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竟存不存在呢?然后就像前面所讲的中观思维方式一样,把外表的皮肤分解为空性。接下来,我们又可以进一步思维,既然在外表找不到,那它是不是位于中间或者内部呢?内部有什么呢?每一个看过天葬、学过解剖学、学过人体结构的人都知道,里面无非是一些肌肉、骨骼、骨髓、心脏、肝脏等组织与内脏器官而已,然后,我们又可以将它们一一分解,直至全部分解为虚空。
如果又有人认为:虽然没有位于外表与里面,那它是不是位于中间呢?那我们就要问,除了外表与内部以外,究竟什么是中间呢?所谓的中间,只是一个相对的抽象概念而已,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确定的“中间”。……这样观察以后,就在身体的里里外外都找不到心的存在之处,因为心本身就是无形的,要给它确定出一个位置是很难的。
这不是“没有找到”,而是“找到没有”,也即找到了空性。
然而,虽然有些人也找了,却没有找到这种感觉,所有的方法都尝试了,还是对空性一窍不通、毫无知觉,这种人肯定是加行没有修好。此时就应该将以前所修的加行数量归零,从人身难得、死亡无常等起点开始重新修加行。只要坚持这样修持下去,以后一定会证悟的。
上述三种不同的空性修法,大家既可以任修一种,也可以三种同时并修。如果想证悟,中间的方法是最直接、最容易证悟的,但因为这种方法没有很多的思维,所以对有些人来说也不适合。对这些人来说,就要先通过思维的方法来打牢基础,然后再修不思维的方法。
另外,本论还提到,在修空性的时候,我们有可能会对空性的念头产生执着,会认为包括身体、精神等其他东西都不存在,唯独剩下了空性,只有空性是存在的。
如果空性实实在在地存在,那它又是如何存在的呢?这种观念是不堪一击的,因为世上本身就不会有一个实有的东西存在。如果认为空性存在,就成了一种执着,所以必须要放弃,对空性也不能有执着,但这是最终放弃的执着,首先能够证悟空性,就已经很不错了。
看到这一段时,基本上对空性修法的描述就告一段落了。我想,如果万老师在此处的话,他看到这一段,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这里有一个最好的哲学辩论,在逻辑学发展史上,也有类似的辩论,几乎可以形成一个经典的案例。我想象着我跟万老师辩论时的发问:“万老师,你觉得空性是否真的存在?”
如果他说不存在,那为什么佛教多次强调空性,难道是佛在撒谎吗?况且,空性从理论上说,确实是可以证实的。前面所说的一大堆道理,都已经证明了空性。如果不承认,那等于推翻了佛教的大量经典。
他如果说存在,那就犯了逻辑上的毛病。一个什么都没有的东西,以什么方式什么状态存在?没有的东西能够存在吗?这个问题在逻辑上,是两难的,如同自己抓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提起来。
我还真有冲动,想给万老师打个电话,结果在找手机时,发现自己的腿已经坐麻了。手机时间显示,此时已经是深夜,我在床上打坐看书的时间,已经超过三个小时了。
这真是不知不觉的、了不起的、时间上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