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今生不应有恨 > 今生不应有恨最新目录

第九十七回 真男人奇说旧岁月 弱女子筑梦阳关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但气色不错,劳动长寿啊。

这顿饭艾教授吃的很满意。饭后,小柳送奶奶去午休,然后是清洗整理碗碟,手脚特麻利。她整理完厨房,给艾教授师生俩泡上淡淡的清茶。“我去张老太家一趟,她也在理疗,说让我给她女儿打个电话。一会就来的”

小柳走后杨兵说:“张老太是老年性耳聋,同女儿一起生活,女儿是离婚的,她女儿是月嫂,可能不在家。小柳在社区人缘好,老头老妈有什么事爱找她。”

艾教授夸杨兵奶奶身体好,老人健康就是福。

杨兵说:“奶奶九十三了,去年老家拆迁,父母被安置在临时板棚,我把奶奶接来了。要不奶奶是不愿意来的,奶奶知道我是干什么的。农村老人就怕火葬,其实现在我们那里也不能土葬了。因为有小柳照应的好,两人还投缘,现在是乐不思蜀了。”

“你能找到小柳这个家政,难得难得!工资多少?”

杨兵将椅子向老师移近,叹了口气:“小柳可说红颜簿命中的一位。自小父母离异,谁都不管她,是农村的爷爷将她带大,靠拾荒供她上学,初二下学期,爷爷家的三间茅草房失火,瘫痪在床的奶奶被烧死。爷爷经过这番变故,精神受刺激,整天驼着背,病歪歪的。这一年暑假,小柳所在的农村初中被取消,幷归到二十多里外的大镇一所中学。小柳没法去镇上继续读书,就带着有病的爷爷外出打工,这时才十五岁。”

“乡村不少学校拆掉并到镇上,导致许多孩子失学。”

“我遇见小柳是在离殡仪馆不远的市郊立交桥下,那天我经过桥下,见不少人围在那里,原来一位流浪老头口吐白沫,旁边小姑娘在饮泣。我一下联想到我的爷爷奶奶带着我幼小的父亲出外讨乞的苦难。奶奶不止一次说起,有回父亲病得很重,遇到一位穿白褂的好人,把父亲送到医院。从此,奶奶一见到穿白褂的男人,都会看一眼。小柳祖孙俩本来要离开省城回家的,因为一老一少在外地谋生大不易。”

艾教授立即想到当年他为了同女弟子在一起,远去吴门开小店,老少两人生活的遇到的困难。

杨兵继续说:“开始我以为老人往生了,心想这流浪人的遗体处理属于我们的事。后来知道老人病重,我立刻要来出租车,把老人拉到医院。一检查是胃癌晚期。住医院吧,费用付不起,回家吧,没地方住。这时奶奶正巧来我这里不久,我把小柳的情况同奶奶说了,奶奶说,把祖孙俩接到家里来。”

“人有病,天知否?只有人关心人,没有天关心人。”艾椿大发感慨。

“因为等于一家人了,我们才知道这祖孙俩生活的艰难,小小年龄的女孩生活竟是如此跌宕。离家谋生的小柳在一家小饭店打工,爷爷带病外出捡垃圾,如果不是爷爷的病加重,这日子还勉强能过的下去。他们租住人家的底层车库,每月两百元。”

“南方许多人家的底层小仓库,大多租给打工的一家人住,那不过是有个遮风避雨之所吧了。”

“十七岁的小柳,她的能干,使我的奶奶大为惊讶,自小柳来了以后,我家的卫生大为改观,周围的荒地,她开出一片菜园,这是最使我奶奶满意的。人也很聪明,饭菜做得很好。原来我以为增加两个人,是个负担,事情同我想的相反。小柳爷爷在我家住了不到半年,终因癌细胞扩散而亡。”

杨兵说到这里,眼圈发红:“这位老人,人品极好。胃癌扩散,人很难受,但他硬忍,临走前,还扶着板凳同奶奶在菜园除草。老人走后,奶奶觉得孤单,因为两位老人基本上是同时代人,有共同的穷人话题。”

“你们两家,看来也是有缘份。”艾椿说,“这小柳姑娘,花季生命竟如次多难,好在风雨过后还有晴天。”

“这女孩品质好,她初中一位同学,要她去搭帮行窃,专偷当官的办公室,说是偷发了。她犹豫一阵后还是没有去。”

这时候,小柳回来了:“奶奶该醒了,别让她午睡睡得过长。”

艾椿说要走,小柳拿出一双做工精致的鞋垫:“艾教授,这是我做的,你垫在脚底,走路稳稳当当。”艾椿接过鞋垫,不知说什么好,这小女子真是心有锦绣,鞋垫上修了一枝兰花,栩栩如生。他掏出笔,在一张白纸上写上家庭地址和手机号,交给小柳:“以后你如果到我那个地方,一定到我家做客。”

“您老有时间还来。奶奶可能很快要被杨经理父亲接走,老人家走后,我打算搞个针织小作坊。既能照顾杨经理,还能挣点钱。不过启动资金是杨经理的,没有她的支持是搞不起来的。”

“好!你这一手技能什么时候学的?”

“我妈就是针织能手,她生前就鼓励我学习针织,也许是遗传,我很快就上路了。”

“那我来当你的推销员。”

“那好啊。我绣的几个样品,杨经理拿到市场,很快被抢光。杨经理说,以后家庭作坊还可以做大。”小柳说,“杨经理夸您的字写得好,您能不能给我的未来作坊写几个字?”

艾教授当即答应,杨兵是书法爱好者,书房有文房四宝。便铺开纸,略一思索,一挥而就:春风杨柳针刺坊。

因为心情好,这字写得格外灵动圆润。其中嵌入杨柳二姓,并寓意杨兵和小柳合作愉快。隐隐的意识中,艾椿觉得杨柳二人是偶然又必然的因缘。

“小柳,预祝你的中国梦成真,生意兴隆。”

柳姑娘的眼有些湿润。

艾椿回到郁文那里,说起杨兵的故事,令郁文叹息不已:“这个怜贫仗义的杨兵,应该去官场,这样的人当官知道爱护老百姓。”

“现在杨兵已经当了殡仪馆副经理。”

“我说的主要是政府部门的官。”

“说不定到了政府部门这样的衙门,好好的人会变成贪官呢?不少贪官出身也是穷家,刚当官的时候,也还循规滔距,要为百姓做点事,可是慢慢衍化成贪腐的狗官。贪腐成风不得了,社会贫富悬殊,百姓很苦,这就叫机制有问题。政体改革,就是要把现在容易出贪腐的而且办事效率不高的造成贫富悬殊的政治体制,改变成不容易出贪腐官僚的办事效率高的缩小贫富的政治体制。”

“你说的有道理。现在如此形成规模效应的官场贪腐,怕毛老人家生前也不能料到,他活着时担心的是出修正主义。”

本章 共4页 / 第3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