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崇祯十三年 > 崇祯十三年最新目录

第五卷 安内攘外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沙哑的声音:

“记住,不要告诉任何人!包括你四叔!

你只管走,越快越好。这事以后我来给你四叔交代!

次那批货太多,蜀王府没拉完,最近可能还要来。你去帮着交货,然后悄悄找到他们首领,给他说,陈怀年有绝笔信报与世子得知。这事情这么隐秘,他们首领必定是世子亲信,他有办法把你送过去!

见了世子,你只管磕头!他要你做什么,你做什么;他问你什么,你老实回答,知道什么说什么,不知道的别瞎编。明白了吗?”

“知道了,二叔。我照你说的做!”

陈仕达知道,这是他二叔最后的心愿。大股泪水从他眼眶涌出,滴在陈怀年干瘪的胸脯。

“给二叔起誓,当着陈家的列祖列宗起誓。你将来一定要光宗耀祖,重新复兴我陈家!”

“我给二叔发誓!我给祖宗发誓!”

“记着,去看看你的兄弟!你走吧!”

陈怀年的双手松开了。他疲惫地闭了眼睛。

陈仕达依依不舍地又看了看这个像父亲一样把他养大的人,狠狠心,用袖子擦干了脸,转身出去了。

……

第二天一早,陈仕达背着包袱卷,搭一卷毛皮,肩头斜挎猎弓,手拎着山鸡,与几名山贼伪装成贩卖山货的猎户,来到了邛州城西白鹤山下的一座小院里。

白鹤山顶有一座千年古刹,名叫白鹤寺,这座小院便在山进香的山路旁。

小院有三面的土墙,还有正房、厢房、耳房、罩房等土坯茅草屋七八间。门外当道处有一小块平坝,罩房开墙改做了临街的茶铺。

这处建筑远看简陋破败,但走进里面,却发现空间够大,可以充作库房。陈其赤新场镇大败,数千官军遗弃的兵器衣甲粮秣的剩余部分,秘密贮藏在这里。

山顶的白鹤古刹,为这里提供了相对安全的环境;毗邻道路的条件,使小院成为土匪和物资进出大山的佳转站。

当然,过往停留的进香游客,也使小院成为了土匪们知晓外界重要的信息窗口。

人多眼杂,陈仕达初到此处,没有轻举妄动。联络用的信号两束菖蒲挂出去了许久,那边的人也没有来接头。

数日之后,几名香客从古刹归来,途径临街茶铺落脚休息。从香客们的口,充当跑堂的小匪得知了一个很有价值的消息。

邛州最近人心惶惶,至官府,下至百姓,议论最多的热词只有一个:蜀府新政。

佃户们最关心这五成租佃例能不能落实,很多人已经交了去年的秋粮,后悔得跺脚;

地主们痛骂新政为乱政,什么五五分成,什么强制征购,什么一刀切,都是蜀王府那对奸夫淫妇掠民害民的又一项确凿罪证。

书生们对限制州学、县学生员人数和待遇这两项最为痛恨。至于让他们服役当丘八,他们有如节妇逼嫁一般——誓死不从。

至于官府,当然扯出了朝廷的成法做挡箭牌,明确拒绝了布政司的行。

百姓们传言,邛眉两州的弹劾奏疏已经快马发往京师,还附带了邛眉士绅鲜血写的万民折。

蜀府新政所造成的省地对立,对于久困于大山的一部分土匪们来说,那是个天大的好消息。他们迫切地想知道,这种对立的局面会对自己的命运有什么影响。

道听途说的消息是不可靠的。

小院的土匪头子当即决定,第二日亲自带人进城打探消息。陈仕达作为当家的亲侄儿,自然也要去。

第五百零七章

潜流暗涌(二)

第二日早晨是一个浓雾天。

山谷涌动着大团大团的白色棉絮。团雾翻滚着,冲撞着,一路向山下的平原涌去,吞没了田野,吞没了城市,也吞没了路的行人。

在这晨曦之雾,土匪头子领着陈仕达再次装扮成进城叫卖山货的猎户,踏了进城的小路。

白鹤山距离邛州城并不远,大约只有六七里。走了小半个时辰,到了邛水的石桥。过了石桥,便是邛州城西门外的千亩荷塘(注一)。荷塘的尽头,便是邛州的西门。

天色已经大亮,可不知为何,城门迟迟未开。等待进城的人群,满满地挤在了城门口。

两人一见正好,连忙混在人群之,听人议论。

不到一会儿,他们在七嘴八舌的议论声得到了想知道的大部分信息,如邛眉官军的去向,如邛州王庄傅(元览)庄头的去向。

土匪头子当即决定不进城了。先折返白鹤山,尽快赶回山寨报告。可在此时,薄雾响起了零碎的马蹄声。

“占住桥头,把人都围住了!”一个巨大声音压倒了百姓惊慌的叫声,显得格外粗旷、响亮,“老子缺兵少将,老天爷正好送来些精壮!”

“你快跑,把消息带回去!老子留下来,看看是吉是凶!”

在蒙蒙白雾的裹挟,那土匪头子一把将陈仕达推下了荷塘的岸堤。

荷塘连通了邛水。陈仕达借助荷叶的掩护,终于游到了邛水边。

邛水汇集了山涧溪流,虽然不深,但冰澈刺骨。陈仕达涉水过河,冻得全身僵硬,嘴角乌青。等他在薄雾撞撞跌跌逃回白鹤山下的小院,孰料留守的人已经先行得知他们出事的消息。

原来土匪出门打探消息,总是一队两组。一组人露面办事,一组人殿后接应。

殿后接应的人看见大队官兵带着绳索疾驰而来,堵住了邛水石桥,情知过桥去的人被包了饺子,连忙逃了回去。

两边一对消息,情况完全清晰了:

邛州千户所急于抓夫,起因正是邛眉官府对抗蜀王府和巡抚衙门的新政。

王府军已经占领了邛州以北的大邑县,王府在邛眉两州的王庄已经全部撤了。两者之间会不会真的打起来,谁也说不清。

不过,邛州官府急于扩军,这对于生活困顿已久的土匪们,或许还是个机会。土匪们碰头一议,觉得应该马派人回寨。陈仕达作为二当家的亲侄儿,是回去报告的最佳人选。

只是陈仕达惦记着二叔的嘱托,便推说他在跳河逃跑时扭伤了脚,走不得山路。

土匪们不疑有他,便留下陈仕达和另一名充当跑堂小厮的土匪看守小院和里面藏着的武器,其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