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丰碑 > 丰碑最新目录

第二十一章 初探六孔桥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蛙跳行动的下一个目标是哪里?”说到打鬼子,程志远好像有使不完的劲,这不?火烧竹篱笆行动刚刚结束,他又向陈新征求起下面的目的地。

“下一个目标?放哪里呢?六孔桥,怎么样?”

“好,把它断掉可就断了鬼子的南北交通线了”程志远一拍大腿兴奋地说。

六孔桥位于通扬河上,是连接苏南苏北的枢纽,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尤为显得重要。

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美军对日作战,随着越来越多的日本海军被赶进深海海底,日本的西太平洋海军实力名存实亡,海上运输线被美国海军切断。此前,日本本土的大量战略物资需要掠夺,中国东北的煤炭和木材,东南亚的橡胶,有色金属和石油,都需要海军才能进入日本本土,现在玩儿完了,美国人的潜艇都到了台湾海峡了,别说军舰了,只要是挂着膏药旗的,一律击沉。

海上运不过来了,又不能不用,毕竟战场上消耗太大,需要补充啊。于是日本人想了个笨法子,在中国东南大陆,打通一条横贯南北的交通线,大批日军南下作战,史称豫湘桂战役,这也就是第三次长沙会战的由来。日军希望把从东南亚掠夺来的物资,在越南装车,然后进入中国,通过铁路进入东北,从东北装船,运回日本。避开上海和青岛等港口,主要考虑到那里到日本的海上运输线过长,容易收到美国海军的打击,所以选择了大连港和朝鲜的釜山港来周转,这样虽然路上运输线长了,但是海上运输线缩短了,终于可以应急了。

而从江南掠夺的物资则通过南通姚港装车发往徐州,从徐州往连云港转运。这样一来,位于通扬河上的六孔桥就成了日军转运物资的重要通道,更显得这一咽喉要道的重要性,为了缓解日军物资运转的压力,日本人从新修复了通州车站,不过通州不再作为中转站,只作为过站的维护站。隆隆的火车,震动了150公里之外的陈新,他也想趁热掺和掺和。想掺和可以,但是想成功掺和就不容易了,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六孔桥,谁都没去过。说句实话,去趟通州都觉得够远的了,现在突然要跑到更远的地方,玩大的,你有那本事吗?鬼子肯定不会欢迎陈新再次送礼来的!

制定方案前,陈新决定去看看,可日本人可不喜欢他们的地盘随便参观,想去没那么容易。亮子建议陈新,到时候可以让季老板帮着办几个良民证,他们借口去南通采购杂货,从平潮上车,这样就能全貌考察沿线的情况。这个主意确实不错,节省时间不说,还省鞋,毕竟从雉水到六孔桥,最近也需要步行150公里,得走多久了。陈新马上让亮子去办,现在季老板办个假证,就跟玩似的,雉水简直就是他自己的了,小野每日借酒浇愁,井上也懒得多事,整个雉水,就季老板一个人干事,而且净干些损公肥私、造假盈利的事,搞得日本人也没脾气。

很快就搞定了3个证,其实搞定几十个都行,这就是实力。陈新跟程志远商量,这次他要亲自去,带上张排长和二黑,大家见过世面多些,容易应付突发事件。程志远还是有些舍不得,毕竟是冒险,他现在离不开陈新,想自己去,但又觉得陈新的话在理,自己确实没见过多大世面,只好同意,临行前叮嘱二黑,陈新就交给他了,如论如何不能出意外。他们准备了些钱,当然都是季老板贪污受贿来的,搞了些像样的行头,出发。

没到通州,陈新一直怀疑亮子的话,到了一看,才傻眼了,都过去这么久了,这里还是一片废墟,好像地震了一样。即使知道是自己干的,陈新也被深深震撼,这再次坚定了他要袭击六孔桥的决心。虽然车站一片荒凉,但是并没有影响运输线的繁荣,来往的车辆很多,仿佛比过去还要多些,这让陈新非常意外,其实他不知道,这条运输线正承担江南物资内运的重任。而他盯上的六孔桥,现在已经成为日军在华战略中的咽喉。在随后的考察中,陈新更加认识到这一点。

经过严格的盘查,他们才在平潮上车,目的地是姚港,为了保证能在白天观察整个运输线的运输情况,他们赶得是半夜的车,等到列车到达南通的时候,正好是黎明。南通比通州忙碌多了,盘查的也更加严格,陈新亲眼见到,几个证件不全的人被宪兵当场处决,真是触目惊心,可见日军的谨慎程度。陈新没有被过多刁难,源于他们的良民证,季老板给他们办的是特级良民证,普通的证件估计是过不了关的。

为了便于观察,他们选择了二等车厢,据说三等车厢没有窗户,估计车票就白费了,二等车厢管理不是很严格,但一旦经过紧要地点,都会有乘务人员来提醒大家,把窗户的帘子拉上,一旦被外面警戒的卫兵发现有人通过列车车窗偷窥,可不是闹着玩的。陈新估计坐在窗口,把帘子留下一个缝隙,通过缝隙向外观察,他觉得很不方便,但即使是这样,看到的场景也让他感到紧张。整条铁路线都被警戒了,一旦经过桥梁和涵洞,还有卫兵在两侧驻守,铁路线上,不时有巡逻队经过,在视野范围内,几乎没有盲点,无从查收。列车行驶了一个上午,晌午的时候到达姚港郊外,那里就是六孔桥,说是6孔桥,其实桥很长,看不到下面有多少桥墩,但是可以清楚的看到,这里是日军防范的重点。桥头有桥头堡,甚至架设了高射机枪阵地,重机枪更是很多,即使白天,桥上也有巡逻队在活动。陈新通过缝隙向河边望去,河的上下游都有鬼子的堡垒和警戒点,显然是防止别人通过河道进入桥下搞破坏的。这里河面很宽,是很好的爆破点,显然日军也不白痴,防守的滴水不漏,估计连见缝插针的机会都没有。

陈新很是迷茫,不经意地向远处望去,不远处的军山上,他看到了日军的碉堡,这让他大吃一惊,看来徒步涉山来考察是非常危险的,其实赵参谋不知道,明堡只是摆设,在明堡的下面,是日军的驻垒,里面除了有机枪,还有射程足以威胁整个桥面的大炮,日军把6孔桥不仅仅作为防卫的重点,也成为封锁新四军进入苏南的咽喉,一旦战局逆转,他们就可以凭借驻垒,封锁六孔桥,组织其它部队通过姚港进入海上。这些陈新看不到,只有日本人自己明白,庞大的驻垒绵延数公里,且有好几公里的战略纵深,想利用六孔桥,就必须破坏驻垒,想破坏驻垒,没那么容易。

为了保证驻垒的万无一失,华中派遣军特意从关东军调来了黑龙江虎头要塞的设计人员,参与设计和施工,难度虽然很大,但是错综复杂的地下交通网

本章 共3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