傅看得出很有学问。”

小尼说:“师傅以前还是研究生呢。”

这一无意的一句话,勾连起艾教授一系列联想。

饭后小尼又带艾教授等回肖师傅处,茶已经泡好,艾教授说:“这茶是武汉本地的吧,我大学的老师是武汉人,那年我同老师一起到农村搞斗批改,这个斗批改现在的中年青年很少有人懂了,就是到农村过艰苦的生活,并劳动改造知识分子。我老师请我在农村茅庐里喝了几回茶,有回正当大雪,没活干,老师用雪水烧开,还记得那茶味真好,味道同这茶味很一样。老师说是从武汉附近的家乡寄来的。”

“让您说对了,这茶就是武汉名茶‘株山银峰’,请问居士的老师是哪一位?”

“末学在大学时的那位恩师是执教心理学的肖教授,一位知名的教授。”

“请问肖教授的大名?”

艾教授从包里取出一支笔和一张纸,很工整的在纸上写上了肖教授的大名,仿佛从吃了天下诸多生灵的不洁不净的嘴里说出来这名字不敬似的,只有用手写出来,才能表达对恩师的尊敬。

肖师傅接过那张纸一看,双手合十,眼微闭,喃喃而语:“阿弥陀佛,我佛有灵,让我见到我先尊父的贤弟子。”然后睁开她那双明净的凤眼,对艾教授微微倾身:“这正是先父,家母生前说过家父在农村劳动时,有位曾是他的学生对他很照顾,不想今日相见。”

艾教授简单的回忆了几十年前那段农村两年多的生活,同几位包括肖教授在内的下放农村的老师们共处的情况。他说:“对一些年龄大的老师,生活上有许多不便,我作为学校派去的管理人员,也只是尽一点微薄之力。”事实就是如此,他不敢像不少人回忆死人,说对他们怎么好,苍天难欺,不敢昧着良心给自己贴金,说在以往特殊岁月中,自己对下放农村的老教师照顾得多好。吹牛不犯死罪,但人格被吹掉了。

那时,艾椿对肖教授接近的多些,肖教授为人宽厚,有学问。另外想了解恩师的感情生活,什么原因肖老师能获得一位年轻女人的爱情?研究的结果是有所理解,并对年轻的肖师母从好奇到尊敬。后来在母校校庆时去了趟母校,特意去拜访头发已花白的肖师母,她还念着他对自己的好,那时方知道肖教授生前特别疼爱的女儿已经研究生毕业。艾教授只是在她很小的时候见过,由她母亲带到农村看望过一次肖教授,脸模子特像其父肖教授,很美的一个小姑娘,扎两只短短的冲天小辫。如今当年的小姑娘已成佛门师傅,沧海桑田哪!

因为出现这戏剧性的结果,肖师傅答应先留下落难妹在自己身边,她会向这里主持剀陈苦难妹向佛的诚心。

落难妹送两位长者到上门外,她从坤包里取出一串钥匙交给多卿,眼红红的:“爷爷,这上面我弄了根结实的线,出门把线系腰带上。”她又转身对艾教授说,“艾爷爷,谢谢你为我费了大心,给我安排的这么好。你们两互相多照应,我在这里为你们祈祷。”

多卿转过身,他落泪了。这时落难妹低着头进了山门。

告别了莲溪寺后,两位书生一路默然,来时三人,去时两人,插遍朱茰少一人。

这时柳留梅发来短信,要艾教授去一趟宝通寺,并要在那里上柱香。什么原因以后再说。宝通寺在武汉洪山南麓,两人商议先住下再说,多副教授说他很累,他是心累,真正的累。

晚上两人沐泽,各自躺在床上,有一句没一句聊着。

“没想到你的味觉这么好,还记得多少年前的茶味。”多副教授说。

“哪里啊,我是同肖教授在一起不止一次喝过茶,但是并非就是武汉产的茶,即使当时喝的是武汉茶,哪还能记得那茶味?但我的老师是武汉人,这我知道。老师的老少婚姻因渐见和谐,在大学里传为另类佳话,我也知道他们有位女儿后来是研究生,而这位女师傅的脸型酷似肖教授,现在她的年龄,也应该同老师女儿的年龄相仿,而时下,有一些高学历主动寄身丛林,这诸多元素合成,就把女师傅同肖教授联系起来,但又不能直接唐突发问,于是借喝茶说事。阿弥陀佛,在佛门说谎,罪过。”

“这也还是妮子同佛门有缘,要不怎么这样的巧遇呢?有这

本章 共4页 / 第3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