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今生不应有恨 > 今生不应有恨最新目录

第二十二回旧时日记情何以堪今岁墓碑了却心愿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易倒下。

“谈朋友了吗?”巫红以长辈的口气问。但父亲从来没有问过这个问题,在中国,父亲对儿女感情方面的事,只是心理上关心。

“怎么说呢?”蓝妹好像在问自己,“人家想跟我交朋友,但我知道这事很费时间,我的时间很宝贵,要准备研究生考试,主要是为了以后找一份比较好的工作,本科毕业找工作难不说,找份自己满意的工作就更难。我爸在那么艰难中供我上学,这在农村真的很少,我们这里农村女孩能上大学的凤毛麟角,何况我的亲生父亲已经不在,继父对我这样培养,我的心里真的很感激,我发奋要一心上好学,能有一份收入比较好的工作,才有能力孝敬父亲。所以,我不敢恋爱,时间对我太宝贵。”

“你爸的民办小学教师转正了吧,他的工资养自己还可以。”

“爸的民师转正,是在退休前的事。但他的工资,主要化在我哥一家,哥在打工,干的是苦工,收入少,哥有两个男孩都在上学。如果不是我爸的支持,哥的日子一定过的艰难。我爸对我们真的没有话说。”

巫红轻轻叹了口气。她侧转身望着蓝妹红扑扑的姣好脸蛋:“能在大学里找个男生,还是比较好的,只是要你看实看好。出了校门踏进社会,再找男人,就复杂多了。我因为在特殊的年代,十四岁就下放农村,十八岁的时候,在水里工地上遇到一位邻村的男插友,对我很好,那时我身体不好,他去偷了农民一只鸡,糊上泥巴,在野外烤熟送我吃,那味道真好啊s来他就成了我的男友,其实当时我并不了解他,后来进城后,他投机倒把发了,后来成了老板,有了新欢。所以,能在大学找个彼此了解的人,还是不错的。”

蓝妹点点头;“‘插友’是什么意思?”

“下放插队时遇到的知青朋友啊。”

“我觉得你们那时的生活还挺有意思。”

巫红笑了,感叹一代人真是不了解一代人。

“大娘,我们大搬迁到这里,你不知道吗?”

“不知道。你伯父不在后,我几乎同外界隔断联系,有一阵觉得活着很没有意义。后来,我给你家原来所在的县信访办去过信,问过你们的村庄搬迁到什么地方,但是没有答复。央视《等着我》开播后,我就想到通过这个平台寻找你们,果然找到了。”

“大娘,你和素阿姨都在找我爸,就把一桩多年压在我爸身上的沉冤给浮上水面。”

“素阿姨寻找你爸,我也很感动。而且还来你家探访你爸,是位很讲情义的人,这样的人是值得相交的。我要是早来几天就好了,可惜她来了又很快走了。人和人有时碰面也是有缘分的。”

“我还打趣老爸,说素阿姨对他有情义,怕是前世姻缘。”

“前世姻缘今世不再。我同你伯父一定也是前世姻缘,可是今世处不长。”

蓝妹见触动了大娘的伤心处,便说:“大娘,我给你唱一段我们这里的民谣。”

于是蓝妹轻轻哼起《绣荷包》,十绣荷包,曾经是巫红当年舞台上演唱过的经典曲目,但对蓝妹唱的新词很感兴趣。

“有的歌词要改一改,我们共同修改,可以在你们村的联欢会上唱的。”

就这样随便扯,无主题变奏。

汪苏一直不知巫红的黑色旅行包内装的是什么,原来是她男友老天的骨灰盒。

腊月二十九,过大年的前一天,早饭后,巫红对汪苏说:“我把你哥的灵寝背来了,十年来,一直放在我的卧室,总得入土为安吧。可入土以后,待我百年后,还得你们老远老远给你哥清明烧纸吗?我想,趁我还能动的时候,送你哥回乡,他在地下也就心安,我的心也落地了,你们给他送纸钱也放方便了。”

汪苏想起十年前,是自己抱着哥的骨灰盒,离开中州市殡仪馆的,又是巫红一定坚持骨灰盒由她保管。如今,巫红长途跋涉,背着哥的灵寝来归葬,可见巫红却是有义有情之人。

“很快就是大年了,那就年前送哥到我们父母身边吧。”大搬迁时,汪苏把父母的遗骨带到这里了。

附近有个石料场,汪苏带巫红去那里选墓碑,有大理石和汉白玉两种比较好,巫红选了比较贵的汉白玉,她争着把钱付了。

汪苏拿出随身带来的笔墨,当即在上面写上了“汪天之墓”,左侧下写上汪苏和一儿一女还有两个孙子的名子,巫红的名字也在其中。

巫红对汪苏说:“把我的名字同你哥的名字并排写在一起,可以吗?”语气看来是协商,其实是刚性的肯定。

汪苏立即表示:“大嫂,抱歉,我得重写!”汪苏之所以如此痛快表示同意,是因为大哥总算有个伴,虽然他生前没有名正言顺的妻子。这里的农村,还悄悄的保留阴婚的旧俗,生前是光棍的男人,在农村并不少见,其亲属能够在光棍男人死后卖个夭折的单身女人遗体陪伴他,也算了却一桩心愿。此曰阴婚。

于是汪苏重新布局。汪苏悬臂提笔,拿出平生书写功力,用汉隶写就。墓碑的正中,是“大哥汪天大嫂巫红之墓”,两人的名字是并列的。

巫红舒了一口气对汪苏说:“还有,待石匠打刻好后,在你哥的名字上,不要涂上墨黑的颜色,用天蓝色。你哥走了十年多,以他一生的善行,也该去天堂了,天是蓝色的,而他生前也喜欢蓝色。在我的名字上先不要涂颜色。”

但汪苏这回坚持巫红的名字要用红色,巫红也就同意了。

按照俗例,死去的人的名字上涂上黑色,还在人世的人名上涂上红色。黑色表示隐没,红色表示吉利。

刻石的师傅立即施工,刻字、涂色。

下午,汪苏同义子一起,在父母的墓地旁边挖了个坑,砌了个水泥穴,以便按放骨灰盒。接着,又竖起墓碑。

年三十上午,天气晴朗,不大不小的西风吹拂着年意浓浓的乡村。早饭后,汪苏和儿子儿媳、女儿以及八岁和五岁的两个孙儿,还有狗狗小妹,同巫红一起来到墓地。汪苏抱着哥的骨灰盒,小心翼翼的将哥的灵寝放入水泥穴中。另外还有个小锦囊,里面是汪天生前很喜欢的狗狗忠忠的骨灰,放在主人的一侧。然后盖上块水泥板,汪苏的义子用水泥封好。

冬日的丽日照着汉白玉墓碑,名字上的海蓝色和洁红色,更为亮丽。

巫红读着他

本章 共4页 / 第3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