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络,明堡暗堡相结合的火力配系,这些都是辅助性的,最核心的是隐藏在底下的炮兵阵地,大炮只露出炮口,而且被山上的树木掩盖,根本观测不到,几个炮兵阵地形成第次火力打击,可以迅速炸平六孔桥,并且封锁河面,想搭浮桥过河,休想,除非拿下山上的驻垒,可惜拿不下来。这是日军攻守兼备的如意算盘,也充分体现了日军最高层对战局的担心。
陈新不知道这些,他只能接着找,但火车一直到姚港,已经下午了,再没有发现更合适的地点,他知道,那些小的桥梁和涵洞,虽然容易破坏,但也很容易修复,估计不会给整条补给线带来多大的影响,反倒会打草惊蛇,得不偿失,现在看来,他们的首要目标就是六孔桥,怎么能在没缝的地方插进针去呢?
在南通呆了几天,象征性地采购了些货品,陈新决定赶紧回去,他还是想看看六孔桥,两只眼睛不够用,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张排长和二黑,让他们也仔细观察,六孔桥的防务有没有漏洞,或者有没有他没有发现的日军机关。陈新断定,六孔桥是日军在苏南苏北战略的咽喉。为了有机会更清晰地观察,回去的时候他们买了头等车厢,只有日本人和伪军的高层,才有资格坐这个车厢,其实陈新的良民证是有这个资格的,但是也很冒险,毕竟要坐在鬼子堆里。但是要想查个究竟,这确实是个机会,估计头等车厢是不用拉帘子的,陈新决定冒这个险。
车厢里几乎都是日本人,也有为数不多的中国人,大多是翻译,陈新他们三个坐在这里,很是扎眼,几个日本人还过来和他们聊天,试图盘问些什么。陈新只能说他们是驻雉水的日军协防部队,出来是办私事。很多人连雉水在哪里都不知道,也就没了兴趣,自便走开,这让陈新稍微放下点心。时间过的很慢,终于再次到达六孔桥,这次他们有机会亲密接触,因为真的没人来拉帘子。
这次他们看到的细节比陈新第一次看到的还多,河面上有船,岸边是机枪阵地,延伸很远,桥上,河边,铁路边,到处都是巡逻队,桥头两侧至少各驻防了1个加强的大队,各种重武器齐全。在远处的树丛中,还隐蔽着几个高射机枪阵地,很是突兀。陈新没有注意到远处军山上的情况,张排长看到了,他看见有人在向山上背炮弹,远远的看不真切,但凭知觉,那就是炮弹,从背负者的姿势看,炮弹很重,说明山上有重炮阵地,他们为什么要在山顶设炮兵呢?张排长很是不解,他更加仔细的观察,发现背炮弹的不是民夫,全是日本兵,这说明,那里肯定有一处机密级别很高的防御体系,那里能防御谁呢?他不解,但是这却是打开这个神秘大门的唯一一把钥匙。张排长很幸运,他看到了,虽然他还没意识到。
在鬼子堆里熏了一天,终于熬到了通州,陈新赶紧下车,他要找一个没人的地方,不是为了呕吐,而是赶紧把他看到的东西画下来,多耽误一刻钟,就会有细节被忽略,任何一个被忽略的细节,都有可能成为行动的致命障碍。赵参谋要求张排长和二黑把他们看到的也详细的讲给他听,然后他做记录。在回家的路上,他们什么也没干,就是回忆,回忆可能被忽略的细节。
张排长犹豫了很久,才说到了大炮,他知道,如果说错了,很可能会给未来的行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何况离得那么远,不可能看真切,更多的还是凭借经验的猜测。陈新大吃一惊,这是他最担心的,如果那里有大炮,就肯定有炮兵阵地,周围就一定有鬼子的辅助阵地,很可能不是一条线,而是一大片,如果是那样,路上切入的可能就被彻底封死了。他不停的追问张排长,是否能确定,那日本兵抬着的就是大炮的炮弹。这问得张排长很是紧张,他真的不敢确认。
一边的二黑听的很是古怪,不过这到让他回忆起了一个细节,在经过姚港车站的时候,车站旁边的仓库大门突然开了一下,他看见了里面的大炮弹。以前二黑只见过迫击炮的炮弹,也就是手掌那么大,可那巨大的炮弹至少有半人高,他当时还在想,得多大的炮筒子啊?不过车站上的物资太多了,所以他也就没在意这个细节。张排长一说,赵参谋一紧张,这到让他突然意识到,那里确实有巨大个的炮弹。
张排长让二黑仔细描述那大家伙的样子,二黑也记不太清了,只能简单的描述,不过这些足够了,张排长是这方面的专家。这是一种新型大炮的炮弹,是榴弹炮,不少于180口径,跟此前日军装备的山炮完全不是一个级别。普通的山炮,炮弹落地只是一个小坑,而这种巨炮,炮弹爆炸的冲击力可以达到三五十米远,爆点会形成一个巨大的弹坑。此前他曾在教科书上见过,美国人正在改良这种巨炮。其实在欧洲战场,盟军开始装备这种新型大炮,但是在中国战区,还很少见。没想到这么快,日本人也有了,这可不是个好消息。二黑质疑说,有这么厉害吗?比迫击炮如何?他们还是见识过迫击炮的。张排长说,一发炮弹能炸平半个村子,你说呢。二黑伸了伸舌头,不说话了。张排长说,他也不确认,他们为什么要在山顶上设炮兵阵地,难道要自己把大桥给炸毁了不成!陈新在沉思,他觉得这些跟他没关系,更重要的是,这种大炮的配属编制肯定是很高级别的,那就是说,山上驻扎的应该不是小股部队,很可能是一个联队级别的,如果从山里接近大桥,几乎就没有可能了,估计满山遍野都是鬼子的明堡暗碉。
等赵参谋一行返回的时候,已经是初秋了,熟透的青纱帐掩护他们,何况路又那么熟,很快就回到了陈桥,此时的程志远,正忙得不亦乐乎,因为马上就要秋收了,今年是个丰收年,春天种的种子,几乎没收到鬼子的干扰,可以放心大胆的收割了,再不用担心冬天的粮食了。
对于陈新得来的结果,程志远不是很热心,毕竟他有粮食了,还有什么能比这更值得高兴的事情啊。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吗!不过鬼子不来骚扰也是有原因的,前线吃紧,连小野都被调走了,现在的雉水镇,剩下的日本人不到1个小队,也就50来人,而且都是没长毛的生瓜蛋子,全雉水,都是季老板的天下。
也难怪,有日子没闹游击队了,在季老板的治下,雉水早就成了治安区了,没必要再留守作战部队的,这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地方,终于消停了,日本人这么想,程志远更希望这样,这下他可是如鱼得水了。在没有人三天两头的来扫荡,甚至一两个月也不会来一个外人,除了他自己的部下,陈桥真成了无人区了。现在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