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老板又拿了盆文竹过来,而杨财主却也不反对,反而高兴。真让他百思不得其解。忍不住,他问了杨财主:“叔叔,我搞不明白,让周老板拿掉石菖莆,而她反而又拿来了一盆文竹……”喜娃打小就跟杨财主,杨财主也没拿他当外人,所以喜娃都叫杨财主为叔叔。
杨财主听罢哈哈大笑:“你枉跟我那么多年!连这都不明白!告诉你,口字里面一个木是啥字?”
“是困字。”喜娃回答道。
“这就对了,困字对生意买卖人来说是很忌讳的。石菖莆虽属草本,属阴木,但阴木也是木呀,一个室内放一盆花草难道不是困字?而放两盆就不一样了。……周老板虽是女流,但她的才智可不是一般人可比的……我没看错的话,她定是个女才子……”
喜娃拍了拍头说:“我怎么就没想到这层呢?”心想这倒也是,周老板既然能参透杨财主的心思及含义自然也是不同凡响之人。
喜娃练了一会算盘,大家也都睡下了。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早,大家漱洗了一番。杨财主让喜娃去船上叫艄翁来用早餐。他到了江边,只见周老板的女儿在洗衣,两人相视都笑了。喜娃说:你妈昨晚没为难你吧?”
“被她识破了,知道下联是你想出来的,把我骂了一顿,罚写字两板!”
“其实你妈也是为你好,……”
“我知道,就是让我觉得很严。”
“我要叫艄翁吃早饭了,以后有啥难只管告诉我。”
“你卖完大米后不就回去了吗?到那里找你?”咳,你叫啥?”
“这倒也是,不过我会常来这里的……我叫喜娃,你呢?”“我叫林婕”。
早饭后,他们在周老板的带领下,把大米运到了王客官的酒坊。酒坊主管见大米还好,且又是初次交往,就略高于市面的价格收了下来。过了称,结了帐,喜娃忙里忙外的。杨财主喝着茶笑眯眯的,心想:这喜娃在他的培养下,终于可独挡一面了。
周老板看到喜娃如此干练,赞口不绝。晌午时分,一切都办理妥贴,回到客栈。吃过午饭,杨财主结清了旅费,就打道回府了。
四、喜娃结婚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转眼间就到了六月初了,打下的麦子都进仓了,那年麦子特别好,杨财主又准备运到黄水县卖。时令正值夏种,喜娃自然脱不开身,但杨财主实才离不开喜娃,喜娃思量再三,决定送杨财主到白滩江麦子装船后回来。到底是农忙夏种,插秧、种豆等不能失时令呀!
两天后,杨财主卖了麦子回来了。他兴高采烈地带回了一个天大的喜讯:“经王客官作伐,兴隆客栈周老板要把女儿许配给喜娃!”杨财主说着清了清嗓子说:“我也不敢贸然答应,这事我要听听你的意见。”
喜娃心想,这姑娘实才不错,自己也很喜欢。但是自己山上三间破房,及年近七旬的父母,凭自己这点微薄之力,娶妻谈何容易?人总要讲良心,我不能让她跟着一辈子受苦。
“你咋不说话呀?这种天上掉馅饼的美事,你总不该拒绝吧?”
喜娃黙不作声。
“至于彩礼、结婚费用这些事我会帮你打理的,房子,后园的两间瓦房就归你住了。”杨财主说。既是亲戚,帮了你也不是外人!
喜娃见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自然也不好反对,当下就应承了:“既然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而我啥都不懂,一切都凭叔叔作主。”心想,这辈子要是真的失过这个机会,日后可能就难了。真所谓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不如答应了,日后加倍报答他就是了。
过几天,杨财主又要运麦去黄水县了,他备了份彩礼顺便去兴隆客栈把这亲事给定了下来。……杨财主作主,双方择个吉日,就把这婚事给办了。
光阴荏苒。转眼间,一晃,一年多就过去了。喜娃和林婕两口子恩恩爱爱,还生下一个胖小子。杨财主也没把他俩当外人。象一家人一样和和睦睦,喜娃是个知恩图报的人,每天在田间劳作,起早摸黑。心想,人常说大恩不言谢,只能放在心里把自已一生的精力奉献给杨财主。
可是好景不长。喜娃的父母原来在窝山家里靠砍竹子编竹篮扫帚过日子的。一天他父亲在砍竹子时不小心从山崖摔了下来,摔断了脚骨。常言道伤筋动骨百廿日,得四个多月的浆养。没法子,喜娃只得向杨财主请假。回家服侍父亲。四个月待父亲伤好后再来横渡。于是带了老婆儿子回家不提。
却说周老板自从嫁了女儿之后,日夜思女心切,但因新招的小工业务生疏,急需培养,于是一拖再拖,直到有了外甥,想去横渡看望,但是客栈里实在放心不下,只好又搁了下来。现在听说亲家翁摔断了脚骨,再也无法再拖了!于是,她备了两份礼物,一份是给杨财主的,另份是看望亲家翁的。还给外甥买了一些衣裤鞋帽之类。
她一路舟车劳顿到了横渡时,己是傍晚时分。杨财主热情地款待了他。并告诉她喜娃和林婕已回老家窝山了。
当夜,周老板就在杨财主家住了下来,第二天,杨财主让管家也带了点礼物借送周老板上山之机看望喜娃他父亲。备了顶轿送周老板上山,以尽地主之谊。
那是个夏未秋初的上午,秋风徐来,沿途风景如画,周老板坐在轿里心旷情怡。心想,自从老公去世之后,含辛茹苦,把女儿拉扯长大。现在嫁了个精明强干的女婿,对死去的老公也算有了交代。白滩县地处丘陵地貌。窝山,在周老板想象中,无非也是靠山的村庄。而现实的生活中,往往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周老板也不例外。近晌午时分,他们一行慢慢进入“鬼叫崖”山口。时值秋初,秋老虎肆虐,晌午这天气竟暴热起来。山路开始陡峭起来,没想到正在这紧要关口,其中一个轿夫竟崴了脚,抬不成轿了,没办法,周老板只好下来步行。
五、周老板哭山
原来清朝妇女从小都开始裹小脚的,妇女以脚小为美。周老板也不例外,裹了小脚。裹了小脚走路不行,走山路更不行。炎热的山气浸来,令她不觉大汗淋漓。没走几步,脚又疼痛起来,她禁不住大哭道:
“我只当是:横渡富蔗大谷堂,鱼米之乡闻四方;
怎晓得:山道漫漫陡又高,窝山山头爬不上!……
走三步来停两停,气呼喘喘何时了……,
本章 共5页 / 第3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