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新中华的奋斗 > 新中华的奋斗最新目录

第二四八章 民族气节(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

英国外交家马戛尔尼对明末这段时期的凭借,可谓是一针见血,特别是那句‘而是文明与野蛮、进步与落后的斗争,关系到中国后来几百年命运的一场斗争’,但奈何,中华民族的命运,在这时被来自通古卡斯一群野蛮部落给强行改写了,才有了后来中华名族耻辱悲壮的近代史。

长干秋老落潮初,一棹秦淮碧玉蕖。

独向新亭挥泪别,江南惟有管夷吾。

朱兴霖看到此处,已经无法用言语对史可法可歌可泣,铮铮铁骨的民族气节精神进行评价了,只能引述上面的诗句来抒发自己对史可法的敬仰。

朱兴霖打算此次北上南京,一定要见到这为举世的民族英雄。未来要想办法把史可法找到麾下,虽然以史可法的个性必然认为朱兴霖等美洲人也是乱臣贼子一类人,想把史可法招入穿越众,为穿越众所用,难道相当大。但朱兴霖还是要想尽一切办法试一试,至少也要保存他的性命。不让他英年早逝,以前没这机会,但现在对于朱兴霖来说,机会就在眼前,他是无论如何都不能不做,也不管,算是对自己心中敬仰的民族英雄也好。

张煌言(1620—1664)南明儒将、诗人、民族英雄。字玄着,号苍水,汉族,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崇祯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南京失守后,与钱肃乐等起兵抗清。后奉鲁王,联络13家农民军,并与郑成功配合,亲率部队连下安徽20余城,坚持抗清斗争近20年。至清康熙三年,见大势已去,隐居不出,被俘后遭杀害。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充分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

张煌言出身于官僚家庭,父张圭章,天启四年(1624年)举人,曾任山西盐运司判官,官至刑部员外郎。母赵氏,于张煌言十二岁时病卒。煌言少有大志,“慷慨好论兵事”,十六岁参加县试,加考骑射,三箭皆中,与试者无不惊服。崇祯十五年(1642年)中举人。弘光元年(1645年),与钱肃乐、沈宸荃等人起兵抗清,奉鲁王朱以海监国于绍兴,授翰林修撰。后清兵破钱塘,随鲁王逃至浙闽沿海,入据舟山。

1646年五月,清征南大将军贝勒博洛乘虚突破钱塘江,绍兴、杭州、义乌、金华等城相继失守,宗室乐安郡王、楚亲王、晋平郡王在金华殉国。鲁王则在石浦守将张名振护卫下自台州出海到达舟山,张煌言随即赶回鄞县故里,与老父、继母、妻儿子女诀别,追随鲁王一行至舟山。但舟山总兵、隆武帝所封肃虏侯黄斌卿却拒绝接纳,鲁王只得逃往福建长垣。不久,鲁王去厦门,张名振留舟山待机。张煌言与张名振待局势稍定后,重返浙东与舟山地区,组织招募义军。而张煌言被鲁王加授右佥都御史之官职。

永历元年(1647年),清苏松提督吴胜兆欲在苏州反正,起事前联络定西侯张名振支持。张煌言劝张名振援吴胜兆,张名振遂命张煌言为监军,徐孚远副之。于四月初六自岑江(即舟山岑港)出发。不料四月十三日在崇明岛外遇风暴而大败。总督浙直水师户部左侍郎沈廷扬、总兵蔡聪(黄斌卿之妻舅)等将领十余人上岸后被清军俘获,于七月初三就义。而张煌言也因“飓风覆舟,陷虏中七日,得间行归海上”。在途经黄岩时,又被追赶的清兵“围而射之”,张煌言“以数骑突〔围〕出”,自此他“益习骑射”。并在浙东招募集结义军于上虞县平冈寨屯田拒守。其时,“诸山寨多出劫掠,独煌言与王翊履亩劝输,戢所部勿扰民”,深得民众拥护。

1648年,郑芝龙降清,清兵占领福建,隆武帝被杀。1649年,张名振袭杀黄斌卿,鲁王正式驻跸舟山,在定海开朝建庙。1651年(永历五年,清顺治八年),张父去世。逢此父丧之际,清军浙江提督田雄乘机致书招降,被坚决拒绝。

1651年7月,清将张天禄出崇安分水关,马进宝出台州海门,闽浙总督陈锦全军出定海,分路进攻舟山。张名振、张煌言等奉鲁王入海出兵吴淞,牵制清军主力。大学士张肯堂、安洋将军刘世勋、荡北伯阮进、左都督张名扬等留守。九月,陈锦趁雾攻陷螺头门(即蛟门,亦名定关),阮进战死。清军围城十日,城中火炮俱尽,继之以巷战,刘世勋战死,大学士张肯堂自缢于雪交亭,张名振弟张名扬被执不屈,张母及家室等数十口皆自焚。此役舟山军民死难者达人,合葬定海城北龙峰山下。事后,清将自承:“我军南下,江阴、泾县、舟山三城,最不易攻。”

舟山失陷时,张名振、张煌言等正在海上,乃不得已保护鲁王暂避厦门,依附郑成功军,联合抗清。郑成功令入金门岛安置,仅按月供给猪肉、大米之物,而“修寓公之敬”。张煌言见此状,尝对郑成功说:“招讨(郑成功)始终为唐,真纯臣也!”郑成功回答说:“侍郎(张煌言)始终为鲁,岂与吾异趋哉?”故张、郑二人虽各事其主不同,但其交谊却颇牢固深厚。

1652年二月,郑成功围攻海澄,击败来援的清浙闽总督陈锦。三月,郑成功攻诏安、南靖、平和,围困漳州达八月之久。陈锦领兵增援,被郑军阻击于漳州灌口。其间,家丁库成栋刺杀陈锦,将首级送给郑成功。十月,固山厄真金砺率援军解围,郑成功退守海澄。1652年冬,张煌言秘密回到吴淞、天台,联络各地抗清斗争力量。1653年春,张名振带兵进入长江,郑成功派陈辉等领兵二万,进屯崇明,攻破镇江,登金山,遥望南京,拜祭明孝陵。因长江上游约定响应的孙可望部没有动作,遂退兵到崇明平阳沙。十二月,崇明清兵万人,乘冻涉江来攻,张名振、张煌言亲自领兵左右冲击,杀伤清军甚众。

1654年正月,张名振、张煌言与陈辉等会合,率海船数百艘,再进长江,攻瓜州、仪真,直到燕子矶(南京江边),等待上游消息。四月,见上游动静全无,便率水师东下,进攻崇明。郑成功派陈六御、程应蕃增援,复进镇江,焚毁小闸,到仪真烧粮船六百只,获船只达五百艘。张名振还带沙船六十只,泛海到登莱,远及朝鲜沿海。1655年,张名振与张煌言合兵三入长江,抵燕子矾,因兵力单弱,无功而返;同郑成功部甘辉、陈六御等收复舟山,张名振缟素入城,遍觅母尸,哀动三军。岁末,张名振猝死。据说是食物中毒,或疑郑成功部属所为;另一说为“疽发背而死”。

本章 共3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