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今生不应有恨 > 今生不应有恨最新目录

第八十六回 画廊惊遇同胞佳作 域外缘结异国婵娟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国老夫子的之乎者也脾气又上来,摇了摇头。

绿娣说:“红色么,代表着爱;蓝色么,代表了信仰;绿色么,代表着美好的希望和未来。”

“我还有个印象比较深刻,刚进去见到的那抽礼。”

“在这里举行婚礼很平常啊,中国不也有婚礼?听我哥说,她同洗婴嫂在中国的婚礼挺有意思。”

“你不觉得这婚礼有些特别?”

绿娣想了想说:“没有啊,很平常的。”

“新郎是否年龄大了些啊?”

绿娣笑了:“我们德国有个蒲朗克研究所,重点研究老夫少妻,认为男大女小的老少结合,有利于男人的长寿。男人早死的机率会减少百分之十五到二十。不过,德国老男人娶年轻的妻子,并不是受蒲朗克研究所的影响,由来已久,我的祖父就比我的祖母大二十多岁。但是年龄相差也不能过于悬殊。前不久有则消息称,我国有位家长因为年仅18岁的女儿竟然爱上了一个61岁的老头。“准女婿”竟然比自己大11岁,这位父亲一怒之下叫上两名帮手拿起面包刀,冲进了女儿男友家中。将女儿的男友阉割。宣称这是‘基于一个父亲的职责’呢。”

“在我们中国,大棒揍上一顿是有的,要说阉割,似乎还没听说。”艾椿又在爱国了

“我们也觉得不可思议”。

“阉割未免残酷了!我们毛主席说,杀了头难以按上。轻易不要切割么。”

“就是能按上也不能这样的。”绿地认真说。

艾椿觉得绿娣虽是位姑娘,但谈吐很大方。

“绿娣,二战时盟军反攻时,科隆大教堂为什么没有遭到英军的轰炸?据我所知,二战时科隆受到的轰炸是很严重的。”

“是啊,科隆受到过英军的千机轰炸,一千多架轰炸机夜间突袭,狂轰滥炸科隆。那次空袭,英军轰炸机所投炸弹三分之二为燃烧弹。科隆大面积燃烧,在非居民建筑中,近六七千栋房屋被毁或遭严重破坏。在民宅建筑中,两三万住宅被毁被严重受损。四五万人无家可归。在空袭中,四百多人被炸死,五千多人人被炸伤。空袭过后,近70万的科隆市民中有15万左右的居民逃离了该城。这大教堂幸免于难,大概是上帝保佑。”

“绿娣,你这么年轻,还能记得住已属相对遥远的这段历史,很难得。”

“我们的历史书上都有的。二战时我国军民似伤两千多万,德国挑起的这场战争,给别国造成近三千万的军民伤亡。我的家族死亡十人,伤八人,我的爷爷是在他母亲逃避盟军轰炸时生在野地的树林间,早产加上营养不良,长得很矮小。我们德国从政府首脑到大多数人民都是有对二战的忏悔之心的,历史上的德国是亏欠了别的国家的人民。”

艾教授不由得对眼前这位德国姑娘肃然起敬。

离开科隆大教堂后,已近中午,绿娣把艾椿带到一家小吃店。绿娣点了有特色的三道菜:

葡萄干伴醋烩牛肉,蛋炒火腿、烤蹄膀。并要了两瓶啤酒。在国内,艾教授不敢轻易较量牛肉,因为正宗牛肉,总是比较难嚼碎,他那残缺不全的老牙口难以对付。而那比较酥的牛肉又不敢下肚,那十之八九是牛肉精弄出的假牛肉。德国是很注意饮食监督的国家,艾教授也就放心吃葡萄干伴醋烩牛肉,因为味道不错,将甜味酸味和鲜味结合在一起。马铃薯泥饼则是合了艾椿的饮食习惯,他一生爱马铃薯,这种饼香又酥。吃的时候他忽然联系上绿娣。

主食是半个黑麦小面包加一片厚厚的荷兰奶酪。其实胃已经被塞的差不多,但还是吃了一小块“黑面加奶酪”,至此可谓酒足饭饱。醋烩牛肉烤蹄膀还有剩余的,绿娣将其打包带走。

“玛格丽特-郝茵斯塔。”艾椿用德国名字叫着绿娣,“今天吃牛肉,我想起了你们德国另一位玛格丽特,她可是位平凡又伟大的女性。”

“艾,您说的我知道,是玛格丽特-赫布斯特,是位女兽医,她十多年前就勇敢的在电视台揭露疯牛病触犯了利益方而遭到无限期解雇,经受许多打击,但是她坚持斗争,终于使带疯牛病的牛肉很难进入市场,玛格丽特-赫布斯特是食品安全的卫士。”

“你们德国的女性时不时有很多名字中有‘玛格丽特’,这在我们中人听来,响亮又性感。”

绿娣笑了。

中饭后,绿娣又带艾椿驱车去了科隆美术馆。

途中,经过一处斑马线,绿娣把车停稳后,她说看下斑马线,这平平常常的斑马线有什么看的呢?奇怪的是竟然还有一些人在看斑马线。原来这里有个故事。斑马线一端有一所小学,早先这里有个学生在这里出了交通事故,另一个学生的家长担心在这个学校读书的儿子过马路不安全,他就买来颜料和刷子,在临近学校的马路上画了斑马线,果然,小学生过马路安全得多多。但是有人检举,这是由私人设置的违规交通标志,制作人得罚款。许多学生家长联名上书市长,为学校边上的斑马线制作人辩护,市长为此专门开会研究此事,会议决定对斑马线制作人不予处罚,并保留这条全德国的唯一的私人制作的斑马线。

艾椿听了绿娣的带感情的对斑马线的叙述,觉得眼前的普通斑马线并不普通,承载着人性和政府议事的民主,并且成了难得的旅游资源。艾椿觉得,中国城市中,凡是车辆压伤或压死孩子的那处马路,都应该用特殊的颜色画条斑马线。记住伤痛,警示后人。

依依惜别斑马线后,驱车去了科隆美术馆。途中在市政府前停留片刻,见市府前有一团人。艾椿问:“是不是上访请愿的?”

绿娣摇摇头:“在我们德国,现在几乎没有到政府上访的,因为我们的司法比较公开和公正,民众习惯通过司法解决问题。另外我国的社会有关组织很有力量,比如说工会组织,能过真正代表工人利益。在我国言论也比较畅通自由,这样民众的意见甚至怨气,能得到及时的表达和发泄。这民众的上访,是因为心中的意见、怨气积累的多,无处发表、发泄,才去政府上访。”

这使艾教授想起国内因为上访的人太多,产生公安机关的机关截访,有关县市甚至专门成立截访队,甚至在京城私设违反宪法的黒拘留所,拘留本地区的访民。因为警力不足,招募雇佣工专干截访。听多卿教授说,他那位妻妹的儿子,给他打电话,说他被河南鹤壁市

本章 共4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