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殡仪馆开追悼会。时间是()。悼念现场在党百姓养老院和市动物园两个地方。
几乎每句话都概括秦根人生中的某件重要经历。他生于三十年代,正是中华民族多事之秋。他逆潮流而动,娶下了妻子内侄女,够独立特行。当了动物园长后,以动物园为家,悉心照应动物。根据自己的经历并用几年时间调查,写出了《日寇在山东的罪行》。
艾教授实事求是写出的讣告,不同于八股式的讣告。
但是讣告上没有开追悼会的时间,不能马上张贴,原因是火化日期还没有确定。
秦根在殡仪馆的后事安排,完全由殡仪馆馆长杨兵一手操办。那一阵不知怎么回事,殡仪馆业务特忙,遗体扎堆往殡仪馆送。竟然一天中送来十一个亡者,六个是老人,五个是中年人,中年人中有三个是常年加夜班,突发心脏病。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责任重,压力大,老板为自己的腰包,让员工拼命加班,青年人还能顶住,中年员工身体架不住长期的高负荷,他们的猝死在现代社会已成常态,
而殡仪馆一只中年火化炉也经不起高负荷,又出故障。这样,影响了烧人的进度。按照先来后到的程序,秦根得排在六天以后,但是秦根的女儿秦谢已经来到中州市,秦谢是刘抗日的遗孀,她接替了刘抗日,继续经营民办抗日馆,比较忙,不能在中州市呆长。艾椿同杨兵协商,能否提前火化秦根?杨兵先是很为难,他这个人之所以威信较高,在于他秉公办事。但是,因为是栀子养老院的事,还是提前了两天火化。
火化日期确定后,艾教授便用有点不太听话的右手,用毛笔写好讣告。毕竟是书法家的手迹,加上伤感,字字带感情,众人叫好。
栀子的表妹把它张贴于养老院外。上午贴出不到一小时,就被人揭走。是讣告内容独特还是毛笔字吸引人?栀子只好再去打印张贴。
参加追悼会的人并不多,原因是秦根退休近三十年,早已淡出人们视野,而他原来单位内外的朋友,大都已经离开人世或因瘫痪难以行动。追悼会人多或少实在是无关紧要,即便不开又怎样?一些有识之士,已经在生前立下遗嘱“三不”:不贴讣告,不开追悼会,不留骨灰。真正是洞达生死。
栀子因为要去市民政局开会,没有去殡仪馆悼念秦老。
秦根的前妻谢晴没有来,她也是六十以上的老人了,女儿秦谢说她妈血压高,还要照应刚刚上学的外孙,就是刘抗日的遗腹子。
值得一提的是素娘,也出现在追悼会上。她本来要随香教授一起走的,但她坚持要送秦根。她觉得秦老的死,自己有一定责任,如果她能反应快些,辅助秦老不跌倒,老人还不至于出问题。其实秦根的死,是心脏功能严重老化,同她无关。当然,他不跌倒,可能还能苟活一阵。但是秦根一百六十斤的体重,只有九十斤重的素娘,她能扶得住山一样倾倒的秦老?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追悼会结束,各回各的家。
艾教授想到的是应该请一请素娘,素娘来中州的行止,使艾教授刮目相看,他特地请素娘吃了一顿饭,邀栀子、甄伊和巫红作陪,而巫红和素娘都是同他的弟子汪苏命运牵连在一起的人。席上这几位中年女子,都是侠义之辈。上了两瓶干红,栀子坚持不让艾教授喝酒,以茶代酒。因为秦根一走,艾教授心里不平静,他的心脏也不是太好。
艾椿笑着同意了,能理解栀子的关心。说实在的,栀子对他的关心,某些方面胜于女儿米米的关心。米米当然是个孝女,但她已是人家的媳妇,在国外的儿子有了孩子,米米能不去照应?
“我真的很高兴,来中州结识了艾教授和栀子院长。”素娘举杯。
“你的右手没事吧?”艾教授问。素娘的右手在秦根的大手中紧拽了一阵,他就是不松手。
“没事,说也奇怪,原来我的右手背上一根筋前一阵时常隐隐作疼,去医院也看不出个名堂。经秦老这一拽后,右手有半天多有点酸麻胀,秦老的手特有劲。但是,一天后酸麻的感觉没有了,连手背上原来那痛的地方也好了。”素娘摇摇右手说。
“要是秦老的手不松开,你就苦了。”巫红说。
“那也没什么,我就同他一起去医院。”素娘说。
“你真是同秦老有缘。”甄伊叹息说。
“只可惜他人不在了。”素娘有点伤感。
巫红不希望这个诚谈伤感,便说:“要是香教授没走,在这就好了。”
“香教授这个人,我看他的面相是慈善之辈。”艾教授对面相学有些研究。
“那艾老看我的面相如何?”甄伊问。
这个诚,能说不吉利的话吗?席上几位女人,论面相都几乎颧骨略高,女人颧骨高,大多苦命。但就眼前的几位,面相就栀子最好,最不好的当属甄伊。
“都还不错,虽然你们的眉毛略为下行,人生之路有些坎坷,但你们心地善良,晚年结局都尚好。”艾老有鼻子有眼的说。众女人叹息一阵,又都高兴,谁都希望晚年别太糟糕。
便宴结束,客人走后,栀子扶着艾教授回去,因为离养老院不远,两人就步行。
“饭桌上,你怎么没有说话?可是哪里不舒服?”艾椿问栀子。
“没有,我看她们都是你的客人,难得有这样的聚会,多留点时间让客人说。”
“这个素娘,难得一个真情善良的人,可惜不在中州,是位可交之人。”
“这样的人多些,也增加我们对生活的信心。”人的信心指数,的确同好人的指数成正比的。
“艾伯,我这几天,老在想秦根伯伯前一阵很郑重对我说的一句话,‘一旦我病了,病加重,就快送我去医院。’我曾想,难道老人家不信任我?后来一想,他是为我们养老院着想,不希望自己老在养老院。党医生那房子,如果继续办养老院,就很难。这个所谓吉房和凶房还真影响人的心理。”
“老秦这一辈子,我看是二八开,自小当儿童团员,就参加抗日。他是1949年前参加工作,当享受老干部待遇,但他的档案后来被单位弄丢了,不能算离休干部,他也不争不吵。他一生中干什么工作,都很认真。如果要说有什么欠缺,就是不该同原配离婚,再娶妻子的内侄女。因为除了年龄差距大外,他的平民经济,也难以支撑,老夫少
本章 共4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